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真正地動了心思,才會有這些感覺

喜歡,是放肆,愛,則是剋制。

真正走入心裡的人,一定有著特別的意義,而且當你把那個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時,一定想好了奮不顧身的理由,就算海枯石爛,或者海角天涯,再或者飛蛾撲火,都樂意試一試。

沒錯,那一瞬間裡,你的感覺就是這麼浪漫與轟烈,完全撇開了現實的累贅與牽絆,全然不顧身在何處,也不管今昔是何年,總之,你只想跟對方在一起,最好能夠一生一世不分開。

對一個人動心,只是一種開始,接下來會怎樣,然後要表白,還是要繼續保持曖昧朦朧中的美好,才是一段感情正式開啟的象徵。

很多人就算動心很久,也不會說出來,而是憋在心裡,繾綣成長久的暗戀,到最後不了了之,很多年後,或許模糊,或許銘記,或許遺忘,只是當時動了一點點心思而已,根本沒有想過遠方與未來,所有的美好只一剎那間的閃爍。

也有人,耐不住性子,喜歡就得說出來,愛了就得表白,想追就追,想擁有幸福就去付出,完全丟棄了那些紛紛擾擾的牽絆與顧慮,就算最後失望而歸,也算是一程成長,沒有辜負這場遇見。

那麼,對一個人有好感,究竟怎樣的感覺才算是真正的動心?

動心,那一定是心在動了,也就是跟平日裡的跳動有所不同,要麼太快,要麼太慢,很顯然的,喜歡一個人,一定是心跳加快,像上課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一樣緊張不安,心跳過快,羞怯裡還有害怕,興奮中還有不安。

除此以外,動心的感覺還會有這些,比如分享與守護,就是相對那個人好一點,再好一點,極致的好一點;既想佔有,又想剋制,總在尋找平衡。

真正地動了心思,才會有這些感覺。

真正地動了心思,才會有這些感覺

【01】

心跳加速

不管是見到那個人,還是想起那個人,都會心跳加速,因為動心之後,早已把那個人放在骨子裡牽掛著,而不是現實生活中惦記。

面對面的時候,會內心狂亂如麻,表面假裝鎮靜,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眼神不敢對視那個人,若很不幸的,這種緊張不安被對方識破,就會更加慌亂,很尷尬的將眼神轉移掉,要麼看風景,要麼盯著自己的衣服或者手機,隨意的翻弄,其實一點也沒上心,因為整顆心都在對方身上,眼睛不看,不代表心裡沒有看。

想念的時候,仍然會心跳加速,冷不丁想到對方的一個微笑,會尷尬地不知所措,偶爾記起對方的某句話,會慌張不知如何是好,若因為想念至極,想主動聯繫或者關心,總是在無數次預演過後才踐行,生怕出錯,總是要求極致的完美。

真正地動了心思,才會有這些感覺

【02】

佔有與剋制的撕扯

動心的那一刻,一定會想佔有,沒錯,大抵就是希望跟對方一直在一起,但是這種念頭完全沒有顧及現實狀況。

等情緒稍微平穩後,才想起現實的一切,你有資格去愛嗎?對方能接受你的愛嗎?你們在一起合適嗎?又是如何在一起,是主動追求,還是被動等待?等等這些疑惑,漸漸淹沒了你的心動,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事實,讓你不得不面對當下,而不是沉迷在幻想中。

當佔有成為附屬份子,而剋制佔據主導的時候,動心算是有些理智了,不再瘋狂,也不再理想化,而是更加貼近於生活。

越是認真的動心,越容易有很多的顧慮與糾結,而不是一門心思只想著滿足自己的歡喜與憂愁,更多的時候,會顧及對方的感受,比如這份喜歡,會不會給對方帶去幹擾?這份愛慕,會被對方接納嗎?等等。

越深愛,在某些方面的顧慮,就會越多,畢竟周全與圓滿才是真正的愛。

愛的極致是付出和欣賞。

真正地動了心思,才會有這些感覺

【03】

分享與守護

對一個人動心,先是笑了,再是哭了,後來哭著哭著,又笑了,因為釋懷了,所以也就認命了。

若動心的人,不接納這份愛意,那麼先動心的人就會分享自己的開心給對方,用盡可能多的美好圓滿這場遇見,就算以後再也不見,也要給這份情畫上句號。

若彼此心意相通,動心的人就會不斷地分享心事與秘密,跟對方共享自己所有的美好與慘淡,毫不避諱被窺探,有時候,還會主動請纓去幫助與守護,比如對方遇到問題或者困難,對方有些情緒上的變化等等,在這些時刻裡,充分展示著動心之人的認真與用心。

動心之後,就是很容易將自己的命運捆綁在對方身上,不管人家樂意不樂意,都會有這樣的傾向,若被笑納,會很開心,若被拒絕,會有些沮喪,但也心甘情願認輸。

真正的動心,不僅僅只是一種心裡活動,而是一段長長的旅程,有停靠站,有風景,還有同伴。

停靠站,就是心意被接納與否的轉折點。

風景,就是動心的那天,那刻,那分,那秒。

同伴,就是動心的人。

歡迎大家留言點贊收藏,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我,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