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根基鬆動“合圍”鬥魚

根基鬆動“合圍”鬥魚


遊戲直播平臺鬥魚迎來了上市以來的最大危機。


在過去的一週,四家美國律師事務所(Johnson Fistel、Scott+Scott、The Schall、Robbins)先後宣佈對鬥魚直播平臺(鬥魚TV)展開調查,以評估該公司是否違反了美國證券法。


1

“圍獵”鬥魚


據悉,此次調查重點在於,鬥魚是否發佈了虛假或誤導性陳述,以及是否未披露與投資者有關的信息。調查援引來源於雅虎金融的消息,2019年12月18日,雅虎財經將鬥魚公司列為“ 2019年表現最差的5家IPO之一”。


2019年7月17日,鬥魚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IPO價格為11.5美元/股。鬥魚聲明稱,此次發行的融資所得總額預計大約為7.75億美元。以發行價計算,公司總市值約37.30億美元,超過250億元人民幣。不過,鬥魚的股價隨後一路下滑,自IPO以來下跌了32%。


一視財經查詢鬥魚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鬥魚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7億、18.86億和36.54億元,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淨虧損分別為7.83億、6.13億和8.76億元,三年合計虧損約27億元。


鬥魚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於直播業務,2016、2017和2018年直播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77.7%、80.7%和86.1%。剩下的營收主要是廣告業務所貢獻。成本則來自於銷售和市場費用、研發支出、一般行政費用等,其中銷售和市場費用佔運營支出的比例達到50%以上。


而鬥魚2019年三季度財報中顯示,其總營收為18.59億元,與去年同期10.25億元相比增長了81.3%。公司毛利潤3.17億元,同比增長450.5%;淨利潤為-1.65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2.21億元相比有所收窄。


其營收主要來自於直播與廣告收入。根據財報,鬥魚當季直播收入達16.62億元,同比增長了83%。此項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達到89%。對於鬥魚來說,大主播帶來的流量和現金打賞抽成是鬥魚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在過去的一年多中,鬥魚的這塊根基逐漸出現了動搖。


2

瘋狂簽約主播


為什麼叫鬥魚?好鬥、勇敢、有衝勁,“85後”鬥魚創始人陳少傑認為創業就應該跟河流湖泊間的鬥魚一樣,嗜血而又生命力。


陳少傑曾對媒體說,初創時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快,趁他人還沒明白的時候把市場做大。


從A站獨立出來的鬥魚,並不算早,也沒有熊貓TV背後王思聰那樣的大金主,但是憑藉兇猛好鬥,鬥魚逆流而上,與國內前100主播的50位簽訂了獨家直播合同,並於TOP10中的8位獨家簽約。


隨著主播的獨家掌握,鬥魚成為行業第一。在直播行業,主播是核心,他們能夠帶來大量流量、粉絲,《英雄聯盟》S8世界冠軍IG戰隊在熊貓直播倒閉之後,入駐鬥魚,使得鬥魚在4月份的活躍用戶規模增長了25.7%。據瞭解,2018年,具有職業電競背景的48位頭部主播吸引了超過1.2億用戶觀看,


主播是直播平臺的一切,為此,各大遊戲直播平臺紛紛高價爭搶主播,而頭部主播的身價也是水漲船高,一視財經統計,從成立至今,鬥魚經過多輪融資,其融資額度達到76億人民幣。


鉅額的融資絕大部分用於內容建設,簽約頂級主播、簽訂電競競賽的獨家直播合同,據鬥魚提交給美國證監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鬥魚總成本為35億,其中27.9億為收益分享費和內容費。


2018年春節,鬥魚花費5億從虎牙挖來了渝萬公會,200多名主播集體入駐鬥魚,3個月後,渝萬公會頭牌“蜘蛛”便宣佈返回虎牙直播。


而鬥魚的成本還在增大,鬥魚2017年十大巔峰主播,有六位已被徹底封殺、遭官媒新聞或官微點名:馮提莫、蛇哥、B總001、七哥張琪格、陳一發兒和五五開,僅五五開就讓鬥魚損失過億。


3

根基鬆動


2017年,直播平臺最激烈的時候,鬥魚獨家遊戲主播的韋神、許雷在鬥魚競爭對手虎牙上公開直播,大量粉絲從鬥魚前往虎牙。


8月,向企鵝電競賠償340萬後,《王者榮耀》主播張大仙跳槽至鬥魚,其粉絲熱度最高達到1700萬,但作為“佛系”的明星主播,張大仙拒絕參加鬥魚一年一度的鬥魚粉絲節。


互聯網歷史上,平臺類公司第一次對B端失去控制,看淘寶、京東上的賣家,即便不斷修改規則,商家們最多隻是罵罵街、拉拉橫幅,違逆,只有退出、淘汰,最終還是在規則下賣貨。


而直播則是另一番景象,極度膨脹的名氣,明星主播們可以忽視規則,肆意妄為,鬥魚失去控制力,他們曾一度將鬥魚推上了懸崖邊。


2017年12月,成都盧本偉線下粉絲見面會,面對粉絲稱其作弊開掛的質疑,盧本偉鼓動粉絲,用侮辱性的話語攻擊質疑其開掛的網友,此後被《焦點訪談》直接點名,遭到封殺。


7個月以後,鬥魚頭牌陳一發調侃南京大屠殺、東北三省淪陷的老底被扒,被人民日報在微博點名批評,其代表歌曲“童話鎮”全網下架,10月12日,鬥魚徹底關閉陳一發直播間。


2017年鬥魚十大巔峰主播,有六位已被徹底封殺、遭官媒新聞或官微點名,僅盧本偉就讓鬥魚損失過億。


而在去年底,直播界最大的一次“地震”出現了。鬥魚“一姐”,擁有2049萬粉絲的馮提莫在停播2個多月之後,正式宣佈跳槽B站,話題#馮提莫簽約B站#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老東家鬥魚那邊則略顯落寞,連夜刪除了馮提莫直播間。


起訴韋神、許雷違反獨家直播合約,索償千萬違約金;限制張大仙流量,從巔峰時期的1700萬熱度,降到17萬熱度;拖欠主播薪資,賬期長達半年;強行更改新主播合約,從1年延長至5年……毫無疑問,鬥魚正在錯失基本盤。


雪上加霜的是,如果四家律師事務所調查後情況屬實,而一批與鬥魚簽約的大主播難免出現恐慌情緒,那鬥魚無疑會迎來了最大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