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貴州人為什麼愛吃酸?真相是因為他們缺這個東西

在貴州,


有一句話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


比起周邊省份的香辣、麻辣,貴州的“酸辣”也在辣椒愛好者中獨具一格,有“吃飯沒酸辣,龍肉咽不下”的說法。


那麼,貴州人為什麼這麼愛吃酸呢?


下面為大家說一說道一道


古代的貴州身處於崇山峻嶺中,交通極為不便,十分閉塞。

貴州人為什麼愛吃酸?真相是因為他們缺這個東西

而貴州這個地方本身也不產鹽巴,運鹽非常不方便,成了我國最缺鹽的省份。


而就算把鹽運過來了,價格也非常昂貴,有“鬥米換斤鹽,斤鹽吃一年”的說法,尋常百姓基本是吃不到鹽的。


然而,自古以來鹽是人生活必須品,長期沒有吃到足夠的鹽,會無力幹活。


經過千年的摸索和傳承,貴州人最後找到用醃製酸湯酸食作為代鹽的辦法。

貴州人為什麼愛吃酸?真相是因為他們缺這個東西

因為酸食製作期間,會產生大量硝酸鉀和其他硝酸鹽,正好就補充了人體電解質,發酵時產生的酸味對增進食慾也多有幫助,解決了缺鹽而帶來的各種問題。


此外,貴州“天無三日晴”,所以在陰雨潮溼的氣候條件下,食材不易保存


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先民在生活中開創了酸菜的多種製作方法,並且逐漸養成制酸、嗜酸的習慣。


《貴州通志》卷七記載“在斂牛馬雞犬骨以米糝和之作䤃,至酸臭為佳。稱富積者則曰貯䤃桶幾世”。也就是苗人用動物屍骨和草木灰一同醃製一種又酸又臭的腐敗食物,作為珍饈美味。窖藏越久還越值錢。


貴州人為什麼愛吃酸?真相是因為他們缺這個東西

貴州有一道很有名的菜就是酸湯魚。這和大家常吃的烤魚、水煮魚、酸菜魚口感完全不同,也算貴州的特色了。


此外,貴州有紅酸湯、白酸湯。


紅酸湯是貴州特有的本地番茄(當地人稱為毛辣角(方言讀guó))才能釀出來的特有食物。

貴州人為什麼愛吃酸?真相是因為他們缺這個東西

除了紅酸湯,貴州還有白酸湯。苗族有“做菜放把米”的說法,其實也就是用淘米水和米湯用來發酵製作酸湯,裡面加入白菜、豆芽等蔬菜,既可做飯前開胃菜,也可以做飯後幫助消食的湯。


貴州人為什麼愛吃酸?真相是因為他們缺這個東西

去貴州旅遊,別忘了吃貴州特色實物,這幾樣可不能落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