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行動】丹東各縣(市)區這樣防控境外疫情輸入

【行動】丹東各縣(市)區這樣防控境外疫情輸入

東港市

嚴格摸底排查,切實做好境外入丹人員排查管控。建立公安系統信息推送、行業主管部門排查、屬地兜底排查的工作體系,甄別核實後納入臺賬管理,再將信息推送屬地監管。

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做到疫情防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交通、衛健部門全面加強高鐵站等“卡點”的督促檢查,嚴格隔離留觀,按照誰招誰管、分類管控原則,嚴格落實“五有”(有監控、有承諾、有規範、有社區職責、有個人須知)和“五包一”(鄉鎮街道幹部、派出所、醫護、機關、村或社區人員)制度。

嚴格邊境管控。建立船主承諾、上船人員排查登記、健康登記和進出港等四項制度,嚴把鄉鎮審核、港監複核、上船勘驗三個關口。開展全天候海上巡邏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等行為。發揮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管邊控邊格局作用,各屬地和有關單位嚴格落實責任。

鳳城市

堅決把好第一道關口。科學設置卡點,強化卡點力量,領導帶班靠前指揮。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加強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尤其是做好城區的出租房屋排查。

公安部門、交通部門第一時間掌握上級推送的各類信息,第一時間向屬地政府推送。各鄉鎮(街道)接到推送的人員信息後,第一時間落地查人,堅持不查清不放過,並逐一登記、逐一明確包保責任人。

嚴格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下達的通知要求,抓實抓細,專車接送。要求各鄉鎮包保措施要到位、隔離措施要到位,要做到真隔真離、嚴管嚴控。上述工作落實之後,要第一時間向鳳城市防疫指揮部報告。指揮部每日彙總更新,向上級彙報及全市通報。

截至3月2日,境外返鳳人員當中,仍在隔離期的累計44人。

寬甸滿族自治縣

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工作,嚴把入境關口,堅持關口前移,真正抓實抓細防控措施,加強入境人員管理,對入寬人員第一時間發現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的,立即按照既定流程採取相應措施。

對所有境外入寬人員,寬甸防疫指揮部協調車輛按“點對點”運輸方式接送,並簽定居家或集中隔離承諾書。根據境外入寬人員的身體狀況和申報信息進行分類管理。進一步規範發熱門診及各級診所、醫療機構的管理,嚴格落實核查及轉診工作,如發現可疑病例第一時間上報疾控部門,並按照疾控部門要求處理。

對1月18日以來外地返寬人員開展重新排查、分類登記。各鄉鎮充分發動村、社區幹部,鼓勵黨員和志願者參與,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實施網格化管理,對村、社區、居民樓、村舍、家庭實行全覆蓋上門入戶篩查,不放過一個疑點、不排漏一人。嚴格落實村民組、小區憑證出入制度,每天每戶只允許一人出入一次,做好出入人員登記測溫。對未過隔離期的重點人員、境外來寬返寬人員堅決居家隔離14天,加強管理。加大對購買發熱、咳嗽類藥品人員的信息比對,第一時間推送信息,由指揮部組織專家會商研判。

振興區

振興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日研判工作會議,專題研究做好“外防輸入”疫情防控工作。

要求各單位對境外返丹人員加強核查管控,做到“三個必須”、“三個不鬆懈”,即必須嚴防死守,人員排查不鬆懈;社區及村必須發動群眾,對境外返丹人員必須核查到位,及時申報不鬆懈;各相關部門必須不間斷開展對境外來丹或返丹人員的排查,及時落實管控,有突發情況及時上報。

振興區商務局聯合各鎮街對全區境外入丹人員進行排查,堅持關口前移,提前掌握境外返丹、來丹人員相關信息。區衛健局堅守在丹東火車站,測量體溫並護送境外來丹返丹人員隔離留觀,把疫情堵在源頭。帽盔山街道建立“社區包乾群”、“網格包乾群”、“樓道包乾群”分層覆蓋工作人群,對各小區內境外來丹返丹人員進行網格化、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嚴格落實“四包一”責任制,全面做好身份登記、健康監測等各項工作。

元寶區

認真貫徹落實“外防輸入”策略,堅持關口前移,第一時間組建嚴防境外輸入工作組,在高速口、火車站等地設置信息聯絡員,加強與市口岸交通組聯繫,提前掌握境外入丹人員信息,由高速口值班鎮街精準對接,派遣專車統一運送。

強化人員防控。啟動集中隔離點,設置6個工作組,做好集中隔離人員的身體情況監測、防護消毒等工作。對2月27日前居家隔離人員,逐一落實“四包一”責任,通過明察暗訪、張貼封閉單等方式,確保隔離人員不外出。

加強服務保障。對隔離的境外入丹人員,由屬地社區統一登記管理,簽訂居家隔離承諾書等,做好心理疏導和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幫助隔離人員購買必須的生活用品、食品,保障隔離人員日常生活。

振安區

堅持做好“點對點”接轉。制定印發《振安區新冠肺炎疫情嚴防境外輸入工作組工作方案》,明確“點對點”運輸安置工作流程圖。組建境外人員回丹“護送隊”,抽調6檯面包車進行隔離改裝,對隨車6名司機開展防護知識及突發應急培訓,還有4名醫務人員和2組公安幹警一起參與“點對點”運輸安置工作。目前已完成4批次境外入丹返丹人員“點對點”運輸工作。

加強人員摸排,確保底數清、基數明。依託公安機關推送的境外返丹人員信息,結合市防指口岸交通組反饋的境外返丹人員信息,以及村(社區)摸排上報的境外返丹人員信息,每日跟蹤核實並由專人對上述信息彙總。從區直部門抽調180名機關幹部充實到鎮街,與鎮街、村(社區)幹部一起進行境外返丹人員摸排。

在2月27日之前,振安區已將境外返丹人員疫情管控納入“四包一”制度體系,充分發揮網格化管控優勢,發動小區物業、樓組長、鄰居實行24小時管控。2月27日後,境外返丹人員統一到五龍背鎮集中隔離點進行集中隔離。對27日之前境外返丹現居家隔離人員也由政府出資進行集中隔離。

合作區

多次召開會議,傳達市防指10號、市防指辦93號通知的具體要求,通報當前全市及合作區疫情,調度境外入丹返丹人員疫情防控情況,落實分解機關包保社區工作,全面加強轄區四類人員排查,對全區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組織醫療、公安等部門在火車站、高速口等出入要道設立接待專班,出動大客車將境外入丹人員“點對點”有序送至隔離點,等核酸檢測後,再根據檢測結果進行分門別類實施隔離醫學觀察。徵用某賓館為隔離點,對境外入丹返丹人員進行集中隔離。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入住賓館注意事項》等,對工作人員日常防護、消毒等均做了詳細規定。目前入住隔離點的5人,均已完成體溫測量和消毒工作。

協調相關部門對社區(村)、居民樓、村舍、 家庭實施全覆蓋上門入戶篩查,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對轄區所有物業公司下達通知,要求按照《 關於做好丹東新區居住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和省市防指文件要求嚴格實施管控。安排環衛部門對小區單元樓垃圾實行分類收集、運輸及處置工作。

高新區

加強“卡點”工作和網格化管理體制。採取“網格化+大數據”摸排方式,堅決做好境外返丹人員排查管控工作,落實登記、測溫、隔離觀察等防控措施。特別是對1月18日以來所有返丹人員重新做好排查登記,健全臺賬簿冊,確保各方外來人員接得住、落得下、管得嚴,堅決杜絕瞞報、漏報、誤報。

結合各自職責,認真梳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足和短板。對存在的問題徹底整改,特別是針對疫情發展的新情況、新變化,及時調整工作安排部署、制定工作預案。繼續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利用網絡、媒體等多種方式廣泛發動,落實群防群控措施,確保排查工作不留死角、沒有盲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