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歐文尷尬嗎?

歐文尷尬嗎?

有一句調侃,叫做“歐文尷尬”。怎麼說呢?他們認為,沒有歐文的老東家騎士和新俱樂部波士頓凱爾特人都進入東部決賽。當然是細說,如果給這兩支球隊一個擅長神仙球的聯盟進攻博物館,看誰會不要。不應該以結果判斷過程,這會產生倖存者偏差現象。事實上,無論是凱爾特人還是騎士,在季後賽開始前,都被大眾預測不會過第二輪,歐文無論是核心或者獎勵機制,都對球隊戰略意義重大。而這對東部宿敵走到今天,多少會讓輿論意外,這卻不是在說明歐文沒有作用。

如果有歐文,騎士和凱爾特人會有不同的走勢。凱爾特人以防守為基礎,推動反擊,創造大逆轉,接著靠著集體的力量引領進攻。歐文則是他們的“戰術”,東部核武器,在關鍵時刻使用,以偶然爭取必然,穩定變量並回歸節奏。歐文不在,凱爾特人全民皆兵,會提升角色球員的參與程度和豐富可執行的團隊力量,但這完全無法取代歐文那種撕裂絕境的“救世主”效應。騎士方面,顯而易見,詹姆斯通常要打出總決賽狀態才能延續奪冠征程,這被旁觀者看著十分刺激,但當事人可不會覺得是天大幸福。歐文這樣一位優勢突出的頂級控衛,光看名號,都能感受到那種價值。

所以,歐文根本不尷尬。

效應持續的全明星最大意義通常不會明顯,作為資本儲存,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較小,而且能夠創造超越尋常的有效場面。聯盟豪強們就算拼著血本無歸和水土不服的風險也要傷筋動骨地換取巨星,就是看重這類球員掌控比賽的本事。其中,大部分都會成功,並且擁有強烈的爭冠趨勢。個別失敗的案例,比如湖人和籃網,也只會被忽略,不被列入事實討論,仍然無法阻止各位老闆對於巨頭模式戰略的瘋狂構建。

歐文預期的交易價值很高,如果不是結果註定,騎士未必肯這麼草率地下決定。歐文能去到波士頓實在是小概率事件,恰好凱爾特人有騎士需要的二當家和未來建隊保障,於是他在被動中居然能不違和地延續期待,實在幸運。歐文本來可能被甩賣到菲尼克斯太陽,也是領導,但只能負責為球隊刷票,該有的貢獻將難以輸出,這樣會浪費效應(我就喜歡看全明星匹配強隊)。當凱爾特人成功收購歐文(加上已經加盟的海沃德),他們的賽季目標就已經確定:總決賽。

沒有歐文,凱爾特人還能連續壓制擁有超強鋒線的對手高歌猛進,這非常難得。不是歐文沒用,是史蒂文斯和凱爾特人隊員太厲害,質變趨勢,改革資本,困難的事情簡單做。卻不可能避免一切意外,比如東決第三、四場,在無法緩衝詹姆斯的同時還做不到扼殺騎士,那樣就難以逆轉戰局。這個時候,如果祭出歐文,變量就是成倍增加。可惜現實註定,凱爾特人陣容裡沒有歐文,只能輪到史蒂文斯尷尬了。

現在,凱爾特人會更加想念歐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