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欧洲圣山:有82座山峰超过4000米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阿尔卑斯山脉自亚热带地中海海岸法国的尼斯附近向北延伸至日内瓦湖,然后再向东北伸展至多瑙河上的维也纳。

阿尔卑斯山脉呈弧形,长1200千米,宽130~260千米,平均海拔约3000米,总面积大约为22万平方公里。其中有82座山峰超过4000米的海拔,最高峰是勃朗峰,海拔4810米,位于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O℃。山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异。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背风坡山间谷地只有750毫米。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同时也是是个巨大的分水岭,欧洲许多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等均发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点,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阿尔卑斯山脉提供欧洲饮水,灌溉与水力发电。面积虽然仅占欧洲的11%,但提供欧洲90%以上的水源,尤其是干旱地区与夏季。米兰等城市就有80%的水依赖阿尔卑斯山脉供应。 河川流域里有500座以上的水力电厂,发电量达2900千瓦。其它河川如多瑙河,主要支流也源自阿尔卑斯山脉。隆河是地中海第二大水源,仅次于尼罗河;冰川融化为隆河水源,流入日内瓦湖后再流向法国, 在法国还用来冷却核能电厂。莱茵河源自瑞士一个30km²的区域,约占瑞士输出水量的60%。

西元前800~前600年间,塞尔特部落攻击了新石器人们的营地并迫使他们迁移到阿尔卑斯山脉遥远的山谷中去,在上奥地利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发现有塞尔特人伟大的文化中心。由于这里所发现的考古文物丰富,哈尔施塔特这一名称已成为欧洲青铜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1000?~500BC)的同义语。塞尔特人开始凿辟阿尔卑斯高山上的一些山口作为贸易通道。

公元前15年,罗马帝国军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横扫并征服了半个欧洲。罗马人扩大了古老的塞尔特人村庄;既在通向阿尔卑斯山脉的山谷中,又在阿尔卑斯山脉本身的山谷中,建起许多新的、繁荣的城镇。罗马人改进了水的供应,建造起竞技场和剧院,这些保存得最完好的是在奥斯塔。控制阿尔卑斯各山口是罗马人扩张的关键,羊肠小径被扩大为狭窄的道路。那些连接罗马国外军事前哨的山口

尤为重要。“野蛮人”日耳曼部落的首次进犯发生在西元259年,到400年罗马人对阿尔卑斯山区的控制已分崩瓦解。

罗马化了的塞尔特人,其土地被日耳曼各部落如勃艮地人、阿勒曼尼人和伦巴底人所占据。在8和9世纪期间,阿尔卑斯山区土地成为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查理曼的孙辈根据《凡尔登条约》瓜分了帝国,888年的进一步分解导致了持续至今的基本语言的分歧。塞尔特人、罗马人和野蛮人强加于阿尔卑斯山区的统一在中世纪期间消失了。在大部分时间里,各个山谷离群索居,互不往来。阿尔卑斯各民族的封闭状态被工业革命和铁路(通过巨大的隧道穿过阿尔卑斯山脉)的到来所打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