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幹龍 枝龍及其結穴情勢

幹龍、枝龍,即龍之有大有小,大幹龍、主幹龍即指中國北幹龍、中幹龍、南幹龍三大幹龍。小幹龍即由大幹龍分出之大分枝,枝龍即為小幹龍分出之小龍脈。譬如樹木之有主幹,有分枝,乾枝中又有大幹小幹,大枝小枝,幹中有枝,枝中有幹,枝中有枝。

幹龍 枝龍及其結穴情勢

審辨幹龍、枝龍之大小、行度,可預知其力量之大小輕重,審辨方法一般有五種:

一、以水源長短定,如大江大河夾送龍身者為大幹龍,如北幹龍由黑龍江(前人皆誤以鴨綠江界北龍,實際應是黑龍江)與黃河夾送,中幹龍由黃河與長江夾送,南幹龍由長江與大海夾送。大溪大澗夾送龍身者為小幹龍,小溪小澗夾送龍身者為大枝龍,田源水小溝水夾送龍身者為小枝龍。

二、以雲霧有無定,如高山大嶂巔頂常有云霧籠罩者為幹龍,山嶺低小無雲霧者多為枝龍。

三、以尖峰有無定(前人言星峰,愚以為應是尖峰為當),如龍身渾厚博大不起尖峰者為幹龍,秀麗尖峰多者為枝龍。《疑龍經》:“幹龍身上不生峰,生峰皆是枝葉送。”

四、以過峽中人跡多少定,幹龍千百里而來,斷處多為省市通道,峽中人車過往繁多。枝龍數十里或數里一斷,而斷處多為鄉村小徑,人跡稀少。

五、以龍身長短定,幹龍行度極其長遠,而枝龍行度短小,然而幹龍與枝龍之分又不可太拘執長短之說,也有幹龍短而枝龍反長遠者,因幹龍多從腰裡落脈,而旁龍前奔數里或數十里分牙出爪佈局回顧作護衛。

大幹龍祖山皆出自名山,跨省連市,延袤廣闊,出身聳拔雄偉,氣勢規模宏大尊重,每奔走數千裡或數百里之遠,至大江、大海方盡。

小幹龍從大幹龍分枝之際,亦必有大星辰、崇山峻嶺作祖山,其離祖時辭樓下殿迢遞奔走,亦如大幹龍氣勢相類,只是短於大幹龍,小幹龍只數百里或數十里,短者亦十餘里。

凡建都、省府、地市、大縣城基址,及聖賢、將相、省部級、文武全才、神童、狀元、鉅富等之地,皆為幹龍所結,枝龍則絕無此力量。幹龍結穴必在四山擁從之中,決不在大窮盡處,且結穴大多隱拙奇巧怪異,絕非一般人可窺探。

幹龍 枝龍及其結穴情勢

枝龍又有大枝龍小枝龍之分,大枝龍即枝中之幹,小枝龍即枝中之枝,俱能結美地,雖不如干龍力量宏大,但枝龍眾多穴易尋,而幹龍少且幹龍大地有鬼神司護,若無厚德,未可睥睨。

枝龍之地,若星辰聳拔,頓伏分明,護從纏託周密,堂局水城瀦聚,四山有情,下砂得力,水口交固,亦為美地,反之則無融結。 小枝龍之地,若脈氣真切,穴徵明白,用神有力,或得一砂一水一案之有情即可融結吉地。

幹龍 枝龍及其結穴情勢

枝龍之地若真正,則發福極快,甚至朝下晚福,寅葬卯發。故楊公有言:“是真不必論大小,積小成大最為妙。”又言:“大地難得小易求,積累不已成山丘,眾墳合力卻成大,人說大地生公侯,那堪小地有數穴,世世公侯不休竭。”“一穴大地蔭十世,小地十墳亦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