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我國鐵路貨車的發展史

我國鐵路貨車的發展史

我國鐵路貨車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實現了三次大的升級換代。第一階段是從1949年至1957年的仿製國外產品階段,第二階段是從1957年至今的自行研發、自主創新階段。在兩個階段中,鐵路貨車實現了三次大的升級換代。

我國鐵路貨車的發展史

◆第一次升級:1956~1957年,新中國第一個自主設計的P13型棚車誕生和載重30t鐵路貨車全面停產,標誌著鐵路貨車實現了由載重30t級向50t級的第一次升級換代開始。這一時期,鐵路貨車主要採用滑動軸承、K型空氣控制閥和2號車鉤,車體材料為碳素結構鋼或鋼木混合,自重大、承載能力低。

我國鐵路貨車的發展史

◆第二次升級:1976~1978年,載重60t的C62A型敞車落成和載重50t級貨車鐵路貨車已全面停產,標誌著我國鐵路貨車實現了由載重50t級向60t級的第二次大的升級換代開始。這一時期,研製了轉8A型轉向架,推廣採用滾動軸承、103型空氣控制閥和13號車鉤,車體材料採用了耐候鋼,鐵路貨車承載能力和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鐵路貨車商業運營速度主要為空車70km/h、重車80km/h,列車編組一般不超過5000噸。

我國鐵路貨車的發展史

◆第三次升級:2003~2006年,C80、C70等載重80t級運煤專用敞車、70t級通用鐵路貨車生產,120km/h鐵路貨車技術全面應用,載重60t級鐵路貨車全面停產,標誌著我國鐵路貨車實現了由載重60t級向70t級和80t級、運行速度由70、80km/h向120km/h的第三次大的升級換代開始。隨著第三次升級換代,鐵路貨車在速度、載重和技術性能上有了質的飛躍。轉K2、K4、K5、K6型等軸重21t、25t的120km/h轉向架全面應用,通用鐵路貨車普遍採用120型空氣控制閥、17型高強度車鉤、Q450NQR1高強度耐候鋼車體材料,大秦線專用鐵路貨車採用120-1型空氣控制閥、16和17型高強度車鉤、鍛造鉤尾框、不鏽鋼或鋁合金車體材料,綜合技術性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鐵路貨車的發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