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寧夏老照片故事:老銀川人的“湖城”記憶

老銀川城外有湖,湖中有城。

不大的銀川城是處在群湖蘆葦的包圍中。湖湖相連,綿延不斷。

昔日,老銀川有大小湖泊72處,湖湖相通,故稱“七十二連湖”。

七十二連湖是湖泊眾多的比喻。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天罡地煞合數一百零單八。

眾多的湖泊,南至青銅峽,北到平羅,由此可見,老銀川的“七十二連湖”是多麼的浩大。

世居老銀川的人,能完全說出當時72個湖每個湖泊稱謂的或許沒有幾個人。

寧夏老照片故事:老銀川人的“湖城”記憶

上世紀70年代的銀川北塔湖(韓志鴻攝)

“七十二連湖”漁歌

銀川平原黃河西岸在古時有很多斷續相連的湖泊,統稱“七十二連湖”。

據《甘肅通志稿》載:“唐渠東岸曰解而湖,曰楊家湖,曰陳家湖,曰洛洛湖;漢渠之西岸曰平列湖,曰老鸛湖,曰雙塔湖;清渠之東岸曰姚家湖,曰葦子湖,曰張喇湖;漢渠之東岸曰明水湖,曰龍太湖;惠農渠之西岸曰黑渠湖,曰塔橋湖。坎坎相連,名曰‘七十二連湖’。”

清代王三傑有一首《連湖漁歌》詩寫得自然流暢,淳樸可愛,頗有唐詩人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境界。

詩曰:澄波渺渺平湖裡,一曲漁歌隔煙水。浮鷗作伴自相親,山翠撲人真可喜。有時罷釣不繫舟,便枕漁蓑清晝眠。那知塞北江南地,總是蘆花明月天。

久居老銀川的庹蓉生、姚克平兩位老人對“七十二連湖”記憶猶新。

他們回憶說,20世紀50年代,“七十二連湖”僅剩唐徠渠以西的寶湖、西湖和銀川城內的銀湖(中山公園內)及現在湖濱街位置的湖濱湖。

銀湖在西馬營(中山公園),每到淌水季節,由唐徠渠引水補充,湖水面積一直保持從銀湖延伸到老銀川四中後牆。

因而,過去北塔四面是一望無際的群湖蘆葦,老銀川城南的湖泊更是湖湖相連。

寧夏老照片故事:老銀川人的“湖城”記憶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銀川中山公園東銀湖


寧夏老照片故事:老銀川人的“湖城”記憶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銀川中山公園東銀湖

銀川人說保伏橋下的寶湖是“七十二連湖”,其實不然,那只是72個連湖中的一個湖。寶湖的北側原來也有一個湖叫鹼湖,僅保存到1990年之後。

“七十二連湖”系湖泊眾多的比喻。眾多的湖泊,南至青銅峽,北到平羅,還有一些湖泊由排水溝相間組成,一個挨著一個,相連貫通。

湖濱湖與銀湖

現在的湖濱小區,老銀川時是一片湖澤,人們就把它稱為湖濱湖。

西馬營(中山公園)也有一片湖面,人們就把它稱為銀湖。

湖濱湖、銀湖是老銀川城最近的湖,因而成為城裡人休閒垂釣的好去處。

盛夏,男孩子們常在此游泳嬉戲,鑽進茂密的蘆葦叢中去摸野鴨蛋和一種叫“張哥樂”的水鳥蛋。

每年的端午節,湖濱湖、銀湖中寬大的蘆葦葉,成為老銀川人過端午節包粽子的材料,隨便採摘;冬日裡,湖濱湖、銀湖結冰又成為人們免費的天然滑冰場。

寧夏老照片故事:老銀川人的“湖城”記憶

銀湖小區原址(韓志鴻先攝)


寧夏老照片故事:老銀川人的“湖城”記憶

北塔湖

如今八車道的銀川北京路,過去有一座寬5米、長2000多米的寬厚大城牆,城牆底下有一條10米寬的通往新城方向的土路。

土路北側就是煙波浩渺、葦草婆娑、一望無際的大湖面。

現在的北塔,過去四周是三面環湖(俗稱北塔湖),人們若想去北塔參佛敬香,必須出北門坐船到賀蘭縣的八里橋五里墩村,下船後再步行繞道才能到北塔。

北塔湖點綴著許許多多亭臺樓榭,小船遊弋其中,宛若進入仙境一般。

老銀川是一塊富饒的沖積平原,市郊渠道縱橫,農業發達,不僅有許多鹹水湖,還有很多的淡水湖。

與毫無生氣的鹹水湖截然不同,所有的淡水湖泊皆是生機盎然,長滿茂密的蘆葦、菖蒲。

在這翠綠叢中,從菖蒲的群落裡,一支支形似褐色絨蠟燭的蒲棒探出頭來,迎風搖曳。野生水禽的鳴叫聲,不時從蘆葦叢中傳來。

波光瀲灩的湖面之下,肥美的魚類正在水中暢遊。大湖水深,彷彿潛藏許多難解之謎,充滿了神秘。

因此,銀川平原上眾多知名湖泊,產生了層出不窮的民間傳說。

寧夏老照片故事:老銀川人的“湖城”記憶



文章作者系寧夏資深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