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問答丨不敢撩妹,性格內向,月光族且負債,我很焦慮,怎麼辦?

錢姐:

您好!

感謝錢某某給予的這個機會,我有一些心理問題,我苦苦尋找答案好多年,一無所獲,還是惡循環。

我的問題,我暫且叫它思維強迫症吧,大概情況就是,我的思維好像總是需要一句話或者一個想法來填補它。

就比如說,相信自己,這四個字,這四個是有意義的,是給予人自信的。

然後,我的思維就強迫性的一直重複這四個字,一直重複: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

然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一點點挫折或者失敗,思維就會責怪“相信自己”這四個字,以為“相信自己”這四個字不能讓自己完美,不能讓自己隨心所欲(這裡的隨心所欲是指始終保持理想中的自己,比如做好計劃,努力奮鬥,總是做對的事情或者充滿了智慧之類的),這時候,就會陷入痛苦,就好像信仰崩塌了一樣。

然後接下來就會看書,就會去尋找新的一種想法或者一句話來填補上句話崩塌後的空白,比如又找到了一句話“非寧靜無以致遠”,然後思維又會一直重複這句話,一直重複,非寧靜……

直到生活中出現了新的問題,思維就會覺得,自從信奉這句話以來,我還是會犯很多的錯誤,這句話依然是有問題的,然後信仰又崩塌,又痛苦,然後又尋找,陷入死循環。

這裡的信仰並不是真正的信仰,我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詞去描述它。

其實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是就是無法停止,離開了那一句話,整個人就感覺,好空好空,不知道該幹什麼不知道怎麼幹。

徹底的就像一隻無頭蒼蠅,如果沒有那一句話,就感覺,活不下去,就感覺,身體動不了了,就要窒息一樣。

現實中,我是一個很內向的人,非常內向,在公司一天說的話不超過5句,領導我也不搭理,同事呢,也不說話,自以為超凡脫俗,自以為是深刻的智者,自以為很有深度,其實真的是,我真的覺得內心很匱乏,貧瘠,一無所有。

我應該好好看書,好好學技術,多賺錢,但是實際上,總是在發呆中或者打遊戲中消耗時光;

還有一點,我現在賺錢不多,但是,是月光,我總是買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沒什麼用的東西,甚至還是負債狀態。

我想過,我心裡的實際想法是我以後會賺更多的錢,現在花這點錢簡直不在話下,所以現在花吧,無所謂,可笑愚蠢吧。

還有對現實的人際關係的恐懼,我在qq上和現實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現實中不愛說話,拘謹,在qq上卻很能聊天,很開朗;

在現實中也有喜歡我的女孩,但是我總是逃避,不敢去面對,都被我冷冰冰的外表嚇跑了,但是在qq上呢,很能聊,包括女孩也非常能聊。

我給我自己的評價是,我已經無法面對現實中人類的情感了。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只是我不知道從何說起了,說起來也很亂,但是我覺得,這些問題的背後,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我看不到找不到這個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我該怎麼面對現在的自己,怎麼去解決這個心理問題,希望錢姐能為我指條明路,感激不盡!

謝謝!

錢某某讀者

問答丨不敢撩妹,性格內向,月光族且負債,我很焦慮,怎麼辦?

讀者朋友:

你好!

你主述的情況,很符合思維強迫症的特徵。但咱們先不談你的情況,來說說我們在書上、在影視劇裡常見的一個現象:

和尚,經常把“阿彌陀佛”掛在嘴邊;基督徒,動不動就“阿門”,著急的時候就直呼“oh,My God”(啊,上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則是“真主安拉”不離口。

你把“相信自己”“非寧靜無以致遠”擱在腦子裡單曲循環,是不是跟他們有點像?

當然,你跟各宗教的信徒們還是不一樣的,最主要的區別是,人家不會輕易換dogma(教義、口號、信條),基本上一輩子都是那幾句話。

為什麼呢?

人家是真信,不管是佛祖、上帝還是安拉,信徒們輕易不會因為自己生活不如意而亂換招牌,遇到困境,只會覺得自己信得不夠真,不夠誠。

你說自己的意念不是信仰,說得對。原因就在於你不信。

信有信的好處,你隨便諮詢一個有信仰的人,他都會告訴你,信仰的好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我還要補充一句:不信,也有不信的好處。

不信,意味著懷疑。懷疑,是理智在起作用。你“相信自己”兩個月之後,生活還是一團糟,然後開始懷疑這四字箴言,這是一個正常人運用理智的正常反應。

但從結果處開始懷疑,這只是理性的第一步。

理性不是粗暴地打個勾打個差就完了。你走上了懷疑雞湯教條的路,那就得繼續走下去。擱半道上磨磨唧唧、長吁短嘆,只會讓你更愁苦。

為什麼信徒們不會輕易質疑自己教派的dogma?

那是因為,每個宗教都會有一個龐大的體系來支持自己的各種dogma。信徒們常見的疑問,這個體系都預備了相應的答案。

但是,你自己一個人在各種雞湯裡打撈一兩條所謂的生活哲理,背後並沒有系統的支撐。

所以,或許你可以問問自己:

我是出於什麼原因,選擇了“相信自己”這四個字做生活的dogma?

這句話是怎麼打動我的,它出自哪裡,它的道理在哪兒?

如果口含這個dogma,自己生活還是一團糟,那麼是因為什麼?

是我堅持得不夠,是這個dogma有漏洞?

這個dogma是否有它的適用範圍和條件?

如果要換dogma也可同樣照此思路行事。

如果你有去做心理諮詢,恐怕絕大部分醫生都不會建議你這樣去思考問題。

因為思維強迫症的一般心理認知療法,不是這樣做的。

強迫思維是強迫性神經功能症的症狀之一,主要表現有:

腦海中出現一個觀念後又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另一個觀念,如別人說“好人”,他總是想到“壞蛋”,人家說“神聖”,他想到“骯髒”;

有時患者的聯想內容是下流和褻瀆的,這種難以剋制的聯想常常令患者痛苦不已;還有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回憶等。

還有一類思維強迫,表現為愛刨根究底,問一些暫時無法回答或根本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如“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等等;

再如:“什麼叫成功,成功是不是有一個公式?”然後反反覆覆地想,做功課時想,工作時想,睡覺前也想……

當然,不是有這些念頭就屬於思維強迫,很多哲學家也一天到晚琢磨這些問題。

思維強迫症跟一般人愛追問和思考的人,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會有一個常見的痛苦體驗——

非常想擺脫這種思維強迫,但是越擺脫越強烈。心裡老是跟自己說,別胡思亂想,這樣不對,但越這樣想,自己反而越容易進入到具體意念的強迫思維中不可自拔。

常見的治療意見是,從正念上告訴自己,想這些問題並沒有錯,沒有必要刻意擺脫;

然後再告訴自己,這些念頭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無關,不必太過“杞人憂天”。

堅持一段時間後,症狀會逐漸減輕。這當然很有道理。

不過,在我看來,寬泛意義上的廣譜精神病人(強迫症、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等等),他們的思維力和直覺力的某些部分,其實常常是強過所謂正常人的。

以將這些患者糾正成一般按部就班地生活的正常人作為治療的目標,是對患者的一種傷害,至少是對他們心智的一種浪費。

“杞人憂天”,在世俗的眼光裡就是一個笑柄,但是在哲學家的眼中,卻是對世界、對宇宙好奇和探究的優良品質。

所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也正是人這種生物才具備的特質,有這種情懷的人,不是怪物,而是智者。

所以重要的不是讓患者重新變回所謂“正常人”,而是減輕他們的痛苦。

不可否認,如果能真正地打心底裡相信,我們腦子裡這些奇思怪想不過都是些“庸人自擾”的邪念,那麼強迫思維的症狀確實會有所減輕。

但我更傾向於認為,既然要讓患者瞭解到,腦中有各種奇怪的思維並非病態,那不妨繼續鼓勵患者對之進行學習和探究。

探究而有所得,思慮更周到,看問題更多元,症狀就自然慢慢減輕了,而且,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這還是一個做加法的過程,這種一舉兩得的便宜事,當然忍不住要推薦給你。

問答丨不敢撩妹,性格內向,月光族且負債,我很焦慮,怎麼辦?

我自己沒有明顯的達到診斷意義的強迫思維經歷,但是也有過類似的體驗。

讀大學時因為太閒了,有段時間,我天天苦惱一件事情:人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思?有時候一直想到茶飯不思、萬念俱灰。

後來,我就去刨各種書,看看那些更聰明的人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雖然書上很多東西把我給繞得稀裡糊塗,但至少也瞭解了,不是我一個人會這麼傻想,很多人也都在琢磨,而且,他們也沒琢磨出個一錘定音的說法來……這樣,心就慢慢寬了。

你這麼聰明,應該猜到我要說的結論了:愛胡思亂想不是有病,不是罪過,通過系統地學習,用理智的方法來處理自己腦中的疑問,可以減緩很多情緒上的痛苦。

送兩勺正牌的,辛辣的“雞湯”給你:

第一句是兩千多年前孔夫子說的: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只瞎想不學習,則會心神不寧,感到恐懼。(取朱熹的解釋)

第二句是去年逝世的百歲女長者楊絳說的:小朋友,你的問題是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楊絳給青年朋友的回信)

我個人認為,這兩句話,才是思維強迫症最對症的良藥。

我也時時拿它們來提醒自己。當然,同理,你也可以從各個角度、查找學習各種資料去思考它,質疑它。

觀念之可為心藥之用,關鍵在於用者需對之有充分的學習和理解。

至於你信中談到的其他問題,比如,想賺錢,想學技術卻總玩遊戲,老是亂花錢,甚至負債等等,這些都不是大問題。現實會教訓你到底該怎麼做。

沒有哪一種不侵害他人權利的目的是應該被徹底否定的。

人生的重點是選擇和行動,而不是是非對錯。

愛玩遊戲,沒什麼錯,只要花的是自己的時間和金錢;超前消費也沒什麼錯,只要你能還得上。

但選擇即取捨。你該掂量清楚,在玩遊戲和多賺錢上,在節儉和消費上,你到底想選哪一樣。

選了玩遊戲,那就開開心心地玩,但別眼紅同事加薪升職;選擇超前消費,那就高高興興地爽,但遇到重大支出項目或債務壓力時,就別痛哭流涕。

這都是你自己選的,別賴父母、家庭、環境就是了。

性格內向也不是問題。在公司,最重要的是做事,給公司帶來效益,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不只是嘻嘻哈哈跟人打成一片。

事情做得好,只要你不是那種過分囂張跋扈的性格,自然也會擁有自己的人際圈子。

在公司裡,只有懶鬼和笨蛋不會有真正的好人緣。

你在網上開朗些,那業餘時間就多網聊。聊到合適時,緣分這種東西,是你的,終究會來。

當然,財務狀況不能太糟糕哦,會影響娶媳婦兒的。

如果你確實感覺到自己的思維強迫已經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而且自己感覺完全沒有自我調整的決心和自信,那麼去醫院精神科,讓醫生診斷一下,開點藥輔助你,也是必要的。

但思維強迫跟其他精神官能症不同,患者自己理智上的努力特別重要,藥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話說得夠多了,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如果腦子裡還是有各種奇怪的想法,又覺得不方便找朋友說,歡迎繼續來信。

我最喜歡聽人講各種稀奇古怪的事兒。

錢某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