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從"剁手"到斷頭:史上最能買買買的王后瞭解一下

吳冠中說:“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上個世紀初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期望以審美的力量提升國人文明素質。


由此可見審美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審美能力和她/他的成長過程、教育背景、生活環境都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果你還沒找到好的審美學習方向,可以和我一起,從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中自我薰陶。


從


比如說這部第79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畫風超棒的電影——《絕代豔后》。


不得不說,女導演索菲亞·科波拉在這部影片的視覺上滿足了所有女人的公主夢。


從

索菲亞·科波拉


影片斥資4000萬美元,在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拍攝,豪華絢麗的服裝一套接一套換個不停,手工定製的昂貴高跟鞋更是不可計數。堪比大型時裝秀!


將18世紀一代豔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在凡爾賽宮奢靡無度的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


整個影片可謂標準的洛可可風,對於溫柔少女系審美力的培養非常顯著。


完全可以作為初階服飾審美鑑賞的作品來欣賞。


從


電影的主角是著名的瑪麗王后,法國史上最美麗的王后,法王路易十六之妻,時尚的代表女王。


從

瑪麗·安託瓦內特

對於洛可可風格,或許你只聞其名卻並不瞭解,沒關係,我們可以從電影中瞭解洛可可藝術。


從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


彼時是路易十五的統治時期,而洛可可風格是對路易十四時期莊重、豪華的藝術風格的一種反叛。


一、髮飾和珠寶


電影中在奧地利公主時期的瑪麗,把頭髮披散下來顯得十分清純,而且首飾的佩戴也非常的簡單甚至不佩戴。


從

奧地利公主的時期


當成為法國太子妃和皇后時期,髮髻高聳極為繁複,且配飾和珠寶也變得華麗起來。


從

嫁到法國成為太子妃和皇后時期的瑪麗


這髮型簡直不要太誇張!


在18世紀,夫人和女王、皇后們,都是熱愛梳高發髻,這些超高聳還帶著漂亮珠寶裝飾的髮型,被稱作“瘋狗”“英國花園”等名字...

從


從

瑪麗皇后肖像畫,高發髻。


從

洛可可時期貴族女士們誇張的高發髻,高貴的象徵


洛可可時代的貴族首飾也頗有講究,她們喜歡戴各種漂亮的頭飾。比如時尚的綢緞髮帶,再或者珍珠抹額。


從

從

小聲bb:無論什麼年代,影視劇的託尼老師都好娘啊


歷史上這位從奧地利來的法國王后,最出名的就是她讓髮型師為她打造的獨一無二的高聳髮型。


其實從路易十四這個風流皇帝開始已經流行於皇室貴族之間,而瑪麗所做的,將髮飾和假髮的高度達到了歷史新高。


從


二、衣著


為了再現昔日王后風采,女主角柯爾斯滕·鄧斯特每天被折騰4個小時之久,穿梭沉浸在數不盡的奢華宴會中,絢麗的禮服一套接一套換個不停。


從

從


洛可可藝術的特點就是極致的優雅和精緻。


誇張的造型、柔和豔麗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態的裝飾,奢華而又浪漫。


從

從

洛可可時期色彩 常用白色、金色、粉紅、粉綠、淡黃等嬌嫩的顏色


電影中貴族女士們的錦衣華服、花邊繁複非常考究,且顏色非常的鮮嫩。


從

從


而攝影師Lance Accord用粉紅色的基調營造了一種柔美的蠟筆畫的氣氛,使影片更具有超現實的風格,瑪麗王后像走出油畫的女人。


從


妓女出身的杜巴里夫人,所穿的衣服顏色總是過於濃重,不僅剪裁相對簡單,而且在服裝的裝飾使用上也少之甚少,金線、彩繪、蕾絲、穗子等幾乎全無,配飾也少的可憐。


看上去十分的豔俗和廉價。


從


歷史上的路易十五另一個情婦蓬帕杜夫人是非常美的,並且具有藝術天賦,審美力極佳,她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婦,也是一個引起爭議的歷史人物。


憑藉自己的才色,蓬帕杜夫人影響到路易十五的統治和法國的藝術。


從

蓬帕杜夫人和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繼位,在1745年2月的某一天路易十五遇到了與他痴戀了二十餘年的真愛——蓬帕杜夫人,也正是這位蓬帕杜夫人開啟了洛可可風格的全新時代。


蓬帕杜夫人長下圖這樣 ☟

從

從

從

蓬帕杜夫人

蓬帕杜夫人側身靜坐,高貴優雅中透著嫵媚,穿著浪漫古典的洛可可風裙裝非常的華麗。


從

從

從

頭戴銀色假髮

影片中的男性角色著裝大多帶有花邊袖口,搭配那時流行的捲曲假髮頭飾,或者寬邊帽子,顯得格外神氣威武。


從

巴洛克男裝代表:路易十四


從

洛可可男裝代表:路易十六


和巴洛克男裝比起來較為合身,線條也比較垂直,外衣通常前短後長或帶有裝飾花紋,加上領子的設計讓整體更接近現代的西裝。


三、洛可可式鞋子


花紋控丨水晶控丨金色控丨糖果色


麥當娜說:“Manolo Blahni設計的鞋子給人的感覺就像高潮一樣,但是更持久。”


據說,Manolo Blahnik設計的鞋子,人們可以在40步之遙看鞋子優美的弧度而認出他來。


他設計的鞋子,即使高達10CM,穿起來也能讓你倍感舒適,快走不在話下,只要你願意跑也不成問題。


從


影片中20雙ManoloBlahnik鞋一字排開,足以讓世界上任何一個女性呼吸窒息。


從


還有眾多緞面高跟鞋中的那雙突兀的匡威帆布鞋,導演“別有用心”的穿幫鏡頭。


從


無論糖果系的配色還是精緻的花紋,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我喜歡的樣子,讓人少女心爆炸了有沒有!


四、甜點


水晶杯碰撞激起升騰的泡沫,甜蜜膨脹的泡芙上撒滿糖粉與堅果。


入口即化的慕斯蛋糕配酸酸甜甜的果醬,草莓味兒的甜甜圈才能填滿空虛的胃抵達寂寥的心。


從


各式各樣的甜點,酥脆的杏仁餅,點綴著不同花式的蛋糕,可愛小巧的巧克力糖果,看得我眼花繚亂,而每一種甜品都直擊一眾吃貨的心房!


從


吃不完的馬卡龍和法式蛋白餅,鑲著金箔的繽紛甜點,看上去鬆鬆軟軟,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甜膩美味,好想咬一口。


說起馬卡龍的由來,據說是16世紀中葉,佛羅倫薩的凱撒梅林蒂奇公主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後,思鄉成疾,人也日益消瘦。於是糕點師做出了公主家鄉的甜點,緩解了她的心病。


從

但要說電影裡的甜品主角,絕非Meringue française(法式蛋白餅)莫屬。


雖然名字有點路人,但這種起源於14世紀意大利的甜餅曾是法國皇室的御用甜點,幾個世紀來都難以取代。


傳聞歷史上瑪麗當年那句:“如果吃不上面包,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蛋糕呢?”,她口中的蛋糕指的就是這種法式蛋白餅。


一口混合了奶油和草莓果醬的蛋白餅,能讓人忘卻煩憂。


五、牆面的花紋樣式


同為法國宮廷的藝術風格,相比於大氣恢弘的巴洛克風格,洛可可的風格會更加奢靡和女性化。


從


在場景上也運用到了各種鮮豔的色彩,牆面多用了鏡子、帷幔等元素,講究享樂主義。


從

洛可可風床榻


洛可可風格中最常見的便是水晶燈和玻璃鏡,所以在電影中有一場凡爾賽宮鏡廳的重頭戲。


從


鏡廳絕對算得上是凡爾賽宮的鎮館之寶了,它以17面由483塊鏡片組成的落地鏡得名。


從


作為皇家和貴族們鍾愛的風格,金色的使用也是洛可可風格中非常標誌性的一點。


從

電影中洛可可風格的金色鑲邊和燭臺


六、建築


被稱為“洛可可之母”的蓬帕杜侯爵夫人。憑藉著她獨特的藝術天分,指導了凡爾賽宮、愛麗捨宮、小特里阿農宮的改造。


也正是在她的倡導下,線條優美、著色雅緻的洛可可風格才盛行開來,席捲整個歐洲,甚至影響到了中國。


從

小特里亞農宮


從

小特里亞農宮


路易十五特地為蓬帕杜侯爵夫人在凡爾賽宮裡修建的小特里亞農宮便是典型的洛可可風格建築。


這個宮殿摒棄了巴洛克式的雄偉,外部和內飾都很素雅,華貴卻不驕矜,足以見得蓬帕杜夫人的品味。


從

小特里亞農宮


據說,粉紅色和薄荷色是蓬帕杜伯爵夫人最愛的顏色,甚至有一種粉被命名為了“蓬帕杜玫瑰紅”。


中國的圓明園也受到了這股來自法國的藝術風格的影響,在設計上多運用了流暢優美“C”形線條。


從

圓明園遺址


電影中表面的繁華,實則背後是法國繁重的賦稅和對人民的剝削。


隨著戰爭和革命的發生,到了19世紀30年代,因奢華而生的洛可可風走下了歷史的舞臺。


藝術本無罪,但是苦痛和荒淫催生的藝術,也是落幕的必然。


以史為鏡,無論在哪個時代,一味的玩樂都難以為繼。哪怕是再怎麼華美動人的藝術流派,都有可能成為響徹整個國家和時代的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