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湖廣填四川”到底是怎麼回事?四川人真的是外省移民的後代嗎?

“湖廣填四川”,是發生在明清時期的從湖廣到四川的大規模移民潮。其中,從清康熙十年(1671年))大規模開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為止的移民運動堪稱規模最大,歷時105年之久。那麼這場轟轟烈烈的移民浪潮究竟是這麼回事?為四川又帶來哪些影響?現在的四川人,究竟是何人的後代?

“湖廣填四川”到底是怎麼回事?四川人真的是外省移民的後代嗎?

哪些人移民到四川?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重慶、四川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以四川成都為例,清末《成都通覽》曾記錄“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資州志·雜編》記載:“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粵省,四閩省,五贛省。”

移民的大致比例為湖廣佔25%,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為什麼移民到四川?

我們知道四川號稱是“天府之國”,自古就十分的富庶。特別是在南宋時期,四川的稅收收入有時竟達到南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可見當時四川的富庶程度。

當時四川的人口也超過1300萬,有人甚至說有400萬戶2000萬人。可是因為在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南下時四川等地抵抗十分激烈,給蒙古軍造成重大傷亡。而進攻四川的又是比較兇殘的蒙古大汗蒙哥,於是他舉起屠刀大肆屠殺四川軍民,僅在成都一地就屠殺了120萬到140萬人。

經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四川人口由原來的1300萬下降到只有60萬到80萬之間,四川也由“天府之國”變成了人間煉獄。此後在元朝統治期間四川人口和經濟一直沒有恢復,稅收收入在全國處於倒數,成為全國最落後的地區之一。而這些也構成了蜀地後來被湖廣人選為移民地的客觀條件。

“湖廣填四川”到底是怎麼回事?四川人真的是外省移民的後代嗎?


元末明初移民

元末民初曾發生過一場規模不小的向四川的移民活動,主要分三種情況:

一是躲避戰亂。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中國爆發反元農民起義。紅巾軍劉福通起於穎州(今安徽阜陽),高郵的張士誠,在湖廣的徐壽輝和明玉珍也相繼發動了起義。元朝統治者為鎮壓,對這些地區的起義軍進行了血腥屠殺。使得這些地區,特別是湖廣東北部隨、麻、蘄、黃一帶的百姓相繼逃入四川,造成了所謂的“避地入蜀”“避亂入蜀”“避兵入蜀”。

二是跟隨明玉珍部隊入川的湖廣人。1357年,徐壽輝派部將明玉珍攻取四川。1360年,徐壽輝被陳友諒所殺,陳友諒自立為帝,國號大漢。明玉珍不服陳友諒的領導,便在四川建立了“大夏國”。大量以農民軍身份入川的湖廣人被帶入四川,而且多是湖廣東北部之隨州、麻城一帶人。大夏國雖然不久便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這些人卻因此留在了四川

三是明初入川“實蜀”的湖廣人。朱元璋攻佔四川后,曾下令遷移一部分湖廣人到四川開墾,以彌補四川人口的不足,增加生產力。

清初戰亂

在明朝末年,四川人口恢復到了600萬人,可是明末清初,1639年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起事入川,在蜀地建立大西政權,地主武裝、清軍、南明軍一起攻向起義軍,導致蜀地戰火不斷。這些戰爭持續達三十多年,地主殺起義農民,農民殺反動地主,滿人殺漢人,漢人殺滿人,“殺得雞犬不留”。四川人口又銳減到60萬人。

至於這次四川大屠殺的主要兇手現在還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是張獻忠屠殺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是清軍屠殺的並嫁禍給了張獻忠,不管是哪一種,其結果是四川又一次變成了人間煉獄。

清軍入關後,順治二年,清政府在湖北設立“湖廣四川總督”一職。順治三年,清軍由漢中入川,在西川射殺張獻忠,之後進軍到成都、重慶。

從這時開始,因戰爭而進行的移民告一段落。緊接著迎來的,是清政府的政策性移民。

清初政策性移民

常年戰亂令整個四川殘破不堪,但四川畢竟是沃野千里的天賦之國,為了恢復和發展經濟,清政府實行了一系列招民墾荒、鼓勵湖廣人入川開墾和發展生產的措施。

尤其是到了康熙年間,更是發佈了一系列政令,恩威並施,以敦促川民回川。如撤掉湖廣總督,再設川湖總督;規定“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開墾者,準其入籍。”等等。

這一時期,全國許多其它地區都有移民遷徙到四川,人數超過100萬。朱德總司令的祖先正是那時候從廣東韶關遷徙到四川的。

麻城孝感到底是否存在?

我們若問這些“湖廣人”:“你們的祖先是從湖廣什麼地方入蜀的?”他們一般都會回答是“湖北麻城孝感鄉”。

民國時期《南溪縣誌》卷八記述本地氏族來源之後,編者說:“今蜀南來自湖廣之家族,溯其往始,多為麻城孝感鄉。核其人數,即便盡鄉以行,亦不應有若是之夥。且湘楚州縣與蜀比鄰者盡人皆可移往,何獨孝感一鄉?豈偌大之川南,僅為一孝感鄉人殖民之地乎?”可見,以人數計算,在川南自稱來自孝感鄉的比孝感全鄉之人要多若干倍,何況還有其他川西、川北、川東多大多數移民也稱是孝感鄉的。

“湖廣填四川”到底是怎麼回事?四川人真的是外省移民的後代嗎?


此種現象成為四川移民史上的一個疑案。康熙《麻城縣誌》卷一記載:“初分四鄉;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統一百三十里,各有圖。成化八年(1472)以戶口消耗,併為九十四里,復並孝感一鄉入仙居為之鄉。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置黃安縣,復析太平、仙居二鄉二十里入黃安,止七十四里。”

孝感鄉既然早在明代成化年間已經撤銷,為什麼清初入川的湖廣人還自稱來自此鄉呢?

專家分析認為,這是因為明代初年移民入蜀者確有許多孝感鄉人,以至清初的湖廣移民遂多冒稱此鄉人,以便認為鄉親,便於互相照顧。

清初移民是奉旨入川的,因此民間所傳由官民押解移民之說並非史實。康熙四十七年閏三月,湖廣提督俞益謨在呈與皇帝的奏摺裡談到湖南等地填川情況:“數年來攜男挈女,日不下數百口,紛紛盡赴四川墾荒,蓋以本省人稠,無可耕之土也。”當時四川地廣人稀,土地肥沃,使許多湖廣人自願入川創業。

湖廣人以及其他各省移民的入川路線大致有三條:一、湖北襄樊一帶及陝西移民從漢中或寶雞由川北入蜀;二、湖北武漢等地及江西移民溯長江而上經三峽入蜀;三、湖南、廣東、福建等地移民從貴州經遵義或畢節入蜀,也有少數翻越湘西山嶺入蜀的。

民國《瀘縣誌》卷三雲:瀘人自明末遭流寇之亂,死亡轉徙,孑然無多。自我省移實者十之六七為湖廣籍,廣東、江西、福建次之。楚人粵人多事耕種,贛人閩人多營商賈。其習尚雖熔鑄混合,而其本俗固保存不廢,尚可得而辨焉。

這種情形應該是四川移民社會的一個縮影。清代初年四川人口約為50萬,至清代中期實際約為1000萬,移民人口占60%以上。移民人口包括湖北、湖南、廣東、福建、江西、陝西等省之民;湖廣人在移民中約佔一半以上。自清代以來,四川社會民俗以湖廣為主,而他們在與蜀中土著的交融中也接受了四川習俗,從而形成“五方雜處”的新的四川文化。

客家人為何大量入蜀?

四川境內的敘永、瀘縣、宜賓、榮縣、富順、永川、內江、資中、資陽、簡陽、新都、雙流、儀隴、西昌等地和成都龍泉山一帶現在應有100多萬客家人。他們在以上各地形成若干方言點,他們聚居的村落皆流行這客家方言。

四川最大、最集中的客家方言區在龍泉山一帶。在清初移民運動中,由於鄰近的湖廣和陝西移民率先到達四川,首先佔據了城市及平原地帶,因此後來的客家人便大多居於丘陵、山區地帶。

客家是漢民族的一支民系,是在粵東北山區特殊的歷史地理條件下形成的,保存了中國中古中原地區漢族的語言和民俗。成都龍泉山一帶的客家人在追溯家族歷史時,往往自稱得姓於上古或春秋,而且歷漢魏六朝皆有顯赫的先輩。他們本宗的始祖則是最初入粵的祖先,是為一世祖。

為什麼粵東北的客家人要入蜀呢?據史料記載,最早入蜀的客家人是在康熙年間,至雍正時漸多。

這時一方面因清政府移民填川的政策正在施行,地方政府對移民給予支持和幫助,而且有優惠的賦稅和產權規定,移民風潮日盛。

另一方面由於康熙三十年和雍正初年粵東北兩次連年乾旱,農業歉收,造成饑荒,許多客家人瀕於破產或處於死亡邊緣,促使他們背井離鄉,到外面去謀求生路。最初入蜀的客家人在西蜀落業之後,發現這裡的自然條件比粵東北山區要好,因此在廣東的客家人得到消息,陸續大量入蜀。

“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使移民文化與巴蜀文化發生交流與融合,從而形成新的四川文化特色。由於湖廣話、江西話隨著移民而進入四川,促進了四川方言的定型,將四川語言納入北方話系統,確立了以成都話為代表的西南官話的形成,但同時又存在湘方言、閩方言和客家方言並存的格局。

“湖廣填四川”到底是怎麼回事?四川人真的是外省移民的後代嗎?


移民對四川有何影響?

來自湖廣、江西、廣東、陝西的移民,因聚居地的不同形成了以移民為主體的建築風格,即眾多的會館建築、多樣的民居建築,以及各種風貌的場鎮建築。

四川的評書、竹琴、清音、揚琴以及川劇等文藝形式都呈現出顯著的移民文化特色,例如川劇,除本土川北的燈戲二外,即吸收了江蘇的崑山腔、安徽和湖廣的皮黃腔,還有陝西的秦腔,而形成川劇豐富多樣的聲腔。

因為“湖廣填四川”的緣故,四川固有的土著文化降為次要的文化因素,來自各地的移民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兼收幷蓄的四川地域文化,而它又有自己的特色。

例如,廣東惠州等地素有“正月燈,二月戲”民俗,以燈戲為主的娛樂形式,也影響到巴蜀其他地區的娛樂文化,如成都、自貢舉辦燈會期間,在玩賞彩燈時總要與觀看戲劇表演和品嚐美食佳餚結合起來。因此,可以說廣東人的這種娛樂形式通過移民的客家人傳入四川,再與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巴蜀彩燈會。

我們在成都常常見到紅豆樹,它本是南方的喬木。唐代詩人王維《相思》雲:“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客家人從南國帶來了紅豆,種植在成都。鮮豔的紅豆,寄託了客家人對五千裡外南國故土的相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