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長沙有很多條立交橋,楊家山、五一大道、芙蓉廣場,到處都能看到它們身影,它們蜿蜒盤旋著成為了

這座城市往來的大動脈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每天清晨早高峰時的立交橋上都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而立交橋下是另外一番景象,各類人群早已聚集在橋下,演繹他們一天的生活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立交橋上通往高樓林立的商業繁華與輝煌,立交橋下通往的則是市井煙火的眾生百態。

1

/ 橋下的剃頭匠 /

剪頭8塊,染髮40塊。流動理髮攤上一般就這麼兩種價。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一面小鏡子,一套簡單的理髮工具,再加一把椅子,齊活兒。這樣一個小小的角落就成了兩口子的“理髮店”。

瘦弱的爺爺微微彎著腰,左手一邊按住客人的頭皮,以防刀片刮傷皮膚,右手麻利地使著推頭刀。奶奶就在一旁招呼等待的客人。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客人對著鏡子仔細端詳著,站在一邊的爺爺問到:“行嗎?”“可以,剪得還蠻好的”。這時爺爺

便解下大圍裙用手往旁邊一抖,臉扭向一旁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奶奶把新收的錢和先前收的錢摞在一起,小心地放進紅色的塑料裡在紮好,臉上還露出一絲欣慰的神色。

1992年,花了60塊錢,爺爺帶著奶奶坐上了從武漢開往長沙的客車,憑藉著自己的手藝,在湘江邊給人理髮,一剪就是二十多年

2

/ 清晨的送報人 /

在芙蓉廣場地鐵站4號出口旁橋底下,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深夜開始忙碌,迎接著城市甦醒。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他們有條不紊地整理報紙,每天都要分揀上千份報紙,把需要送到各個地方的報紙分類打包好,而且

必須在天亮前完成所有分揀工作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對於很多70、80後來說,讀書看報簡直是生活的標配。那個時候家家戶戶基本都訂一份報紙,小區到處可見穿著各報馬甲的送報人。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如今,手機佔據了人們的大部分時間,連逗霸妹都忘了有多久沒有認真地看過一份報紙了。而送報人還在為那些愛看報紙的人發揮餘熱

3

/ 賣蓮蓬的老奶奶 /

夏天是蓮蓬最飽滿的季節,蓮米不但香甜鮮嫩,還有消火的功效。路過的人一般都會選擇買幾個回家。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十塊錢四個真的不貴,都是自己種的,新鮮得很,清早就過來了想早點賣完,蓮蓬過了夜就不好吃了。”

沒有固定地點。中午最熱的那個時候,也沒有人買,就換個蔭涼的地方繼續賣。

說完,她拿起腳旁的水壺給蓮蓬澆水,透明的水珠在蓮房上晶瑩剔透,閃閃發亮。

4

/ 無處可歸的流浪漢 /

躺在橋下的流浪者頭髮亂糟糟,衣物很髒亂,上身還打著赤膊。破爛的“床”周圍放著大麻袋,還有一些廢棄的塑料瓶。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很多流浪漢都沒什麼文化,不識字也不能幹體力活。沒有人幫助他們,也沒有人知道他們。沒有經濟來源,生病了也只能默默忍受。

流浪漢這個龐大的群體,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蜷縮在橋洞、地下通道等各個陰暗的角落裡。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落腳休息的老人;在商場附近倒賣購物卡的小攤販;手腳麻利的貼膜小哥;穿梭於人潮車潮裡行雲流水的摩的司機……

他們都是橋洞下小小世界的縮影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到了傍晚,立交橋下一大批下班族湧入,疲憊了一天只希望回家的地鐵上能有個空座位。

一輛輛車亮著明晃晃的車燈在立交橋上呼嘯而過,疾馳出一道又一道耀眼的平行光束。

在長沙的立交橋下,我們看到了百種人生!

我們常常抱怨生活枯燥無聊,毫無樂趣。但相較於他們,至少我們離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一些,而明天,他們依然這樣渡過

很多時候,看不見的風景決定了看得見的風景。江風拂面,立交橋下看遍眾生相,走在長沙城,腳下皆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