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第十章 強大的武僧

主考之人也看出了那問話的人是個少林弟子,就不再過多計較了一招手宣佈開始“好,現在依次上來抽籤!”

  沈開抽到了丙三,王正宇抽到了丁五。兩人互相鼓勵後都各自去找號碼牌上的對手去了。

  先是甲組的考核,值得沈開注意的是那名少林寺的武僧也在甲組,而他面前的鏢師似乎是百鏢盟的一旗鏢師,只見黑壯武僧先是做了個佛門的揖,而後單手伸出請那鏢師出招。

  一些排在甲組之後的人議論道“這和尚雖說是少林武僧,可看上去也就雙十年紀,即使他自幼習武,可他的對手可是百鏢盟的一旗鏢師,走鏢時生死大戰經歷過不少,他竟敢讓出先機,是否有些託大了?”

  可是很快,武僧便很好的反駁了他們。

  那一旗鏢師一拳而出,果然是戰鬥經驗老道的一旗鏢師出拳不僅角度刁鑽且速度極快,那武僧原伸出的單手輕巧一撥。

  如此輕巧的擋下那鏢師霸道的一拳“譁!四兩撥千斤!想不到這和尚還會武當的太極。”

  在場不乏有些見識不凡者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武當的開派祖師本就是出自少林,後根據少林武功的精髓自創了太極,這武僧的四兩撥千斤有模有樣卻還不是正宗的武當武學。”

  有人問道“那依你這麼說,這武僧的此招還是自悟的?”

  那人又道“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只是我更相信他是跟了寺中高僧所學!”相對一個二十出頭的武僧,人們更相信那些寺中修行了許久的高僧。誰又能相信一個如此年紀的武僧竟悟出了武當開派先祖鎮派武學呢。

  沈開一直盯著那名武僧,就在眾人談論之時,那名武僧從那一招四兩撥千斤之後轉守為攻,弓步前踏,一記佛門大力金剛掌打出,正中那鏢師胸口。那一旗鏢師被打的連連後退,緊接著武僧把握機會,欺身而上連連出掌。一連串的掌影翻飛,那鏢師只能匆匆拆招,但是也不是招招都能抵擋的,十招過後那鏢師示意自己敗了。

  那一旗鏢師早在受那大力金剛掌之時便知道自己和武僧的差距過大,那一掌武僧雖然在外人看來迅猛無比,但武僧卻在擊中他之時留了手,否則他早躺地上了。

  這大庭廣眾的他如果一招落敗,那以後在鏢師界還怎麼混。武僧給他留了面子,他找了個合適的機會認輸也是最好的選擇。

  “打得好,大師好功夫!”在場的都是習武之人,對於實力高強的人都是極為推崇,武僧展現了不俗的實力自然贏得滿堂喝彩。原本還稱呼武僧為“這和尚”,現在都改成“大師”了。

  而那武僧在下臺前得到了百鏢盟的一枚橙色的信物,一至五旗的鏢師每一旗的鏢師鏢旗對應的是五種顏色,分別是橙、綠、青、藍、紫五種,這橙色的信物可以在百鏢盟領取一面屬於自己的鏢旗。

  這橙色的信物不僅能領到鏢旗還是明日參加二旗鏢師考核的憑證。

  甲組的比賽很快就完了,甲組除了武僧有驚豔表現外,也就還有兩個能通過考核,只是他們並不能像武僧那樣擊敗一旗鏢師,也就堪堪撐過百招,立於不敗,勉強能得一旗鏢師的資格,這等表現能得一旗鏢師的稱號已是不錯,就別想著明日再去參加二旗鏢師的考核了。

  而乙組就更慘了,一個出線的名額都沒有。這讓接下來還沒比的幾組一陣頭大,如此高的淘汰率,鏢師考核的難度還真不簡單!

  那些參加考核的人不知道這場考核,考驗的不僅是他們還是那些作為他們對手的一旗鏢師,那些一旗鏢師已獲鏢師資格,如果還拿不下這些初出茅廬的考核者,或者被擊敗的話,這就是對他們實力的質疑,一個鏢師的實力受到了質疑,那鏢局哪還敢讓他們走鏢。所以這些一旗鏢師自然使出渾身所學。

  人貴在精,不在多。長此以往,能通過的鏢師均是精英之輩,而個大鏢局也樂於看到這種情況,鏢師個人的實力增強了,對於他們走鏢鏢物的安全也能更大的保障。這是一種良好的發展趨勢!當然,成為鏢師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沈開走到丙組第三位鏢師前拱手說道“請這位師傅指教。”

  丙組第三的這位鏢師點了點頭見沈開如此年輕,且穿著不凡,應當是哪家的少爺,來參加鏢師考核應該是純屬好奇,見見世面,而沈開的謙遜態度他頗有好感,於是就想一會手下留情不讓他輸的太難看。

  場下的王正宇呼喊助威道“小開,加油。”

  沈開點了點頭,看到王正宇身邊還站著個亭亭玉立的女子笑了笑,那女子吸引了不少的目光,將原本丙組的考核的焦點都分走了大半。

  那女子先是對沈開的微笑慢了半拍,而後也不失態的還以鼓勵般的微笑。

  “到底是大家閨秀,連笑容都這般動人。”沈開含笑想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沈開也不例外,整日對著太興鏢局的那些個大老爺們,欣賞欣賞如此美人也不失為一種樂事。當然,沈開的心態還是極為純潔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的眼神能表達他的內心,董一心自小生活在百鏢盟,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見過不少,閱人識人的本領自是不弱,沈開的眼神乾淨純潔,那種欣賞她不佔一絲汙穢的眼神偽裝不了,而同為天才驕子的張青雖然長相也極為俊逸,平時對她也是百依百順,但是張青的眼神卻令他討厭,所以董一心願意接近這個並不是相熟的沈開。

  “一心,你怎麼跑這來了。”有些事就是這麼巧,越討厭什麼就越容易遇見什麼。這令董一心厭煩的聲音正是張青本人。

  對於這個聲音董一心再熟悉不過,無需確認,董一心根本沒有回頭也沒有理會,一直看著臺上的沈開。她已經厭極了張青,更不想和張青多說一句話,所幸直接冷處理,權當沒有這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