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論文和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截至1月30日,各國研究人員至少發表了54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論文。

在世衛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性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前,國際社會就非常關注疫情的變化,而《Nature》也給出了一組很有趣的數據。

據《Nature》的報道,在過去的20天裡,隨著全球研究人員對疫情的關注,每天都會有新的研究論文和預印本出現在各個科研學術平臺上,截止到1月30日,學術界已經發表了50多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論文。

(注:預印本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還未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而出於和同行交流目的自願先在學術會議上或通過互聯網發佈的科研論文、科技報告等文章。)

這其中也包括由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爭議性論文,“井噴”的論文加上輿論的反應,一時之間,圍繞新冠病毒的論文研究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新冠病毒之下,50多篇論文齊發

《Nature》在bioRxiv、medRxiv、ChemRxiv以及Google學術搜索、論壇virological.org、Altmetric等網站上,使用“coronavirus”或“ ncov”關鍵詞搜索了有關該病毒的研究報告。

截至1月30日,各國研究人員至少發表了54篇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論文(不包括中文期刊),而在過去的7天中,就有將近一半數量的論文被髮表。

論文和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新英格蘭雜誌》(NEJM)、《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和《柳葉刀》(The Lancet)等頂級醫學期刊也都非常關注該公共衛生事件,相繼刊登了新型冠狀病毒相關論文,並開闢了相關專題。

論文和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從論文內容來看,有幾篇估計了病毒傳播的速度或潛伏期的長短,更多的還是集中於病毒的結構或基因組成。

毋庸置疑的是,將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調查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上,必然有助於全球範圍內研究學者溯源,及時瞭解疾病的特徵,共同評估和研判疫情,改進防控策略。

也正如專業人士所言,對新冠肺炎進行科學的、及時的、系統性的、紮實可靠的流行病學研究,無論從醫學角度講,公共衛生角度及防控疫情角度講,還是國際合作,都是這次全球疫情對抗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論文和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圖 | “新冠病毒”相關論文不完全統計

論文,防疫有矛盾嗎?

但“紛至沓來”的論文背後,卻存在著不少令人疑惑的問題。

科普作家、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王立銘日前指出,此次疫情發生後,中國科學界內部,不少“跟風”“蹭熱點”式的論文扎堆出現。比如在病毒基因序列公佈之後,數篇論文就迅速發表出來。它們的共同點是利用病毒序列進行了簡單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就做出了各種大膽的“猜測”,單就學術發表而言並無不妥,但很明顯缺乏嚴格的數據支持。

論文和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而引發更大輿論風波的則是29日NEJM上一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中國武漢的初期傳播動力學》的論文,這篇由中國疾控中心牽頭的文章中顯示,武漢在12月中旬就發生了“人傳人”的情況,這明顯與武漢衛健委當時給出的通報不符。

由此引發了科研和防疫時間先後的社會輿論,之後中國疾控中心解釋了時間線的問題:屬於回溯性研究,1月23日拿到數據進行研究分析,25日到26日提交的論文。

站在學術角度看,這篇論文可以說是為專業人士瞭解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詳盡的數據資料。但輿論疑惑的是,是否存在過於關注科研成果,而忽視關鍵時期的疫情防控?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張作風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這次的武漢肺炎的科研成果是一流的,很短的時間內在很多知名雜誌發表了文章,但是根據這些發表的數據信息,有很多完全可以在疫情暴發初期就用來指導這次新發傳染病的控制。

“有些非常重要的數據,僅僅是在英文雜誌上發表以後,我們才可以看到,有很多信息在國內並沒有及時向公眾公開,也沒有及時地應用在撲滅暴發流行的整個過程中。”

其實在新冠病毒論文“井噴”現象發生後,科技部也曾發佈通知,要求科研單位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疫情防疫中,在疫情防控任務完成之前,不應該把精力放在論文發表上。

然而從學術科研的角度來看,論文發表和疫情防控本身是一體的,只有基於科學的調查研究,才能給出正確的防疫措施。但是在如今的社會語境下,這兩者之間又似乎存在一條鴻溝。

全球科研協作,至關重要

在世衛組織將此次疫情定性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總幹事譚德塞給出的建議中也提到,鼓勵向世界衛生組織分享數據,以及相應的知識和經驗。我們唯一能打敗這場疫情的方法,在於所有的國家齊心協力,團結合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終止疫情。

全球醫學專業人士的協作對於打贏這場防疫戰爭至關重要,論文是學術化的結果呈現,除此之外,全球科研機構和製藥公司也在加緊相關疫苗研發和抗病毒藥物試驗,比如一些病毒疫苗研發新技術有望縮短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時間。

論文和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據瞭解,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正在與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美國紐約血液中心以及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合作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

德國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羅爾夫·希爾根菲爾德教授也攜帶了此前研發的SARS病毒抑制劑來到中國武漢,希望測試它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作用。在2003年“非典”時期,希爾根菲爾德教授也曾與中國科研機構合作,為對抗SARS病毒作出貢獻。

論文也好,科研成就也罷,歸根結底,合作共享下,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才是最關鍵的。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論文和防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