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今天聊聊上個月剛剛創造歷史的韓國電影《寄生蟲》裡面窮人和富人的吃喝。電影用窮人父親基澤吃麵包作為開場,又以窮人父親基澤吃偷吃別墅富人冰箱內的食物作為結局,在片中吃喝推動了很多關鍵情節,處處暗示筆筆鋪墊,完全貫穿了整部電影的開始與結束。

影片從頭到尾,居然有40多個關於食物的細節,幾乎沒有一處是無用的。如果你錯過了這些細節,那你也可能錯過了導演很多絕妙的設計與構思。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窮人富人各自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看吃的就知道了


這部電影的核心是貧富兩個階級的對立,窮人吃什麼富人吃什麼,都一一對應,影片幾乎做到了極為工整的對仗。

  • 兩家人的儲物架

上角是基澤家的儲物架,只有一個小小的角落,零零散散的擺放著三四瓶調味品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再來看看富人樸社長家的,就像個超市一樣,裝了滿滿一個儲物間,擺的整整齊齊,每樣東西都有很多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 兩家人吃快餐

基澤家吃的是披薩,撒的是辣醬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辣醬還成為了誣陷前任管家的工具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而樸社長家吃的泡麵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雖然不貴,但是怎麼可能只吃泡麵呢,他們配的是韓國的高級牛肉。在韓國本土的韓國牛肉,也被稱為“韓牛”。韓國飼養的牛,肉質細膩,等級很高,但是投入的成本也相對較大,所以其的價格絕對能達到“吃不起”的程度。即便是最低級的便宜韓牛,每千克也需要200多元人民幣,高品質的就更貴了。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將7分熟的肥美韓牛與泡麵拌在一起,在配一杯VOSS冰水,看到這裡真的有點饞。

說到了的VOSS,那我們再來看看兩家人喝的水和酒有什麼不同。

  • 兩家人喝的水、酒

基澤家喝的是幾塊錢的大瓶礦泉水,酒也只是普通的啤酒(FiLite)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喝過韓國啤酒的人一定對它們的難喝程度有著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們的啤酒的原料主要是大米,這會帶來過高的酸度和太淡的味道.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啤酒應該用大麥釀,但是韓國不產大麥,又對進口農產品課以重稅,所以進口大麥也很貴。有意思的是,這個Filite雖然是最便宜的韓國啤酒,但幾乎也已經是最好喝的了。

但在四個人都找到工作之後,能明顯感覺到手頭寬裕,連喝的啤酒也升級了。之前喝四五塊一聽的韓國Filite啤酒,現在就變成十來塊一罐的日本進口Sapporo札幌啤酒!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那麼樸社長家喝什麼呢?那就很有說法了。

影片的的後半段,基澤家趁著樸社長家外出郊遊,鳩佔鵲巢。偷偷的在人家家裡面會餐,拿出了一桌的酒,經過我在網上的查詢這些酒分別是: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1號、4號、6號為芝華士皇家禮炮。他們家入門級的、最年輕的威士忌就是21年的。4號酒的年份更為38年。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2號酒則是格蘭菲迪15年(Glenfiddich)。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3號酒,也就是圖中基宇正在給老爸倒得那瓶是百齡壇30年,百齡壇(Ballantine's)是全世界銷量第二大的蘇格蘭威士忌品牌,在韓國的高端威士忌市場中,百齡壇的市場份額一直是第一位,所以在劇中的韓國富翁家裡出現這瓶百齡壇30年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5號酒在主圖裡看得不太清楚,後來基婷把酒拿起來吹瓶,我們可以看出來是一個透明的方瓶,應該就是培恩金樽龍舌蘭(Patron)。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最後的7號酒,則是一款日本啤酒。看來樸社長也知道韓國啤酒難喝,所以喝啤酒也直接買日本進口的。而且還不是三得利、麒麟、朝日這些大品牌。而是比利時代工釀造的日本精釀啤酒品牌——馨和啤酒。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看一下他們選的這些酒,你就會發現絕大部分都是高端調和型威士忌,尤其是芝華士皇家禮炮系列,跟人物角色很吻合,道具組應該是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的。

一桌子名酒,再加上各種零食,目測這一段晚飯就花了至少兩萬塊。這也只是樸社長家庫存的一小部分,隨便拿出來一點,就是基澤家一輩子懂沒體驗的盛宴。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兩個家庭的廚房


基澤家的廚房並不只是廚房,還是他們的客廳和辦公室,他們在這裡疊了無數個披薩盒,也進行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臺詞訓練。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而樸社長的廚房呢?基宇第一次進,就被這氣勢磅礴的廚房給嚇到了。中島式的廚房設計,料理臺上擺著各種機器,如咖啡機、磨豆機、攪拌機等。右邊則是雙門冰箱加上專業酒櫃。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餐桌後面的整面牆都是名貴的水晶杯與陶瓷製品。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兩家的寵物都吃點什麼?


基澤家是沒有寵物的。如果硬要說基澤家養寵物的話,那麼可能只有家中的那隻灶馬之類的蟲子了,還要和他們搶麵包吃。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樸社長家有三隻小狗,吃的是Natural Balance雪山狗糧。除了狗糧之外狗狗們還有個各種各樣的零食,如罐頭、日本魚板以及基婷當零食吃的袋鼠肉乾。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兩個家庭慶祝時吃什麼?


基澤家的一雙兒女找到了工作,全家去了一家司機食堂吃自助。在韓國,出租車司機同樣也是一份非常辛苦的職業。因為職業的特殊性,司機們沒有固定而又充裕的時間來填飽肚子,所以24小時營業並且味美價廉的家庭餐廳便成了他們的首選。這也符合主角父親的職業設定。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養樂多也免費不限量提供, 基宇一手就抓了三瓶。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 樸社長是怎麼慶祝的呢?

為了慶祝兒子生日,樸社長全家準備去露營。樸社長為此採購了很多東西,比如日本Snow Peak的全套鍋具爐具,光圖中這倆加起來就要好幾千。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樸太太親自到進口超市採購各種新鮮食材和酒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請外籍大廚上門服務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都是盤子,基澤肉菜飯要混著裝,樸社長只裝一個碩大的肉丸子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最後,在一片歡快的派對氛圍中,兩個階層的矛盾急遽白熱化,迎來了無法挽回的收場。

出現過多次的蛋糕


蛋糕是一個重要道具,串起了小男孩多頌的兩次生日

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多頌蹲在冰箱門口吃,然後看到了地下室的男人,嚇得暈了過去,從此有了心理陰影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第二次出現的時候,多頌又在過生日,前任管家的丈夫衝出來殺人,被糊了一臉生日蛋糕。多頌又嚇得暈了過去。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除了多頌的生日蛋糕,還有一個蛋糕出現了兩次,那就是臺灣古早味蛋糕

第一次,基澤說,自己開過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倒閉了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第二次,住地下室的前任管家的老公也說自己開過臺灣古早味蛋糕店,同樣倒閉了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好奇心旺盛如我,前去搜索這到底是怎樣一款驚世駭俗的蛋糕,讓南韓人民趨之若鶩紛紛入股,搜索結果一出來,破案了!這不就是長崎蛋糕嘛,也有叫蜂蜜蛋糕的,製作簡單,口味單純,我個人是很喜歡的,超市烘焙部做的很好吃。但是,也沒到可以做專門經營的地步啊,怪不得會倒閉。看來這兩家人都有過相似的命運啊。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水果的擺盤


最後我們聊一下水果的擺盤,前任管家端上來的水果盤充滿貴氣,有葡萄、蜜瓜,盤子好看,還講究地配上優雅水果叉。畢竟是一直跟富人家過的,眼界高品味好。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而這是基澤的妻子忠淑成為新傭人後端上來的水果盤瞬間掉了幾個檔次。菠蘿、蘋果、小番茄,全是常見的平價水果,也沒什麼擺盤,水果們擠擠挨挨碼成一坨,端著你都會很擔心掉下來一塊!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這個細節就意味深長了。即使窮人暫時“飛上枝頭”,抱著富人的大腿一起生活,本質依然沒有改變,還是能“聞到一股窮酸的味道”。

刻薄極了,但也現實極了。


對比《寄生蟲》兩個家庭近40個吃喝場景,導演的細節把控真是強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