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生下半場,學會做減法

人生下半場,學會做減法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

“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於聲名,不再汲汲於富貴,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曾經覺得,得到的東西越多,才會越幸福。

後來才發現,生活的越簡單,反而更輕鬆。

人生下半場,要學會給生活做減法。


01

  • 拒絕囤積,是高級的智慧。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我身邊的人,好幾個有“強迫性囤積症”,具體表現為:

不管需要不需要都往回買,不管需要的不需要的,都捨不得丟。

買了很久的書,一直沒有翻開過,當時只是被書的封面所吸引,一時心動。

看上一件衣服,想都沒想,立刻買下。可買回來之後,穿都沒穿就放到了衣櫃的一角。

發現一個非常精緻的擺設,買回家擺了沒幾天,就擱置在了角落裡,佈滿灰塵。

......

最後,看著囤積成堆的沒有價值的東西,一籌莫展。

扔掉,太可惜,捨不得。留下,又浪費空間。

左思右慮,心亂如麻,非但沒有得到物質上的享受,反而增添了負擔。

曾看過一部叫《我的家裡空無一物》的日劇。

劇中的女主角麻衣,會定期清理房間。

每次清理房間的時候,麻衣都會準備兩個紙箱,分別貼上扔和不扔的標籤。

然後把該扔的裝了滿滿一箱,不該扔的卻寥寥無幾。

如此一來,她的房間特別簡潔,內心也少了負擔。

福布斯說:“少即是多。”

有時候房間佈置的滿滿當當,並不會更幸福,卻讓人時常感到心煩意亂。

當房間的空間充足時,才會更多的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常做減法,拒絕囤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智慧。

人生下半場,學會做減法


02

  • 減去心中負累,心就寬了。

有人說:“學會給內心做減法,趕走爛人爛事給我們留下的傷,才能撥得雲開見月明。”

除了物質上的刪繁就簡,內心的清減也至關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總把傷害過自己的人和事,藏納於胸,難以釋然,被負能量擁阻了心靈。

路遙說:“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是啊,再大的怨,再多的痛,都會被歲月的長河衝散。

你再怎麼念念不忘,別人的事做了,你的心也傷了,更改變不了。

只不過是在跟自己過不去,給自己的內心增加負累。

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漁人在捕魚,一隻蔦鳥飛下,叼走了一條魚。

不巧的是,有一群烏鴉也看中了這條魚,於是便對蔦鳥窮追不捨,不論蔦鳥飛東飛西,烏鴉都緊緊跟在身後。

這個時候蔦鳥因為長時間飛行,已是身心疲憊。

突然一不小心,魚從蔦鳥嘴裡掉了下來,那群烏鴉見狀,便直奔著魚去了。

蔦鳥如釋重負,停留在樹枝上休息,心想:我揹負這條魚,讓我惶恐煩惱,現在沒了這條魚,反而內心平靜,沒有憂愁。

誠然,有些事太計較,是自尋煩惱。

選了放手,才能看見天高海闊。

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麼豁達,總有一些人,對人對事,放不下,饒不過。

我的朋友瑤瑤,就是一個特別能計較的人。

總是因為別人一句不入耳的話、一件不厚道的事,讓她難以釋懷,悶悶不樂。

有一次,她遇到了曾經懟過她的人。本想這次也懟一下對方,可對方看見她之後,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她是誰。

瑤瑤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無法釋懷的,傷過她的人早已忘記。

有句話說: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有些人,不值得你多浪費口舌和心力;有些事,放下才是最理想的應對方式。

手中攥著沙子,越緊握,內心越煎熬。

不如手一鬆,讓沙子被風吹散,內心才會通透明媚。

別讓一些不好的事,不好的話,凝聚成負累,影響你的生活。

只有按下“刪除鍵”,清減去心中的負累,心就寬了。

心寬了,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欣賞生命中的風景。

人活一世,不可能什麼都讓你滿意,不虧欠別人,不委屈自己,就足夠了。

人生下半場,學會做減法


03

  • 學會做減法,才能活的精緻。

林清玄說:“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慾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內涵卻紛繁複雜。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是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卻是“極簡主義”的忠實擁護者。

扎克伯格住著普通的房子,一張床、兩個椅子、一張桌子,就是全部傢俱。

拉開他的衣櫥,只有一排淺灰色T恤和一排灰色連帽衫,以至於員工都以為他每天都不換衣服。

扎克伯格的生活,也非常簡單。

每天早起,喝一大杯水,然後出門晨跑一英里,之後開始讀書,學習中文。

他很少參加聚會,也不喜歡在公共場合拋頭露面。

也許他的成功,就是他能對物慾的控制自如,懂得給生活做減法,給自身修養做加法,才有更多的能力和時間找尋人生的價值。

作者小野在《自律力》中寫道:

“給生活做減法,主動地斷舍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寵愛。”

減少不必要的交友,給自己留一份輕鬆,享受晴空。

減少不必要的物慾,給自己留一份清靜,享受風景。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揹負太多,只會讓人生的旅途更加沉重。

人生下半場,學會做減法,才能輕裝上陣。

與朋友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