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八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女“党代表”的战“疫”故事

2月23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决战时刻,屈家岭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易家岭办事处回龙寺社区防控工作队第一临时党支部成立了。

八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女“党代表”的战“疫”故事

临时党支部由8名退役军人党员和1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支部书记罗真旺,是一名55岁的退伍军人,现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支部副书记是农业银行五三农行副行长陈风霞,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分别由二名退役军人担任。这是一个平均年龄53岁的党员群体,危难时刻,他们下沉一线、冲锋在前,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践行入党初心、铸就军人梦想。

临时党支部根据每个支部成员的自身优势和特长,对卡点区域重新划分工作内容,并成立生活服务、巡逻劝导、卡口值守、杀菌消毒、宣传教育等五个小组。这5个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加强沟通,团结协作。

八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女“党代表”的战“疫”故事

生活服务组组长由李小春担任,负责回龙寺社区1082户,3513人的生活保障。为了方便小区住户的日常生活,李小春联系了小区超市,按照居民需求合理配置各类货物套餐,住户按照自己的需求点单,再由突击队员驾驶麻木车辆,挨栋挨户送货上门。对于高龄、出行不便的居民,大家则上门进行接单服务。

一个喇叭、一个袖章,党支部的党员干部成立了巡逻劝导组,他们在大街小巷及小区各楼栋之间来回巡逻,及时喊住在外逗留、闲逛的居民,劝导他们返回家中,不要扎堆、聚集。

卡口值守组的党员干部,严格按照“非必要,不出门”的原则,对小区进行全封闭管理,只留一个出入口,设立防控检测点,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对小区住户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外出的,必须由单位盖章的证明才能放行。

八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女“党代表”的战“疫”故事

消毒杀菌组每天对小区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小区进出口都铺上红毯喷洒消毒水,并在小区楼栋间、电梯等重点区域增设废弃口罩回收容器,同时做好小区的保洁工作。

宣传防控组每天负责接听居民打来的热线电话,耐心为居民答疑解惑。宣传贯彻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及管理区防控指挥部的一系列命令,及时发布新冠肺炎官方权威信息,提醒居民加强自我防护。

八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女“党代表”的战“疫”故事

疫情刚发生,罗真旺在对回龙寺社区辖区的卡点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后发现,社区防疫面太大,居住人员太复杂,防控人员严重不足。为了加强卡点的防控力度,他召集战友组建了退役军人“抗疫”突击队,对卡点的防守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对所防区域进行了规范科学的布防,取得了很好的防疫效果。为了保障群众生活,他将家庭农场的6吨蔬菜和11箱鸡蛋,无偿捐赠给了回龙寺社区居民,价值4万多元。

为加强整个回龙寺社区辖区的防控,在退役军人突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回龙寺社区防控工作队第一临时党支部。董明伟、贾斌、葛元生、牛新义、贺仁生、孙守成,都是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也都是退役军人党员,他们始终牢记党员军人的口号:“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在防疫一线,他们各包一个片区,人均负责120户。40多天来,他们不知疲倦地为住户接送、代购各类生活用品,贾斌和董明武的鞋子都跑穿了底,但他们从未喊过一声累。

八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女“党代表”的战“疫”故事

巾帼不让须眉,支部副书记陈风霞是临时党支部里的唯一女性,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女“党代表”。起初她负责着农行大院56户居民的防疫工作,院内有6户失独老人,她们每天早晚都要向陈凤霞报告体温,反馈自己的生活需求,久而久之,老人们把陈凤霞当成了生活的依靠。85岁的老人唐秀容,平时都是保姆在照顾。年前,老人的子女从武汉回来过年,由于疫情期间交通管制,陈凤霞主动承包了她一家8口人的生活物资采购。

2月12日后,陈凤霞向管理区指挥部主动请缨,承担了农金小区的防控工作。带队入户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帮居民代购生活物资、药品,她成了小区的宣讲员、代购员。她把手机号给各家各户,谁家有急事、难事,可以随时拨她的电话。在陈凤霞管辖的车站港片区,大家亲切地称她为“陈大姐”。她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耐心,温暖着群众的心,她成了群众的知心人。也成为临时党支部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翻看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日志,仅在2月23日和24日两天内,就为65户居民采买粮油160千克、蔬菜100份、药品22份;劝返外出人员66人次、车辆21辆次,为小区喷洒消毒水(液)80千克、区位面积3000余平方米……

八名退伍军人和一名女“党代表”的战“疫”故事

(屈家岭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李文斌 高留中 陈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