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加里·奧德曼首捧小金人

儘管加里·奧德曼靠《至暗時刻》的溫斯頓·丘吉爾獲得密密麻麻的獎項,包括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演員獎和奧斯卡影帝——說實話,這個影帝是奧斯卡欠他的——但人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塑造的那些經典反派,尤其最變態的幾位。加里·奧德曼,這個60歲的英國人,無疑是影史上最迷人的天才混蛋。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獲獎時刻

“原來演丘吉爾的就是《殺手萊昂》裡那個變態啊!”你身邊很可能有人在聽說今天的奧斯卡獲獎名單後發出這樣的感嘆。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還是個迷戀貝多芬的18歲少女,沒看過庫布里克的《發條橙》,還不知道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可以用成惡棍施暴的BGM。但邪惡、腐敗、嗑藥的緝毒警官斯坦斯菲爾德吸引了我。他穿著質地高級、不容髒汙的白西裝,“聽音樂的時候不能打斷他”,隨著貝多芬暴風雨般的前奏,踏著舞步般的節奏,舉槍殺人,宛如遊戲,用唱歌劇的嗓音說“我愛莫——扎特”。他咆哮起來,不只眼睛、皮膚、髮絲顫動,整層樓都會顫。他看著來為弟弟報仇的小瑪蒂爾達,你無法預料他下一秒會捏住她脖子,吻她的額頭,還是一槍崩掉她的頭。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奧德曼最經典的角色,《殺手萊昂》裡面的貪腐警察

對邪惡之花動心,是太過尷尬的事,很久以後,我才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人。不知有多少妹子暗自希望《驚情四百年》裡的薇諾娜·賴德是自己,與加里飾演的德庫拉伯爵做一對“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吸血鬼情侶。在加里眼裡,德庫拉這樣的角色,算不得真正的反派。但包括斯坦斯菲爾德在內的壞蛋,輻射力強,令加里眾多其他角色有了亦正亦邪的先入觀感,比如《哈利波特》裡的小天狼星,好裡面勾兌點壞,比偉光正的人物要迷人得多。到了加里客串《無法無天》(Lawless, 2012)的時候,他已能在片中做個受人敬重的“教父”級黑幫人物。

對於自己身上的某種特質,加里是有某種自覺的,不然,少年時代的他,不會看罷電影《不屈的布魯斯》(The Raging Moon)之後,靈光乍現,認定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的表演路子,就是他要走的路。如果你們看過麥克道威爾的《發條橙》和《如果》,就一定能明白小加里曾呼吸到的叛逆、狂暴、熱情、瘋狂、極端等危險氣息。他的電影生涯,也從叛逆青少年角色開始。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出演《發條橙》的麥克道威爾,他是奧德曼的偶像

1983年,在邁克·李的《與此同時》(Meantime)中,加里、蒂姆·羅斯等人,成為在倫敦東區失著業混著日子的少年,加里演的光頭仔,出場就是從門廊上蹦下,像只瘦猴,他憤怒,暴躁,甚至鑽進一個大鐵桶裡滾來滾去,彷彿要錘完多餘的精力。他欺善怕惡,不敢回罵在電梯裡惹火的大黑人,轉身卻踢一腳老實的蒂姆,他或許和沉默的蒂姆一樣暗戀那個害羞的姑娘,卻是用恐嚇的方式,光打雷不下雨。最嫩的加里,已經是個使壞的小混蛋了。

1986年,加里演過《席德與南希》之後,人們都會認為性手槍樂隊貝斯手席德就是加里那個樣子,儘管加里對朋克文化、性手槍毫無興趣。有可能“誤殺了”女友南希的席德算反派嗎?看完加里的演繹,我感覺,席德只是個傻孩子,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走路走一半都會摔倒,他對南希充滿溫柔的依戀。當時,連嚴苛的羅傑·埃伯特都為他的魅力折服,說他是“近來最好的英國演員”。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席德與南希》

《社團》(The Firm, 1989)大概是加里第一次扮演暴力十足的控制狂角色。電影開頭,“That's Amore”(愛情的魔力)響起,房產經紀伯克斯笑眯眯下班,去跟他的ICC足球流氓社團踢足球,汽車和褲衩都被敵對足球流氓搞了破壞,他想讓幾個足球社團共同組隊去歐洲盃為國家隊加油,卻導致各社團矛盾激化,暴力互毆升級,伯克斯最終送命,加油隊竟成功組建,流氓們將伯克斯捧為他們不朽的精神領袖。這部戲被譽為罕見而深入地描繪英國足球流氓社團的cult經典。加里對社團成員威脅、恐嚇、哄騙,對付敵方迅猛堅決,威懾力強,卻又是陷入足球熱戀的人,連妻兒都照顧不到,對足球激情絕對迎合片頭曲。

就是這樣,加里能把每一個非典型混蛋演得令人理解又恨不起來。所以看完《刺殺肯尼迪》(JFK, 1991),我們很容易認同奧利弗·斯通的說法,認為官方“認證”的肯尼迪案殺手李·奧斯瓦爾多或許是“替罪羊”,即便加里飾演的奧斯瓦爾多最終多以黑白影像碎片式插入敘事,這個被秘密折磨、家庭生活動盪、狂熱固執卻有些害羞的奧斯瓦爾多,成功地將肯尼迪之死帶入了更幽深的迷霧之中。

仔細數數,加里·奧德曼純正、經典的反派形象不多,多半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託尼·斯科特第一次與加里合作,請他接演《真實羅曼史》(True Romance, 1993)裡的聲音輕佻、做事陰狠的皮條客,這種角色在別人看來是個挑戰,然而在加里看來,並沒有什麼難度。此人身上有種殘暴、冷酷的氣質,所以令手下小妓女害怕得不敢離開,打人打得夠狠夠痛,才激得男主角殺翻場子,走上亡命之路。2002年,加里又會在託尼·斯科特拍攝的寶馬汽車廣告《打敗魔鬼》裡飾演自稱“黑暗王子”的魔鬼本尊。

在《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 1997)裡,加里飾演效忠於哈薩克王國獨裁者的飛機劫持者,他獻身“革命事業”的狂熱愚忠,區別於加里飾演的其他喜感反派,他是嚴肅、激情的瘋子,俄式英語口音也有些特殊美感。但在加里看來,這不過是他接來賺錢的蠢角色。

《第五元素》裡想要毀滅世界的大反派左格,留著把三分之二的頭髮都梳向一邊的莫名髮型,是個走路滑稽的跛子,在自戀的巔峰卻差點被櫻桃噎著,像個加入這場漫風狂歡派對的荒唐小丑,享受身後轟然爆炸的快感。人家說,“你真壞啊。”他淡定地說,“我知道。”這麼滑稽的角色,加里能演得酷。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第五元素》中的加里又瘋狂又酷

如果沒有這張臉,加里還能演戲嗎?能!如果不看演員表和片中的蛛絲馬跡,沒人會知道雷德利·斯科特那部《漢尼拔》(Hannibal, 2001)裡全程頂著一坨鼻涕臉的大反派是加里,他靠聲音和身體語言演戲。其實他也是被漢尼拔毀容的可憐人,這個角色甚至讓我們忘記了加里的美貌。《功夫熊貓2》(Kung Fu Panda, 2011)選擇加里為一隻變態孔雀沈王爺配音真是太棒了,那脾氣,那自戀,那妖嬈,那騷氣,加上他時時變幻的磁性聲音,真是壞得迷人。

對加里來說,演個魅力十足的壞蛋不算挑戰,演《鍋匠,裁縫,士兵,間諜》(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2011)裡坐著不動的喬治·史邁利才是,這個令他一時怯場的正面角色,逼迫加里做出更為內斂的表演,贏得第一次奧斯卡影帝提名。

我相信,演技已臻化境的加里,將來能駕馭更為陰暗、腹黑的經典角色。有人會問,如此有濃度的表演,充滿爆發力,源自他活躍於戲劇舞臺的功底,童年、少年在倫敦東區底層生活的歷練,還是他曾經的酗酒惡習?

奧利弗·斯通對加里說,戒酒會影響你的表演狀態,但加里看過太多包括他父親在內的大量被酗酒毀掉生活甚至生命的人,他知道重要的是什麼。

同為英國著名酒鬼的吉他之神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在戒酒之後,煥發了事業的第二春,格萊美拿到手軟。有此先例在前,看過《至暗時刻》裡的丘吉爾,誰會懷疑戒酒後的加里·奧德曼,究竟會再拿下多少個小金人呢?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張閱 | 奧斯卡欠加里·奧德曼的影帝,今天終於還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