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IPO,改名,換帥…2019那些有料的家電企業誰進誰退?

  2019年初,中國家電網初創“有料公司”欄目,以相關家電企業為主視角,多次深入挖掘企業所在行業歷史、發展現狀,資本運營和市場運營情況,以及企業策略執行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隱患,也收到了業界各類或好評或建議。

  風雲變幻的2019年已然歷盡,新年伊始,在攜新欄目方向重新出發之際,本期中國家電網“有料公司”將從這一年家電企業新一輪展開的股權變動、名稱改革、高層“換帥”、IPO動態、互聯網品牌新進情況等背後“秘密”的回顧中,對過去一年家電企業不可錯過的那些“料”進行盤點。

IPO,改名,換帥…2019那些有料的家電企業誰進誰退?

  上市公司股權變革,藉資本之手賦能

  股權變革是2019年家電行業不得不提的現象級事件,從年初TCL集團徹底剝離終端業務,到年中美的集團收購小天鵝,格力電器“混改”引入高瓴資本,再到年末海爾智家擬私有化海爾電器。時至年尾,海信也參與進來,公告稱海信集團擬將所持海信視像股份轉讓與海信電子。密集的股權變更實際上宣告了中國家電行業正在步入改革“深水區”,家電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已經發生本質變化。

  從供給端來看,2019年行業基本形成共識,即國內家電市場整體步入飽和區間,傳統白電、黑電、廚電企業均面臨從增量思維到存量思維的轉換;從需求端來看,我國居民人均GDP即將跨越1萬美元大關,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嚮往愈加迫切,消費需求呈現高端化、分級化、個性化並行的特點,對於企業的消費洞察力和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股權變革成為企業實現新賽道中超車的先決條件。

  基於我國股市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很多上市公司存在股權治理結構分散,股權影響企業品牌佈局、現金流分配的現象時有發生,而因責權劃分不明、關聯交易、利潤分攤不均引發的疑問也很常見。理順股權結構,實現股權、責權明確劃分,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由民族品牌向世界品牌進發的關鍵一步。吸收合併小天鵝後,美的集團市值跨越4000億元;引入高瓴資本後,格力電器進一步成為A股“價值投資”的重要標的;而海爾電器私有化、海信股權變革信息一經釋放,都引發了股市的積極反應,說明市場樂於見到企業理順內部結構,從內部煥發新活力。

  2019年,是A股市場經歷“過山車”的一年,也是家電企業自建重生的一年。從這一年起,我們相信中國家電企業會發生一場大分化,強者俞強,而落後者或將成為被歷史翻過的一頁。

  企業爭掀改名熱,“改名”還是“改命”

  隨著家電行業步入存量競爭時代,愈來愈多品類出現了市場飽和、增量放緩等情況,行業亟需挖掘新的增長點。2019年,家電巨頭們在行業內掀起了一股改名熱潮,意圖通過更名的方式,在原有家電業務的基礎上,對業務範圍進行對外延伸。

  2019年6月,海爾宣佈,公司名稱由“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擬變更為“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後的海爾將更聚焦於智慧家庭生態品牌的加速發展,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為物聯網生態系統,進入生態品牌戰略階段。7月,創維發佈公告稱,公司名稱已經由“創維數碼”變更為“創維集團”。更名後的創維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張,涵蓋了黑電、黑白電、服務產業甚至金融投資領域。12月,海信發佈公告,擬將公司名稱由“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信方面表示,此次更名是希望通過核心技術上的不斷積累,形成以視像、顯示技術為支撐,以智慧雲平臺為依託的生態內核,並向智慧家居等領域延伸。

  除了業務範圍的延伸,創維更名為“創維集團”,海爾、海信等企業在更名時去掉了具體地點“青島”,也是出於國際化戰略佈局的考量。

  不過,也有企業的改名是“不得已而為之”。2019年5月,Letv超級電視正式將中文品牌升級為“樂融”,力圖通過更名的方式,擺脫“樂視”的負面形象陰影。但更名似乎收效甚微:9月,樂融集團宣佈“樂融超級電視”改回“樂視超級電視”,表示“在消費者的心目當中,樂視超級電視要比樂融超級電視更響亮的多”。

  顯然,公司更名雖能提升品牌影響力、突出新發展方向,但改名過後,自身命運能否得到改變,還要看企業是否能夠給出相應努力。

  高層“頻頻換帥”,欲以變革激活力

  都說“無巧不成書”,在頻繁出現的家電企業股權變動、名稱改革之外,2019年,一些領軍家電企業的實際操盤手、事業部負責人也因為各種原因出現持續“換將”或“換帥”等高層變動。

  2019年初,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遞交董事會一紙辭呈,表示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其他職務,董事長一職由程開訓接任。對於倉促換帥一事海信電器諱莫如深,一直未對外界解釋,坊間有議論稱,這或與海信電器3年來盈利下滑,及發展戰略押寶激光電視出現偏差有關。

  3月下旬,索尼發佈聲明稱,現任董事長平井一夫將在6月18日正式退休。“姨夫”時代落幕後,“掌門人”的任務正式交於原首席財務官吉田憲一郎,並由其開啟了對索尼公司新一輪組織架構的調整。

  在接連被爆出“通過出售資產補充運營資金”、“發工資困難”及“被收購”等傳聞中,有消息稱3月底的志高內部會議上,志高空調創始人李興浩將志高集團的經營管理交接棒傳給以張權為代表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上,志高集團也正式進入由職業經理人團隊主導企業發展的新發展週期。

  5-6月份,鴻海集團以及被鴻海收購的夏普集團接連完成董事會選舉/候選相關事宜,在夏普公佈的下一屆董事候選人名單中,現任社長戴正吳仍在候選人名單,夏普董事劉揚偉及王建二均退出下一屆夏普董事會。隨後召開的鴻海集團股東會上,郭臺銘正式卸任鴻海集團董事長,由劉揚偉接任董事長一職,李傑出任副董事長,並由郭臺銘、呂芳銘等6名董事和王國成等3名獨立董事設立的9人經營委員會共同參與公司經營。

  以上換帥、換將行徑之外,坊間還另有傳聞,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重心早已不在彩電等家電業務上,而是轉向拓展全新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太子”林勁已經開始接班,並持續加速全面接管創維集團事宜。中國家電網注意到,家電企業換帥、換將行為與外部市場環境嚴寒有一定關係,卻沒有必然聯繫。而且留心觀察可以發現,企業通過階段性的換帥、換將等手段,提拔和重用了一批80、90後年輕人士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團隊之中,這說明企業已經率先行動起來,開始積極尋找並探索應對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的手段和方式,也在創新和變革中不斷試圖激活企業的發展活力和激情,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企業排隊上市,幾家歡喜幾家愁

  2019年小家電、集成灶被視為家電市場中的機會,像小狗電器、小熊電器、利仁科技、JS環球生活等小家電企業和億田、帥豐等集成灶企業紛紛謀求上市。目前有的企業仍在申請IPO的路上,有的企業已經成功上市,有的企業則被阻擋在IPO的門外。

  小熊電器和JS環球生活在2019年分別登陸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其中小熊電器在上市暴漲44%,截至2019年12月31日,收盤價報69.40元,與發售價34.25元相比整整翻了一番。小熊電器以酸奶機起家開始,不斷推出各種兼顧顏值的創意小家電,得到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認可。資本市場對於小家電領域的看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小熊電器的股價上漲。JS環球生活則是九陽的間接持股股東,擁有Joyoung、Shark和Ninja三個品牌,2018年在全球、中國和美國三個市場的市場份額佔比,分別位居第六、第三、第二。據媒體報道,JS環球生活選擇赴港上市,有拓展國際業務和吸納國際化人才的考量。

  以上兩家小家電企業的成功上市,很大程度上與它們自身具備的市場優勢有關,並不能作為衡量小家電企業上市的基準。小狗電器因淨利潤偏低、營銷過度、研發投入不足等因素,在2019年9月宣佈終止IPO這一情況,也給其它未來想要上市的小家電企業敲響了警鐘。

  以電餅鐺和電火鍋為主營產品的利仁科技,也在2019年11月18日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在中小板上市。不過,利仁科技也存在諸多短板:其主營產品受到飲食習慣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2016年至2018年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11%、3.02%、2.96%,研發投入連續下滑,但2018年銷售費用卻增長57.53%,呈現出與小狗電器類似的重營銷、輕研發趨勢。

  此外,集成灶行業自2016年前後迎來爆發後,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在火星人廚具2017年上市失敗後,2019年帥豐電器、億田股份分別劍指A股市場和創業板。只不過,兩家企業均面臨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用戶對於產品的認知不足、品牌的大量湧入都可能會左右它們最終能否成功過會。

  互聯網、新概念熱鬧,更應迴歸製造業本質

  2019年,家電業出口受阻、內銷市場承壓,但互聯網家電這個細分領域卻依然顯示出別樣的熱鬧。有重啟互聯網品牌的、也有全新亮相的,在眾多參與者中,既有渠道商高調入局,也不乏老牌家電企業的身影。

  作為國內家電3C零售的核心渠道,蘇寧在2019年年初便發佈了互聯網基因濃厚的蘇寧極物小Biu空調。隨後,蘇寧智能終端公司更是於3月27日一口氣發佈了冰箱、洗衣機、掃地機、智能耳機等十餘款蘇寧小Biu系列智能新品,全面殺入大家電領域。這些小Biu產品無一例外均遵循“高配平價”的互聯網爆款打法,同時主打科技感,以手機APP和語音操控為標配。據瞭解,目前蘇寧小Biu已覆蓋超過50個SKU、20大品類。

  而美的集團從2018年便開始醞釀推出的互聯網品牌“布穀BUGU”,也於2019年迎來了產品首秀。4月17日,布穀在北京發佈智能IH電飯煲、臺式洗碗機、廚下淨水器、直流落地扇、交流臺地扇、智能掃拖機器人、電熱水壺等數款產品,全面佈局廚房、起居、衛浴三大生活場景以及空氣、水兩大專業場景。8月,美的集團官方微博宣佈榮耀與布穀達成全面生態合作。達成合作後,布穀產品也隨之登陸榮耀天貓旗艦店和榮耀親選商城,獲得新的流量入口。

  美的以外,海信2019年在互聯網品牌上也有所動作。4月15日,海信在其春季新品大秀上宣佈,2019年海信重啟VIDAA子品牌計劃,後者為海信旗下面向年輕用戶和互聯網平臺的獨立品牌。據悉,VIDAA品牌以電商為平臺,主打語音遙控和一鍵識圖搜索等AI功能。9月,VIDAA人工智能電視V1F系列正式開售,55吋首發款在其天貓旗艦店活動價僅1799元。

  互聯網家電別樣熱鬧,以新概念開路的家電品牌也不在少數。2019年11月,小米生態鏈企業智米科技推出生活家電品牌“Jya”,宣佈以“美學賦能家電”,將“美”視作推動家電產品升級的核心要義。發佈會上,Jya發佈了新光檯燈、對流電暖器、空氣循環扇和桌面空氣淨化器四款美學家電,均以鋁製機身為主打,傳遞幹練、高冷的工業風。目前,其新光檯燈與對流電暖器均已開售,價格分別為599元和1899元。

  事實上,在互聯網背景下,家電企業以此進行年輕化和差異化佈局本在情理之中。2013年樂視、小米同時進入電視領域,在早期互聯網紅利的加持下異軍突起。隨後,家電行業迎來了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消費特色及概念進行品牌塑造的高峰期。但如今,互聯網模式早已不再新鮮,互聯網紅利也面臨衰退。作為製造業的典型代表,家電品牌可以依託互聯網模式或一些新概念進行營銷推廣,但迴歸製造業本質,在基礎技術、共性技術、核心技術的探索與改良方面帶給消費者革命性的新體驗,或許才是推動家電行業走出當前增長困境的和核心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