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漫威電影到底是不是電影?

一提起這個話題必然又是老生常談,常見的觀點清晰可見,“又是這種文藝片瞧不起商業片,導演帶頭搞鄙視鏈可還行?”“電影本就應該百花齊放吧,如果都是文藝片……有意思嗎”

那麼,問題來了,有意思嗎?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探討一件事有沒有意思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爆米花電影到底算不算電影一直都是經常被討論的話題。

這一話題最近一次被關注還要從馬丁·斯科塞斯發表關於漫威電影的言論說起。

2019年10月初,開始宣傳自己新片《愛爾蘭人》的馬丁·斯科塞斯不留情面地說:“漫威電影不能稱之為電影,更像是主題公園的產品。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此言一出,引起了電影圈的高度熱議,就在昨天,《教父》系列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更是發言力挺馬丁,炮轟漫威:我支持馬丁!漫威電影令人厭惡!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不過就在全網“藝術至上大導演們”力挺馬丁的時候,馬丁自己似乎卻在某次訪談中鬆口“真香”了?

其實,說“真香”倒也不合適,不過或許確實是瞭解過漫威系列電影的努力之後,馬丁的確在訪談中“鬆口”了。

近日,馬丁·斯科塞斯攜新片《愛爾蘭人》亮相羅馬電影節,再聊到他此前說漫威電影“不是電影/cinema”的言論時表示“我想電影院是可以有這些電影(film)的”,不過他再次強調,“我希望達到的重點是:電影院繼續支持這種敘事性電影(cinema)。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從毫不留情的“漫威電影不是電影”到“電影院可以有這些電影”的變化,究竟是“cinema”與“film”的區別,亦或是媒體過度解讀的草率與大導演瞭解之後再發言的謹慎之間的對比?我們今天就來好好看一下這件事情。

商業片與藝術片的“天然對立”?

當馬丁·斯科塞斯說出“漫威不是電影”的言論時,各位圈內人紛紛表態。

10月13日,斯科塞斯在自己新電影《愛爾蘭人》發佈會上發言稱“漫威電影不是電影”。他在之前的採訪中稱,電影院本身是人試圖向他人傳遞情感和心理體驗的地方,而漫威更像是把電影院變成了遊樂園。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如果說馬丁對漫威只是看不上的話,《教父》系列大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就是毫不留情的猛力炮轟。

他在法國領取盧米埃爾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盧米埃爾獎時表示,他很支持好友馬丁·斯科塞斯認為漫威電影“不是電影”的說法:“斯科塞斯已經很客氣了,他沒說那些片子令人討厭(despicable),但我認為是這樣的。人們從重複觀看同樣的東西中不能得到任何東西。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對此,《銀河護衛隊》系列導演詹姆斯·古恩作出回應,稱“有些超級英雄電影確實很糟糕,有些就很棒。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欣賞,即便是一些天才。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詹姆斯·古恩在社交網站上Po文寫道:

“不少我們爺爺這輩人,認為黑幫電影都一個樣,會說它們很討厭(despicable)。一些偉大的老爺子們認為西部片也是如此,認為約翰·福特、薩姆·佩金帕、賽爾喬·萊昂內拍出來的電影都是一樣的。我還記得跟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叔叔討論過《星球大戰》,他說:‘我看過一部叫2001的,天啊,也太無聊了。’超級英雄電影其實就是當今的黑幫片/西部牛仔片/太空冒險片。有些超級英雄電影確實很糟糕,有些就很棒。就像西部片和黑幫片(前提都是電影),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欣賞,即便是一些天才。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而即將出演“女雷神”的娜塔莉·波特曼也公開表示,“所有類型的電影(cinema)都有創作空間,藝術不只有一種方式。我認為漫威電影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的娛樂性很強。人們在下班後,處理完生活中的困難後,他們想要娛樂。”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冬兵巴基扮演者Sebastian Stan則表示:“很多人會對我說‘非常感謝你演了這個角色’ 、‘這部電影讓我受益匪淺’ 、‘這部電影激勵了我’ 、 ‘現在我沒那麼孤單了’ ,所以你怎麼能覺得這些電影幫不到人呢?”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也表示,在電影院裡上映的都是電影,但是很欣賞老馬的觀點,任何事情都需要不同的視角,我們關注到了核心問題才能繼續向前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其實斯科塞斯並不是第一個站出來懟超級英雄電影的導演。《指環王》和《霍比特人》的導演彼得·傑克遜早就說過不喜歡樣板化的超級英雄電影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泰坦尼克號》的導演卡梅隆也在去年的某次採訪中嗆聲超級英雄片:“除了荷爾蒙爆棚,沒有家庭的男人們花兩個小時拼死冒險順便摧毀城市之外,還有其他故事可以說。”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作為曾經拍出過“非典型”超級英雄電影《無敵浩克》的大導演,李安也在近日的訪談中對這一話題做出回應:

“漫威那種熱鬧的電影,我本身不是很有興趣。我不能說它不是電影,它當然是電影,我不至於像斯科塞斯那樣對它們不屑,因為也都是認真做出來的大製作,可是我本身不是很有興趣,觀眾看著也會疲乏吧。同樣的招數反覆使用,你只有輸給網絡。現在看影像這麼方便,過去我小時候連電視都沒有,必須去戲院才能看到。現在手機上都能看得很清楚,這個樣子繼續下去,我不是很樂觀。開發新的電影體驗對我來說,蠻急迫的。”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這種觀點在文化領域並不罕見,就像搞文字藝術的作家普遍看不起寫網絡爽文的作者們一樣。

但從默片到有聲電影,再到彩色電影,技術一直推動著電影產業發展,而電影的許多瓶頸也催促著技術的提高

。在技術與電影產業的相互促進中,爆米花電影所能夠代表的就是觀眾主流的需求,代表了當下最流行最時尚的文化。

21世紀,商業電影可以是在AI時代觀眾對自己的想象,以及對宇宙的探索。與其說超級英雄電影很像遊戲,不如說超級英雄電影實現了很多人的夢想。所以,漫威等超級英雄電影的成功絕非僅僅有超級英雄,而是對當下時代最準確的書寫和表達。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漫威電影代表了當下電影工業的最高水平,上天入地、人機結合、時空穿梭、外星探險等都因為電影特技已經達到了一定水準,可以把這些展現出來。從這一角度來講,漫威電影是電影工業中的重要一環。

曾有知名電影人說過,電影產業是一種類似金字塔的結構,最頂端的電影必然是少數的,也必然是為少數人所理解的電影。最頂端的電影追求的不是票房或者普遍意義上的口碑,而是對於整個電影產業的推動與昇華,這是藝術片的意義所在。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而在這個金字塔中,作為塔基的便是能夠代表大多數觀眾需求的商業電影,能夠為大多數觀眾所喜歡,也為藝術片的發展與技術需求提供方向。

瞭解電影史的人都明白,電影從它誕生以來,一直都是藝術與商業共同的產物。好萊塢的崛起本身就建築於流水線一樣的製片廠制度之上。

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引領了3D與IMAX浪潮,並不是因為這項技術多麼新(3D技術早已發明了)或者電影本身拍的多麼多麼厲害(當然電影確實很厲害),而關鍵是它拿到了白花花的27億美元票房。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推動電影技術進步的最大力量是什麼呢?不是雄心,甚至不是個人努力,而是市場,簡單說就是票房。

商業電影需要適應市場需求,也會對市場方向進行探索,然而,讓商業電影對電影市場進行引導的時候,商業電影的驅動力就很關鍵。

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是天然對立嗎?顯然不是,只是不同的類型片在電影產業中發揮的作用不同。藝術片能夠成為票房擔當嗎?商業片會成為產業主流嗎?答案早就在我們心中。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習慣於“強烈炮轟”的大導演們

在媒體的轉述中,“藝術至上”的大導演們似乎性情格外“剛烈”,動不動“炮轟”,動不動“怒斥”,因此,當斯科塞斯批評漫威電影的時候似乎讓漫威影迷的情緒格外受傷,也因此導致當斯科塞斯鬆口時,被“真香定律”支配的斯科塞斯看起來格外的不那麼“高高在上”。

2017年的時候,就曾有“馬丁·斯科塞斯炮轟評分網站,為《母親!》正名”的消息,那時候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新片《母親!》上映,在Cinemascore網站上卻只獲得F評級,而斯科塞斯看過影片之後認為網友對影片大量“刷差評”,因此十分不滿。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斯科塞斯藉助《好萊塢報道者》這一平臺發表了自己的長篇大論表示“電影不能被簡單地定義解釋,或者簡化成兩個詞的描述。這是一部恐怖片,還是黑色喜劇,又或者是聖經寓言,道德、環境破壞的警世寓言?”

並且認為“爛番茄網站和真正的電影藝術批評沒有絲毫的關係。”,甚至那個時候馬丁就提出“票房成為一部電影的主導因素,這與真正的電影藝術相去甚遠。”這一觀點,然而這一觀點並未引起熱議。

直到斯科塞斯說出“漫威電影不是電影”這樣“簡單明瞭”的觀點之後,於是有了大量“炮轟漫威”的說法。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前後報道一對比,也會發現,前邊說“電影不能被簡單地定義解釋”,如今又說“只有那些傳遞情感和精神體驗,以及具備敘事性的電影才是電影”,馬丁·斯科塞斯的言論是否又有些前後矛盾呢?

並且,影史地位顯著的先鋒實驗電影,以及電影誕生初期梅里愛的舞臺紀錄片似乎都不能完全符合“傳遞情感和精神體驗”,以及“敘事性”這兩點要求,但誰能說它們不是電影呢?

顯然,馬丁·斯科塞斯的本意並非如此。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斯科塞斯顯然不是排斥用科技去創造電影奇觀,而是相信在奇觀背後,電影還應該存在其作為藝術的某些沉澱,它才最終決定了電影的深度與廣度。

斯科塞斯在2011年就用3D技術拍攝其電影《雨果》,還曾表示自己想把《憤怒的公牛》(1980年)之後的所有影片都拍成3D電影,包括《飛行家》(2004年)、《無間行者》(2006年)等奧斯卡獲獎影片。

在他的新片《愛爾蘭人》中也藉助電腦特效,讓年過七十的羅伯特·德尼羅分別以20歲、40歲、60歲等不同的年齡出現在銀幕上。這與李安在《雙子殺手》中對技術上的追求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老藝術家可能表達不嚴謹,事實上在他看來這就是“cinema”與“film”的區別。

斯科塞斯這一代人出生於戰後,成長於動盪的五六十年代。在那個時代,全世界的電影都在吸收著法國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資產,美國理論家從法國引介的“作者論”被那一代的電影學子視為最新潮的理論,黑澤明和伯格曼被推崇為電影作者偶像。

所以,對於浸潤在藝術電影中成長起來,最後走向電影創作之路的的斯科塞斯而言,漫威電影這種側重於依賴數字技術和特效手段、忽視主題探討和人物塑造、缺乏風格化、毫無作者性的電影(film)自然入不了眼。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以斯科塞斯現在德高望重的咖位,顯然不是嫉妒漫威電影的“票房”,而更可能是對漫威電影的號召力有更多期望。或許他也期待著漫威電影中能夠在兼顧票房的情況下對藝術性有更多的探索。

不過,在電影藝術性的探索上,漫威電影也並非一成不變,除了讓人視覺有很大的愉悅體驗外,漫威電影在“硬核想象力”上也一直在突破。如x戰警系列、奇異博士、雷神系列都可以當作“超級科學電影”看,對刺激想象力很有幫助。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曾有網友表示後期的一些漫威電影已經不再只是基於幼稚價值觀和刺激腎上腺素的純粹爽片《美國隊長》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銀河護衛隊》系列、以及《黑豹》等都在人物塑造和主題呈現上越來越用心。

《美國隊長》對戰後恐怖主義意識形態的呈現,美隊與神盾局在積極和消極自保上出現的內部價值觀分歧,以及自由和安全的辯證思考。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復仇者聯盟》對現代法西斯主義的現實指涉,滅霸這一極端尼采主義者的形象遠比以往為惡而惡的反派有力量得多。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而鋼鐵俠遊離於精緻利己和獻身精神之間的複雜人設,也早已超越了早期超級英雄片鮮明的善惡二元對立。或許正如小羅伯特·唐尼所說:我們應該用多樣化的視角去看待事物,由此才能避免因為輕易的“是”或“不是”而陷入簡單的價值判斷。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即便往深層去說,關於電影本體的理論研究一直都在不斷地更迭和創造中,這也絕非僅僅是“情感傳遞”或者“敘事性”就能蓋棺定論的問題,馬丁自己也說過,“電影不能被簡單地定義解釋”。

前NBA傳奇球星、現職專欄作家的卡里姆·阿卜杜爾-賈巴爾(“天勾賈巴爾”)就曾經發文表示,斯科塞斯並沒有“貶低”漫威電影,他只是指出了“高雅藝術”(High Art)和“日常通俗藝術”(regular everyday art)的區別

而這樣的區別是不言而喻的,就像倫勃朗的油畫和惡搞的卡通畫不是一個級別;彼得·本奇利小說《大白鯊》也沒法和赫爾曼·梅爾維爾《白鯨記》相提並論,儘管前者銷量上百萬。


那些吐槽“漫威不是電影”的,都在電影院真香了


賈巴爾也認為“高雅”與“通俗”並非絕對對立,他認為《教父》《2001太空漫遊》《唐人街》,以及《復仇者聯盟》、喬斯·韋登作品《衝出寧靜號》等都在二者的兼容性上做出了很不錯的嘗試。

在電影產業這個“金字塔”中,沒有人能夠一步登頂,但唯有大量的塔基進行嘗試與探索才能夠最終促進電影產業的不斷髮展

漫威電影如今是廣為人知的商業大片,以後也未必不能成為令人讚揚的藝術片,你說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