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文|蔣競瑩

-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總有些故事還沒來得及寫下就過去了,總有些矯情還沒來得及記下就說不出口了。在這日漸消逝的時光裡,我想多寫點東西,留些成長的痕跡,免得日後看著鏡子中或喜歡或討厭的自己,不知緣由。

而今站在大一的終點,總要把這一年零零碎碎的心情串起來。再好好告別,好好開始。

讓我心頭一顫,猛的意識到大一生涯要結束了時是6月8號那天。那天有兩件事情:高考結束,高考生高呼解放,我也因此成為了學姐;最後一節晚自習結束,同學們歡呼:就要大二了,不用再上晚自習了。那時我靜靜合上了課本,抱書離去,走到教室門前又轉身看了看那一百多個座位,努力記住曾經一起努力的那些身影。也許,成年後,所有的戰爭都註定要單槍匹馬。晚自習的結束,也意味著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當我真正和大一告別是在考完最後一科走出考場時,站在教學樓前,心情有些複雜。因為怕掛科懸了許久的心放了下來,更開心的是可以收拾東西回家了。

回到寢室,將櫃子裡的東西都翻出來,排在地上。一份份文檔,一張張證書,一篇篇文稿,還有一本本書,這一年的記憶散落一地,我認真將它們拼湊。

有些時候啊,背後的每一次情感交織,理性掙扎,才是成長。

這段成長故事,就從報到第一天說起吧。

大學報到第一天,也是我步入十八歲的第一天。父親如過去一樣沒有陪我報名。後來,三爺開了三個多小時的車把我送到合肥,由於學校太偏僻,好多路段也都在施工,繞了好久都沒找到學校,索性就攔了輛出租車自己去了學校。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到校後,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去詢問報到處、繳費處、被褥領取處,後來又一個人把三床被子和一個26寸的行李箱扛到六樓,不得不說,女漢子都是被逼出來的,而我,在這條路上已走了十八年。

總有些決定,來的莫名。那晚,一個人在學校走了好多圈,回寢室後,暗暗在日記本里寫上“一切才剛剛開始,定下了四個目標:競選班長,進學生會,拿獎學金,自食其力。”接著四夢齊追,努力打理班級事務,準備學生會面試,看書看書看書,拼命做兼職。那大概是至此最艱難的一個月,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去兼職賣早點,八點還要匆匆跑回來上課。開學伊始,輔導員又出差,臨時受命為班級負責人。錄學籍信息,整理學生檔案,評選助學金,組織運動會,每天做不完的表格,跑不盡的辦公室,還有小心翼翼後仍做錯事招來的指責。雖然那段日子挺狼狽的,獨立的讓人心疼卻又無人問津,但既然選擇了,就無怨無悔。就像電影《妙筆生花》裡的那句臺詞:“人這一輩子會做很多選擇,但最困難的,是帶著自己的選擇活下去。其他的,任何人都幫不了你。”

小時候,總想逃離家鄉,獨自遠行。長大後,真的離開家了,才懂得家的意義。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填高考志願時還和閨蜜說:"一定要報外省,離家越遠越好。"閨蜜問我:"那樣不會想家嗎?""一輩子不回家,我都不會想。"我回答的很堅定。

但當駛離家鄉的火車開動的那一刻,我卻忍不住按下快門,咔咔咔,朝窗外拍下緩緩劃過的鄉景,應景溼眸。我才知道,從這一刻,我開始想家了。

第一次聽《異鄉人》時,曲下的評論瞬戳淚點:"理想,離鄉。"我們為了理想,而離鄉。年輕的我們帶著驕傲,和年輕特有的衝力,闖進一個陌生的城市,捍衛我們的理想。我們以為所有的事物都會朝著我們想象的方向發展,我們以為所有的熱情會換來城市的熱情相擁。後來才發現,我們無依無靠無路可走,也只能單槍匹馬的殺出一條血路。

城市車水馬龍,你我形單影隻。而一個人時總是不能置身度外的想念家鄉。尤其是身處困境,堅強久了的心在故鄉的溫存面前總是不堪一擊。

一個人躲在操場角落抱頭痛哭,在被窩裡咬牙切齒,在辦公室捶胸頓足,在班級同學面無表情亦或是生病無人問候時,是最想家的時候。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清楚的記得那天因為班級事務沒有處理妥當,被同學們排擠。一肚子委屈無人傾訴。最後,給父親發微信:"老爸老爸,在不在。""瑩瑩,有什麼事情嗎?""沒有,就是想和你說說話。""在學校過得怎麼樣啊?和同學們相處的還好吧?""嗯,很好…"一會父親打來電話,我沒有接,拒接的理由是:"室友都在看書,不方便接電話。"實際是電話這頭的我已經哭的不成樣子,兒行千里母擔憂,父距千里女怎能讓父增憂?所有的委屈都化為一句:"我很好"發給父親,接著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家"這個字眼走進我的視線,是從父親變小氣開始。

總覺得,自從上大學後,父親就特別斤斤計較。去年國慶假期,因為晚回家一天,餘下的五天,父親都沒有理我。最後拖著行李箱離開的時候,和父親告別:"爸,我走了。"他還在低頭看手機,一副很無所謂的樣子,一句"嗯",就把我打發了。走出家門後,又用左眼的餘光偷偷看了父親一眼,依舊是看手機的姿勢,但目光卻在我身上。那種眼神,像極了犯了錯的孩子,總是閃躲,有些害怕,甚是揪心。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離家時間越長,父親就越計較我能在家呆的時間。暑假我要去兼職,"不行!"我要去旅行,"不行!"任何需要離開家去做的事情父親都強烈反對。霸道地干涉我的假期時間,過去我會反抗,會逃離。而今,我只想在家,想多陪陪爸媽。

家人之間有太多微妙的感情,止於唇齒,掩於歲月。但總能在後來的某個瞬間酸了你的鼻尖,暖徹你的心扉。願你能獨自遠行,也能獨自回家,但不管走多遠,記得早點回家。

"旅客朋友請注意,亳州站就要到了,請要下車的旅客做好準備。"要到家了,我的故事也講完了。大一這一年,過去十七年犯過那麼多少次傻,碰了那麼多次壁,才得以長些記性,多些理性。青春,是與七個自己相遇:一個明媚,一個憂傷,一個冒險,一個倔強,一個華麗,一個柔軟,最後那個正在成長。

-

我們終將都獨自遠行,獨自成長(散文)

作者簡介:蔣競瑩,女,安徽亳州人,現合肥某大二學生。

-

(本文由八公山作協提供,《八公山文學》2017卷)

-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交流!

(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