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合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老有所养良好环境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这份规划远期展望至2050年,成为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为实现老有所养、让老人有尊严地享受晚年生活提供了行动指南。(人民网)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到201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9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17.9%,这个比例跟其他国家比还不算高,属于轻度老龄化阶段。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加深,并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规划》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从财富储备、人力资源、供给体系、科技支撑和社会环境五个维度,综合来谋划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提高中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源总量足、素质高。打造高质量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全面提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智能化水平。五是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需要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需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需要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张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