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先提示一下,這篇文章是從反面角度分析春節檔上映的幾部影片,以及對整個檔期的一些思考。不管怎樣,春節檔依然會大賣,我這些嘮叨,只當做一個人的冷靜感受吧。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就像一部縝密的偵探推理劇,在上映前,片方花大力氣展示出來的信息看似沒一部影片都會大爆,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春節檔就沒有一點懸念了。假設影片的宣發方是一個精明的推理作者,想通過各種信息騙過讀者。你要明白的只有一點,編織再精密的劇情,都會有揭開謎底的時候。


1月25日大年三十,目前已經宣佈定檔的有10部影片,其中有7部都是春節檔的種子選手。從目前的排位來看,《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囧媽》排名前三,《熊出沒》依舊主打精準觀眾,數據穩如狗,《姜子牙》趁著《哪吒》的大熱,在粉絲群中期待程度超高,《奪冠》和《急先鋒》目前還沒太大熱度。看現在的信息,似乎春節檔排位賽已經公佈了結果,觀眾能做的只有乖乖掏出電影票,創造一個新的春節檔票房紀錄?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我們一個個來看


《唐探》系列應該是今年春節檔最能打的項目了,畢竟《唐探2》33.9億的票房數據,和當年《紅海行動》一起創造了觀影人次最高的一屆春節檔。這次加入了許多國內觀眾喜歡的日本演員,幾乎想把下沉城市和一線年輕觀眾一把抓。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把這個系列的內容本身和宣發、檔期剝離開。《唐探1》(8.18億)當年在賀歲檔驚豔亮相,讓觀眾感受到了喜劇+懸疑+驚悚竟然能如此好看。第二部雖然創造了新的票房紀錄,但不可否認的是影片的口碑下滑明顯。不得不說,第二部商業上的成功,整個宣發環節是功不可沒的,從主題曲到映後話題,影片沒放過一個熱點,彼時的頭號玩家《捉妖記2》上映後口碑撲街厲害,《紅海行動》熱度還沒起來,《唐探2》穩穩抓住機會搶佔市場份額。


能讓一個IP持續火爆的,還是內容本身。第三部儘管已經在宣發上“武裝到了牙齒”,但如果劇情的升級不及觀眾預期,最終都會直接反映到票房上的。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女排精神,或許是能串聯起60後到00後們共同回憶的主題了。《奪冠》(《中國女排》)在題材上選取了最能激起國人民族情結的題材,演員配置上,從鞏俐造型的驚豔亮相,到女排演員集體出演,每一次物料發出,都能引發巨大的社會話題。精神內核上,這部影片直接劍指《戰狼2》,被不少從業者認為是一部能創造新紀錄的電影。


所有打民族情懷且在票房上成功的電影,都有一個前提:在類型化上做好自己。《戰狼》是一部優秀的動作片、《流浪地球》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科幻片,《紅海行動》是一部不輸好萊塢的戰爭片。既然《奪冠》已經有非常漂亮的牌面,那麼這部影片能否成功的唯一懸念,就是陳可辛能否拍出一部合格的體育傳記類型片?至少從目前的預告片來看,我是非常存疑的。最新的預告片來看,影片應該是有兩段故事,通過回憶來串聯。這樣讓整個故事會產生比較大的割裂,最終能否呈現出一場讓人熱血沸騰的比賽,很難說。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曾經憑藉《紅海行動》站上春節檔票房冠軍位置的林超賢導演,這次選擇了一個很困難的題材,海上搜救隊的故事想改編成電影,一方面缺少足夠多的群眾基礎,一方面沒有真實強大的案例支撐起一部影片。從目前曝光的預告片看,似乎整個故事就是幾場救援拼湊起來的,這樣的劇情,很容易讓人出戏。


其他影片,就不在此一一列舉。我說這麼多,其實是想告訴各位觀眾,春節檔作為中國所有檔期裡單天票房產出密度最高的檔期,每一個能殺入決賽圈的影片,背後都是雄厚的資金在推動。在看到成片之前,你所有接觸到的關於影片的信息,絕大多數都是片方精心準備給你的,所有這些操作,都不過是為了讓你在春節前三天走進電影院,為這些信息買單而已。


因為我也沒看過片,不好在這裡多做評價,我想說大家一定要愛護好自己的錢包,別興致勃勃去看了電影,結果落得一臉失望回來。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其實,比起單個影片的得失,我更關注的是整個春節檔的健康發展。或許,去年會是整個內地市場有春節檔以來票房最高的一年了。


2019年春節檔,7天共產出票房58.4億元,儘管創造了新的記錄,同比僅增1%,觀影人次直接減少了1500萬。造成春節檔總體觀影人次下降的原因是多維度的,比如影片過度營銷給觀眾帶來了巨大落差,比如三四線城市影院拼命漲價“勸退”許多潛在觀眾,還有更宏觀層面的經濟下行、消費降級……


一年的時間,中國電影票房還在繼續創造著新的記錄,但春節檔有其特殊性,今年春節還能否創造新的記錄,還是很難說。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春節檔的觀影大多以返鄉聚會人群為主,因此春節檔票房爆發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這些觀影群體,大多是一年難得見幾次面的親戚朋友,一方面他們春節聚會,娛樂消遣是剛需,另一方面他們上次觀影行為很可能還是上次春節。我們把視角放到微觀,你去年春節請朋友去看電影,結果到了影城發現票價一百多,但是你已經吹過牛皮,於是強顏歡笑花了一千多看了場電影,最後還覺得不好看。等到今年春節你們幾個人再聚會,你覺得你還會選擇去看電影嗎?


一盆潑在春節檔爆發前的冷水


2019這一年,國產大劇一波接一波,短視頻平臺重新上線直播答題,B站一場晚會讓年輕人在資本大佬眼裡成了美味的蛋糕,你會發現,一年時間,足夠我找到電影的完美替代品。春節聚會,家人一起開著電視看看《鄉村愛情12》,一起直播答題還能賺紅包,小朋友們直接來一把吃雞再刷刷鬼畜視頻,錢沒花出去,快樂倒是沒減少,連打牌都不用去了。


當初電影院在三四線城市快速革掉KTV們的命,現在又輪到電影院被人革命了。也許,2020年觀影人次還會繼續下降,多少年後,從業者們回憶起2018、2019年,總是會充滿懷念。


如今,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擴散,全社會的恐慌,會成為今年春節檔最大的黑天鵝嗎?


春節檔的突圍:全球春節檔


電影行業的從業者,也許是享受了太久高速增長的好日子,以至於但凡有點小調整就會充滿悲觀論調。當時稅收風波以來,多少人唱衰影視行業,這不照樣挺過來了嗎?市場確實是不太好,但是從業者不應該坐以待斃,應該去放眼更大的市場,比如把春節檔推廣到全球。


從檔期上來看,每年1、2月份全球除了大陸市場,其他地區都沒有大片上映,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一方面我們可以聯合華人地區的優秀作品,在1、2月份共同造勢,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製作更多有國際視野的優秀影片,在這個空檔期強勢補位,通過全球華人市場,打開更多國家的電影市場。


至於文化輸出,我看短時間還是算了吧。中國這麼多年“走出去”的電影,我估計在網絡上的聲量加起來都比不過李子柒一個人在YouTube的聲量吧。


還是希望,中國電影能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