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抖脊似迅雷”,這是練出功夫的關鍵所在,不容忽視!

不問江湖幾人歸,浮沉隨浪任逍遙。劍客,視寶劍為生命;刀客,拜名刀為世尊。古人敬兵器,如同敬神。丟了兵器,如同丟了命。信仰的強度,不容小覷。有一日,坐公交去辦事兒,司機在那裡抱怨,聽不清說什麼,只見旁邊站了個男人,矮個子,小臂有碗口粗,長得敦實,拿了個月牙鏟。司機把傷了人,讓他放地上,旁邊群眾敬而遠之,也有出言不遜的,那人把鏟抱在懷裡,不願放在地上,讓人踩踏,就忍著閒言碎語,眼睛始終盯著那鏟,和他的兵器站的一樣的直,一看就是練家子,玩兵器的。這種東西不能拿出來上街,不屬於一個時代的東西,必遭排斥,也有危險性。但忽然感慨武人的執著,他要讓他的鏟立著,不能躺著,對東西不敬,臉上顯出執著和堅毅,他有駕馭兵器的能力,卻站在了不屬於他的時空。最終,他提前下車了,大家如釋重負。逝去的,終歸會邊緣化,直到最終消逝。感興趣的朋友,讀讀老舍的《斷魂槍》,那是經典之作,雖然沉重,但是大師手筆,他筆下的武人,是真實寫照,令人唏噓,但欽佩之極!

“抖脊似迅雷”,這是練出功夫的關鍵所在,不容忽視!


抖脊似迅雷,意思是,快速抖動脊柱來完成發力。比如,抖大杆子幹什麼?就是抖脊柱,大杆子抖得嗡嗡的,一枝晃,百枝搖。這份功夫強悍,以前武人最喜歡練,能得到一根好杆子,比給他黃金還高興,有時候是真的講究好器材,練功能事半功倍。脊柱要發大力量,五個事兒,一曰松,老話講,想抖脊,就要松,最自然的體態就是松,不要刻意做出很多花樣來,違背了生理。二曰直,想直就得中,求中太關鍵了,要想功夫深,脊柱先求中。勁正不正,抖得質量高不高,全在於中控的好不好,都讚歎薛顛,孫祿堂的武功高,人家的架子看著就是科班出身,始終不失中正。三曰直,前不舔胯,後不逼腰,左不斜膀,右不端肩,是為順,虛領頂勁,心氣下降,脊柱自然順遂。四曰活,抖脊要爭,要爭,就四面八方的往上爭,發勁就要個酣暢淋漓,才能練出活勁,大龍才會覺醒。所謂,飛龍在天,主勁是豎勁,爭力拔脊,勁達八方。五曰崩,抖脊似打雷,迅雷不及掩耳,要抖就快抖,要發就閃發,意不能滯,勁才不停留,一崩即出。

“抖脊似迅雷”,這是練出功夫的關鍵所在,不容忽視!


手上快,還在其次,厲害的是脊柱快,毫無徵兆,一抖脊,啪就一下,打的勁還遠。鞭子勁不在梢上,在鞭杆上。野獸天生會總脊柱,撲人不用爪子,爪子是降伏用的,都是一抖脊柱,瞬間就過來了,脊柱有勁,還會抖勁,拳術就一日千里。會用脊柱,整個人就變了,速度相當快,不要以為跑的快,蹦的高,全都是四肢的功勞,脊柱練出來了,非同常人。整條脊柱會發力,才配得上“大龍”二字,龍者,上天騰雲駕霧,下海興風作浪,自古是中華圖騰神獸,可想地位之崇高。正所謂,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清泉百丈化為土,魚鱉枯死籲可悲。--韓愈《龍移》

“抖脊似迅雷”,這是練出功夫的關鍵所在,不容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