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發動戰爭的急先鋒,三菱G4M一式陸攻轟炸機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發動戰爭的急先鋒,三菱G4M一式陸攻轟炸機

1937年9月,日本海軍向三菱公司下達設計任務,要求研製一種與96式相比,速度、火力、特別是航程必須大幅提高的換代機種,1939年9月原型機首飛,稱為“12試陸攻”。1940年1月移交海軍進行試飛,效果令人滿意。由於96式陸攻在中國戰場上損失較大,海軍決定優先發展所謂的“翼端護航機”,即類似YB-40那樣的火力護航機,因此一式陸攻最早投產型號的是十座的G6M1特種用途機,真正的轟炸機型號投產已經是1940年底了。

一式陸攻有一個全金屬半硬殼結構的粗壯機身,從頭到尾直徑幾乎不變,兩端粗鈍的機身獲得了“飛行香菸”的綽號,據說是為了考慮讓炸彈能全部收入機腹彈艙,讓成員能方便地走動聯絡,給尾炮塔留出射手空間和簡化工藝,減少自重等一系列理由才這樣設計的,後期油箱改為自封式。在機頭、尾、機背及機身兩側設有炮塔槍塔,這在日本飛機中不多見。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發動戰爭的急先鋒,三菱G4M一式陸攻轟炸機

該機有多種改型,其中G4M2是1943年春投產的性能改良型,總重增加3噸,採用更厚的層流翼型,翼內燃油量從4900升增加到6490升,發動機、炮塔均有變動,槍塔換成炮塔,炮塔改電動,此後的機型還加裝三式空6號雷達。一式陸攻24丁型是火箭動力自殺飛機“櫻花”的載機,而且為駕駛艙和油箱增設了裝甲。各型總產量達到2416架。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發動戰爭的急先鋒,三菱G4M一式陸攻轟炸機

掛載“櫻花”的一式陸攻24丁

1941年該機首先交付日本海軍高雄航空隊,並開始進駐漢口、孝感機場,展開對重慶等大後方的轟炸。珍珠港事件爆發的第二天,54架一式陸攻空襲了駐菲律賓美軍以巴機場,此後兩天的轟炸炸燬了該機場上的全部美國飛機。兩天後鹿屋航空隊的26架一式陸攻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的“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由於日本缺乏盟軍那些四發重型轟炸機,所以一式陸攻就成了海空大戰中日軍最有力的戰略打擊力量之一。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發動戰爭的急先鋒,三菱G4M一式陸攻轟炸機

之後一式陸攻參加了瓜達卡納爾海空戰,給美軍造成了一些損失,但自己的損失更慘重。當時,採用整體油箱的一式陸攻只要機翼一處中彈起火,便能殃及整架飛機,造成機毀人亡,美軍稱其為“一點即著的打火機”。

1943年4月18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三本五十六被擊落時乘坐的即為一式陸攻。

這一年秋天後,隨著美國海空軍力量日益強大,一式陸攻已不大敢白天出動,給養和機件供應日趨困難。戰爭的最後一年,一式陸攻開始執行掛載“櫻花”自殺飛機去攻擊美國艦隊。而日本投降代表也是搭乘一式陸攻去參加投降儀式的。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發動戰爭的急先鋒,三菱G4M一式陸攻轟炸機

一式陸攻設計比較成功,個別性能指標達到了歐美四發飛機的水平,是日本海軍在侵華戰爭中後期及太平洋戰爭全期中成功的機種。

參數

型號:三菱 G4M2 'Betty'

類型:7座陸基海軍轟炸機

動力:2臺1800馬力三菱MK4P型2式星型發動機

飛行性能:4600米高度最大飛行時速438公里,爬升至8000米需32分鐘,實用升限8950米,航程6059公里。

重量:空重816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2500公斤。

尺度:翼展25米,機長20米,機高6米,翼面積78.125平方米。

武器:機頭雙聯7.7毫米92機槍,機身每側1挺7.7毫米92機槍,機背1門20毫米炮,機尾一門20毫米99式機炮,載彈1000公斤或1枚800公斤魚雷。


《二戰兵器全集》系列如需分門別類系統查詢,可關注同賬戶名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