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泰州史上鮮為人知的民辦中學,教職員工成為泰州教育的中堅力量

解放後泰州市區的民辦中學

譚兆雄

1957年,泰州市區的公辦普通中學計有4所,即省泰中、市泰中、市一中和私三中。

這4所學校的初中班遠不能滿足小學畢業生繼續升學的要求。當時,市政府又不可能新建中學,於是民辦中學應運而生。團市委申請將其主辦的青年業餘學校改建為泰州市民辦青年初級中學。同時,由市政協主辦建立了民辦海陵初級中學。次年下壩區政府管轄的下壩補習社又改辦為民辦下壩初級中學。這樣,城南、城中、下壩各有一所民中,大大緩解了許多小學生不能繼續升學的矛盾。這3所民中不斷髮展並幾經調整,至1979年都轉歸教育部門,辦學時間長達20年之久。

辦民中的目的很明確,主要是補公辦之不足。辦學方針是“因陋就簡,勤儉辦學,滿足需求,注重質量”。那時的辦學條件確實很差,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參加3所民中建校的同志苦幹實幹,不計報酬的奉獻精神至今令人不能忘懷。現略述一二如下:泰州市青年業餘學校轉辦民中的籌建仍由團市委書記李萍、統戰部長張福根領導,原參加籌建青年業餘學校的同志和新吸收擔任會計、後勤的人員組成籌建民中的工作班子,具體工作仍指派我負責。市政府於1957年8月2日下達同意青年業餘學校改建為民辦青年初級中學的批文,要求學校招收6個班計330名高小畢業生,並於新學期9月1日開學上課。

時間緊任務重,團市委採取了3項措施,緊急解決辦學基地、教師隊伍和招生問題。一是以鐘樓巷內原市民業餘學校校址為辦學基地;二是請教育局推薦未有機會上大學的優秀高中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若再有不足之數,由學校聘用社會知識分子,報局備案;三是待公辦初中舉行過全市小升初的招生考試後,民中再招生,學校單獨舉行招生考試。

原市民業餘學校舊址最多隻能安排6個班級,不敷應用。我們本著因陋就簡、勤儉辦學的方針,學校會計施明保主動提出將其在鐘樓巷附近的兩進住宅讓給學校辦學。在此基礎上再向南租用毗鄰康姓兩進住房,略加改造修整,可安排6個教室和1個辦公室。此房東側有一塊相當大的空地,平整後作操場非常合適。經過緊張的改造維修,按期解決了校舍問題。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鐘樓巷的青中”。

原市民業餘學校只留有少量課桌,教育局將各公辦學校淘汰下來的舊課桌凳(其中不少是簡易連桌椅)和幾張舊辦公桌調給學校使用。記得當時不少老師還自帶辦公桌椅,有的辦學人員把家中的舊書桌、書櫥、八仙桌(大方桌)、長凳、水桶等物都拿到學校來用。

教室問題和教師問題在教育局及公辦學校的幫助支持下如期順利解決。

招生是一項極其嚴肅而又繁忙的工作,從張貼招生簡章到接待報名,從組織命題到送市教育局審卷,大家辛苦一點也就忙過去了。考慮送印刷廠印刷試卷要花不少錢,為節省開支,按時完成任務,我們從團市委借來手工油印機,自己動手印刷試卷。繕印試卷要做好保密工作,我們五六個人被封閉起來,分成刻寫、油印兩組。幾個人輪換著作業,餓了吃京江齊餅喝開水充飢。直到最後一場開考後,我們幾個人才得以回家休息,連續緊張戰鬥了44個小時,終於完成了任務。考生有800多名,通過考試,按教育局下達的招生指標錄取6個班計330名初一新生。

泰州市民辦青年初級中學於當年9月1日按期開學,計開11個班,其中初一6個班,初二2個班,初三1個班,學生近600名,教職工十幾人,當時也可以說是初具規模了。市教育局任命團市委李一萍書記兼任校長,張福根部長兼任教導主任。我任副教導主任,並主持學校日常工作,賈寶珠協助教務工作,王瑞華任團總支書記。另設總務、會計各1人。

民中經費靠自給自足。政府只給政策不給錢,收費標準高於公辦學校,大約是公辦學校的兩倍左右。建校之初,教職工的待遇偏低:管理人員每人每月津貼在15元至18元之間,參與上課再按所授課時計酬;教師一律按課時按月發給工資當班主任加發3元工作津貼。1959年下半年,為穩定民辦教師隊伍,省教育廳對民辦中學教師工資作了規定,教職工實行聘用制,月工資有18元、24元、28元、31元35元、39元等幾個級別。當時大學畢業生分配到學校做教師每月工資大約50元左右。

民中的生源很廣,本地的小學畢業生未能上公辦學校主要原因是為招生名額所限,其中不少人成績相當好,由於家庭出身等因素,沒有被公辦學校錄取。後來泰州和泰縣(姜堰)合併為泰州縣時,泰州周邊泰縣的葉甸、淤溪、張甸鮑徐、野徐、塘灣及泰興的刁家鋪、口岸、龍窩口(今高港)、大泗,甚至江都的宜陵、二姜、浦頭等地都有不少學生趕來就讀。

這些外籍生一般都來自農村,年齡偏大。開始他們自己在校外租房自炊,那時城區定量供應,使用糧票,農村學生要自帶口糧。有的學生回家拿糧,都是挑著擔子步行來回,一趟近則十幾裡,遠則二十多里。後來學校為了減輕學生單獨租房的經濟負擔和加強管理,在學校附近統一租了兩三處民居程學生中午也可在校內食堂代夥。

1961年,青年、海陵、下壩3所民中曾合併為民辦海陵初級中學,下壩民中為分部,1962年又分開辦學。

3所民中建校之初,辦學條件都很簡陋。隨著學校的發展,辦學經費逐漸有些積累,幾所民中都開始按輕重緩急分批分期購置一些體育器材和教學儀器。然而經費畢競有限,學校採取“三條腿”走路的辦法解決儀器不足的問題。即:能自制的自己動手製作,不能自作的適當添置,貴重而使用次數不多的儘量向公辦學校借用。

大部分民中畢業生都繼續進入高一級學校就讀。有的上普通高中,有的考入中等專業學校。少數年齡較大、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畢業後就進廠當工人或回鄉參加農業生產,每年也都有少數學生光榮服役入伍。上高中的學生中不少人還進了大學,成為國家高級人才。我參加大浦小學90週年校慶活動時,偶然遇到曾在青年民中畢業的校友單健,他現在是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博士生導師。

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對民中的扶持和發展,在政治上、業務上都和公辦學校一樣對待,一樣要求。為進一步加強對民中的領導,民中教師的政治學習由市委宣傳部統一佈置。那時宣傳部常組織機關幹部和中、小學教師聽政治學習輔導報告或時政報告,民中教師也一同參加。1960年前後陸續對本市民中配了專職校長,成立了民中黨支部。青年教師政治上追求進步,許多人打報告要求入團、入黨。當年我還被評為省勞動模範,出席了省文教群英會,這不僅對我個人,對廣大的民中教師也是極大的鼓舞。

教育局很重視民中教師隊伍的建設,除擇優推薦應屆高中畢業生充實民中教師隊伍外,還介紹從揚州師訓班結業回泰的同志來校任教。1958年,揚州師範學院函授部在我市設立高師函授站,教育局立即組織民中教師參加學習。在“又紅又專”口號號召下,不但那些高中畢業就走上教育崗位的青年教師學習積極性很高,一些中年教師也報名參加函授學習。每月揚師院都有老師來泰州函授站面授輔導,面授時間利用星期日和寒暑假,不影響學校正常上課。參加學習的教師都是利用晚上和假日的時間自學或完成作業。不少同志經常工作、學習到深夜。為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教育局還組織教師參加相關的教研活動。1963年秋學期,初中開始開設英語課,揚州地區教育局在暑假中舉辦英語教師培訓班,組織各縣市相關老師學習國際音標,統一發音,民中也派老師參加。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民中教師隊伍不斷得到充實、提高。經過近10年的努力,至文化大革命前,已形成了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參加民中工作的同志,現在都已退休了。在教師職稱評定中,他們中絕大多數人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極少數同志教育、教學工作都很好,但因種種客觀情況未取得高校學歷,也都被評為中學中級教師。許多同志成了學校的骨幹,上世紀70年代後在本市一些中學擔任書記、校長的就有五六人,擔任教務主任、教研組長和班主任的就太多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中也有過老民中的同志。曾在海陵民中工作的石林同志,上世紀80年代調入縣級泰州市人大,並當選為人大副主任。

上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民辦中學已成為歷史,它不但解決了數萬名高小畢業生的入學問題,培養了大批人才造就了一批教育幹部,推動了我市教育事業的發展,更給我們留下了可貴的精神財富。民中對泰州教育事業的發展功不可沒。

附記:四所民辦初中的沿革

※1953年成立的市民業餘初級中學,1955年改稱私立泰州市第三初級中學,1956年由政府接辦改名城東初級中學。1968年城東中學改名為東方紅初級中學,1972年複稱城東初級中學,本世紀初與市二中初中部合併為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至今。

※1968年青年民辦初級中學與工讀初中、園林農中合併,組成泰州市五七初級中學,1982年更名為城西初級中學,1984年改為職業中學,更名為泰州市第二職業中學。後升格為江蘇省泰州第二高級職業中學。

※1968年海陵民辦初級中學改名為衛東初級中學,1972年改為第九中學,由一布廠等合辦高中。1981年,泰州市對中等教育結構比例作全局性調整,撤銷高中部,更名城南初級中學,1992年併入二職中初中部。

※1968年下壩民辦初級中學改名為紅衛初級中學,1972年改為第七中學,由肉聯廠辦學,增辦高中。1982年改辦職業中學,更名為泰州市第一職業中學,後升格為江蘇省泰州第一高級職業中學,後又升格為江蘇省泰州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