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博鰲樂城起步於2013年2月“國九條”的批示,六年來進展周折。如今開啟“第二樂章”,各界期待其真正轉機。

2019年8月,海南力推機制改革,新設樂城管理局由省政府直接領導。海南省長沈曉明是醫生出身。

管理局成立三個月,把患者等待進口新藥械時間從27天-6個月不等,壓縮到僅需3-7天。

2019年9月,國家發改委、衛健委、藥監局等聯合發佈支持建設先行區的《實施方案》,被視為“國九條”升級版。

海南非但可自行審批在博鰲樂城進口、使用最新藥品、藥械,且其實際使用數據可作為該等新藥、新械的正式臨床數據,用於其未來在全國註冊審批的依據。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航拍博鰲樂城

11月初,海南省瓊海市天氣微涼。從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出發,一路都是茂密的樹林,大概開了13公里後出現了一大片空地,周圍林立著博鰲超級醫院、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海南啟研幹細胞抗衰老醫院等9家已在運營的醫院。

這裡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核心地界。

佔地面積大、裝修豪華是進入樂城的第一感覺。與安靜的醫院、稀少的病人相比,整個園區內建築聲浪迭起,另有18個在建項目分散於周圍:麥迪賽爾國際醫院尚未營業,工人們正在轟隆隆地挖掘地下水管;佔地超過一個體育場的長昇源國際醫院也在修建中……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整個園區內建築聲浪迭起。譚卓曌攝。

除了熱鬧非凡的建築聲浪,領導博鰲樂城先行區的“中樞”已悄然完成改制:今年8月,原屬瓊海市的樂城管委會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機構改革,成立了由海南省政府直接領導的法定機構——樂城管理局,直接管理先行區。省級官員調任管理局,並由北京空降一批幹部。緊接著在9月,宣佈了《關於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實施方案》。

博鰲樂城起步於2013年2月“國九條”的批示,六年來雖有發展,然而在外界眼中,依然是概念大於實質,雖被寄予厚望卻又身形模糊的存在。

如今,距“國九條”的頒佈已過去了整整6年,足以證明發展僅有新政遠遠不夠。此番海南省力推機制改革,新設立的樂城管理局雷厲風行,令各界殷切期待博鰲樂城真正的轉機。

新政不夠,機構改革並行才有效

“國九條”全稱《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批覆》。“尚方寶劍”的核心,是允許先行區進口、使用尚未在國內註冊審批的新藥、藥械與設備。

時至2018年,海南特區建立30週年,中央發文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再提全面落實先行區政策,“鼓勵醫療新技術、新裝備、新藥品的研發應用,制定支持境外患者到先行區診療的便利化政策”。

當年,國務院前後兩次發文,將進口醫療器械、藥品的審批權限下放海南。

新政出臺時日已久,但進展依然緩慢,令海南省領導十分著急,終於在今年8月對樂城管委會進行徹底的機構改革,成立先行區管理局,由原海口市常務副市長顧剛擔任局長,即為樂城目前最主要的實際操盤手,亦是迄今海南省最年輕的廳級幹部。

顧剛有多年管理企業的經歷,同時兼任海南省最大的國企——海南發展控股的黨委書記。一位曾與其共事的人士說,顧剛深諳市場與企業的想法,也極其勤奮,經常晚上12點還出現在項目工地,“學習能力強,工作節奏很快”。

機構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先行區的行政效率。任職三個月,顧剛帶領管理局與省衛健委、藥監局取得全力協作,把患者等待藥械時間從27天-6個月不等,壓縮到僅需3-7天。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已經運營的博鰲超級醫院。譚卓曌攝。

2019年10月1日,先行區測試上線了特許藥品追溯管理平臺,2020年1月1日起審批時只需省衛健委與藥監局“網上點一點”即可,連紙質蓋章也省去了。

首次申請使用的藥械產品,申請流程也壓縮在七日之內,此前是不可想象的。

據悉,通過首次審批的新藥械目前已達23種,例如奧地利MEDEL人工耳蝸、波士頓人工角膜、九價宮頸癌疫苗、皮炎靶向生物製劑Dupixent等。

此外,為了減少患者等待,在尚未上島之前就可以提出用藥申請,低風險的生物製品,如單克隆抗體被允許先入保稅倉,再進行檢驗、檢疫,患者抵達後可立刻取出使用等等。

沒有十年培育,就是在玩房地產

伴隨此番博鰲樂城加速前進的,還有招商局的傾力參與。

先行區發展初期,吸引了大批地產商投入醫療園區建設。例如,萬達集團與英國國際醫院集團(IHG)合作,高調宣佈將投入150億建三家國際醫院;恆大集團既是園區的主開發商,同時也自建醫院。2018年2月,恆大健康集團與美國布萊根和婦女醫院共建的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正式開業。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已經運營的博鰲恆大國際醫院。譚卓曌攝。

然而,地產“賺快錢”的業務模式與醫療園區的發展邏輯並不相符,博鰲樂城亟需尋找對園區開發更有經驗的合作方。

2018年4月,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區的消息宣佈,海南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招商局即在此期間,與海南省政府簽署了全面支持海南建設的戰略協議,以35億註冊資本金成立招商局海南公司。

八點健聞了解到,招商局做產業園區項目,看的是10到20年甚至更久,“我們做的是博鰲的未來,不是博鰲的現在。產業有它的內在邏輯,沒有十年以上的培育不可能,那是在玩房地產。”

作為國家戰略,海南省還實施了“百萬人才進海南”的行動計劃,據悉北京即調派了不下百名幹部到海南掛職。

這讓人不禁回憶90年代首輪各地人才入海南的盛況,那一輪的海南發展,最終以地產泡沫告終,成為海南經濟發展的陰影。

據一位曾從北京到海口掛職的幹部回憶,當時海口旅遊旺季留下的燒烤灰燼,黑乎乎的綿延在海灘,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時瘋長的房產價格讓海南人更加安逸,民間彩票風靡。經濟發展若不能提升當地人口的就業能力,則資產盛宴終如曇花一現。

斟酌再三,海南的這一輪改革,選擇了專業門檻極高的醫健產業。雖然難,但這也是與海南旅遊康養的特徵最為匹配的方向。

最大的亮點:真實世界研究

2019年9月,就在樂城管理局設立一個月後,國家發改委、衛健委、藥監局等聯合發佈支持建設先行區的《實施方案》,為博鰲樂城加速發展再加一把火。

9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實施方案》新聞發佈會上,海南省長、醫生出身的沈曉明指出,《實施方案》就是《國九條》的升級版,先行區加速發展已是箭在弦上。

“升級版”的最大亮點之一,是允許博鰲樂城試行真實世界臨床數據的應用研究。真實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 RWS ),簡而言之,是從傳統循證臨床科研以外的多個數據中挖掘信息,採取非隨機、開放性、不使用安慰劑的研究。

這一新設的特許政策,與2013年的“國九條”、2018年的藥品藥械審批權下放海南相呼應:海南非但可自行審批在博鰲樂城進口、使用最新藥品、藥械,且其實際使用數據可作為該等新藥、新械的正式臨床數據,用於其未來在全國註冊審批的依據。

此舉,正是眼下真正吸引醫藥、醫械企業,繼而通過企業吸引醫生與患者的關鍵。

《實施方案》還提出,國家藥監局要在先行區設立“國家進口藥品與醫療器械審評分中心”。這意味著藥、械加快進入中國市場的審批新窗口,在海南打開了。海南省衛健委主任韓英偉評價,這項政策在過去不可想象,是“開了一個大口子”。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在博鰲超級醫院可以接種到最新的疫苗。譚卓曌攝。

攜“中國內地唯一的真實世界數據運用”的最新政策,在11月初的上海進博會上,博鰲樂城管理局與美敦力、羅氏、強生、輝瑞等眾多藥、械企業落定合作,隨後又趕赴多個省市進行緊鑼密鼓的推介。

11月3日,海南省藥監局局長賈寧在進博會期間的採購座談會上透露,目前博鰲樂城的真實世界研究已經進入實操階段:已確定四家企業的四個品種作為第一批試點,包括艾爾健治療青光眼的引流管,強生的治療白內障的飛秒產品等。

海南藥監局計劃,上述的第一批試點能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至少一個產品獲批。

企業對此趨之若鶩,眾多外資藥企巨頭紛紛在進博會上與博鰲樂城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樂城希望“真實世界研究”能把醫生和患者吸引來,還希望企業把售後服務、培訓中心也放在園區。

“超乎尋常”的政策突破有賴於優秀的醫療團隊,“一定要有相應水平的團隊,質量是底線。”韓英偉說。

與之相匹配的政策是,其他省市的公立醫院可以在樂城合作特需服務。目前,公立醫院的特需服務是被嚴格限制的,而在樂城有了釋放空間。樂城管理局正著手與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的3-5家公立醫院洽談落地的可能。

招商局也在努力吸引廣東的公立醫院,據悉,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際醫院已在博鰲樂城建設中。此外南方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也在與樂城洽談設立分院的合作。

“博鰲不能只是提供抗衰老服務,只有在嚴肅醫療上有突破,才能得到別人真正的尊敬,”一位正考慮與樂城合作的業內人士表示。

招商局對樂城做了詳細的規劃,提出重點發展的學科包括骨科、腫瘤、心血管、神經、醫美抗衰老、輔助生殖以及疫苗。而且,希望發展的是高性價比的醫療,而非定位於服務富人的高端醫療。

招商局算了一筆賬:公立醫院的骨科手術裡,耗材佔比約為4-6成,博鰲樂城利用先行區優勢,可以在經銷商利潤、稅收、醫院加價等多個環節降低45%的耗材費用。最終在提高醫生服務費等的情況下,還能保證骨科費用為公立醫院平均費用的八成左右。眼科手術可以做到更低。顧剛在11月3日的論壇上提到,美國的人工角膜手術需要10萬美元,香港需要23萬港幣,但在樂城,只需要9萬元人民幣就能完成。

招商局認為,樂城如果即有價格優勢又能優先使用最新進口藥械,則將對國內有海外就醫需求的患者很有吸引力。

一位密切關注樂城,但尚未投入的企業創始人則建議,樂城不要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島外,無論是從海外引入資源或是吸引島外患者,都不如先從島內夯實基礎。定時空降的大專家,如果沒有當地穩定的醫護團隊支持,是無法實現快速發展的。這也是他猶豫不決的原因。

“最現實的是在島內找一家最好的公立醫院,或者幾家公立醫院作為樂城的’基石醫院’來先合作,然後再把國外的醫療引進來。基礎的力量一定是海南的力量,不能忽視它們。”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博鰲超級醫院專家團隊都是以院士為主。譚卓曌攝。

截至2018年,海南全省有144家公立醫院,其中三級醫院僅18家。按床位數來看,超過800張床位的醫院僅9家。全省執業醫師總數不到2萬人。

對此,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招商部負責人代曉龍解釋說,此前是因為園區項目還都在建設階段,公立醫院因為體制的關係,又無法在投資階段參與項目。最近項目進入運營階段後,島內的公立醫院已開始參與到園區的項目中來。“先行區的醫療機構目前在大規模招醫生、招專家,島內的公立醫院也是比較積極合作的。”

例如,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與恆大博鰲醫院的合作,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與博鰲超級醫院的合作。此外,在三亞的301醫院海南醫院也在推進樂城分院的建設工作。

而顧剛預計,博鰲樂城將還有一年多“硬仗”要打,但對於樂城更遠的未來,他堅定樂觀。

三方共建國際醫學院

海南省省長沈曉明是一位從衛生系統走出的領導,曾擔任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上海新華醫院院長等職。

博鰲樂城因省長與上海交大的淵源,與上海交大已有密切溝通,辦學意願日益強烈。與此同時,招商局也提議引進英國愛丁堡大學——這所大學創於1583年,擁有2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醫學院在2019年QS醫學專業排名中居22位。

最終,博鰲樂城宣佈與愛丁堡大學、上海交大合作,建立中國第一所獨立法人的中外合作醫學院。這意味著海南將投入數十億元以及至少十年的耐心,在毫無基礎的島內,雄心勃勃的建立一所國際醫學院。

11月3日,愛丁堡大學為此次與樂城的簽約派出了最強陣容,常務副校長喬納森(Jonathan Seckle)以及另外三位副校長一併出席。

分管學校對外投資戰略的副校長休(Hugh Edmiston)談到樂城,兩眼放光,對於海島的醫療資源匱乏並不以為意。“我喜歡一張白紙,這反而是最簡單和低成本的發展路徑,”他說,“如果這裡有很多原有的醫療體系,就還要重構,困難會大很多。”

產學研同步發展,讓醫療帶動產業,正是博鰲樂城所希望的。而對上海交大而言,其全球QS醫學專業排名在50-100名,國內已是數一數二的醫學院,此次合作的目的是為了躋身一流國際醫學院。

顧剛說,醫學院未來希望的是吸引一帶一路的國際學生,初期通過交大與愛丁堡大學,國內與國際生源估計各佔一半,未來希望國際生源達80%。樂城希望通過醫學院讓園區獲得源源不斷的研究者與臨床醫生,從根本上改變“缺人”的現狀。

更引人關注的是省政府也將財政投入,由海口市人民醫院牽頭,引入公立醫院資源,配套建設醫學院的研究型附屬醫院。它將是一家科室齊全、醫護人員規模達2000人的公立三級醫院,著重落地備受藥、械界矚目的“真實世界研究”。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博鰲樂城方位圖

時至11月中下旬,當北方進入寒冷的季節,博鰲樂城進入了最為忙碌的時刻。

醫藥、醫械圈或許有同感,近期海南的行業會議邀請明顯增多。而博鰲樂城方面聲稱,要在明年元旦前後,落地“永不落幕的藥械展”。

力推行業合作之外,在吸引國內患者的方面也用足了新招:開抖音賬號宣傳,邀請《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男主角徐崢等共同設立醫療公益基金等。

目前中國唯一的“醫療特區”博鰲樂城再出發

11月19日,國務院批覆了商務部等18個部委聯合印發的海南試點自由貿易區政策。

在此國家戰略下,起步於六年之前,一度逡巡不前的博鰲樂城作為海南自貿區的“名片”,正在全速開啟其發展的“第二樂章”,被各界寄予厚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