03.05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这是整理出版的书稿,欢迎大家挑错!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单人单骑 | 403天 | 31省区 | 7万公里

丹巴、色达这条川西环线原计划是来年二次进藏时的路线。在康定和傅军兄聊起我的摩旅行程,傅军兄说川西的秋景值得一看,建议我先在川西走一圈再进藏。傅军兄已经为我开路在前。他一路没碰到什么好天气,不过分享的图片仍然让人眼睛一亮。我大概看了一下地图,川西走一圈耗时不多。便改便变计划,走丹巴、色达。

新都桥往东是条狭长的高原涌地。新修的公路傍着一条舒缓悠然的小河蜿蜓向前。沿岸的高原草场泛着轻黄,犹如初春新绿;星星点点的黑色牦牛散落在绿草坪上。

河畔偶尔有白塔突兀而出,周围彩色的经幡迎着高原晚风猎猎作响,在绿草坪地上显得格外鲜艳明亮。红白相间的藏式民居或依山层叠,或平地排列。一团团洁净柔美的云朵缓缓抹过山头,擦拭出一片澄碧的蓝天。

出涌地,过塔公草原,翻过几座山头已到协德乡。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协德古称乾宁,是藏彝走廊上入藏的第一个高原驿站。运送滇茶、川货的马帮沿着大渡河河谷到达丹巴后,转入台站沟。大渡河的奔腾咆哮声在身后渐渐远去,叮叮当当的马铃声在崇山密林中显得格外清亮;马夫浑厚的呵马声久久回荡在深山绝谷中。几十里山路翻过乾宁垭口,人马各吐一口白气,前方不远便是平坦的乾宁坝子。

那里有温暖舒适的客栈和如花的康巴女人。在那里可能吃不到南方的白米饭和西北的勺子面,但是有美味的牦牛肉和香甜的酥油茶。

如果要在那里歇脚两天,也不必担心空虚无聊。乾宁街上有西北的秦腔、关中的杂耍、蜀地的川剧。如果盛夏时节,可能还会碰上一场盛大的藏民赛马。

临行前可以到街头的关帝庙烧香磕头,求关公保祐入藏的商途顺遂。当然还可以到乾宁街外不远处的惠远寺去拜佛求菩萨。

惠远寺是乾宁最为雄伟的建筑。是藏区唯一一座由清庭中央出资兴建、奉养的寺院。曾是七世达赖的住锡地、十一世达赖入藏坐床前的寄居地。惠远寺也是如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其它一切繁华市井早已成了一坝方整的青稞田。

与古时入藏的马帮相反,我翻过迎面可见亚拉雪山的协德哑口,一路向下,弯弯拐拐进入台站沟,沿着沙明水净的牦牛河进入大渡河谷。牦牛河与大渡河交汇处即是丹巴县城。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惠远寺1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惠远寺2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康巴女人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曾经的乾宁街,如今的青棵田

  • 未完待续……

>>>>>>>>>>

…………

连载:摩旅中国14——等待马帮的康巴女人

想落天外:云南文山人,不识时务的八零后,上过八年学,读过二十几年书,半个汉语言文学科班生。爱旅行、爱写作;现漂在大理摆摊、读书、写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