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紅木傢俱是以手工製作為主的,而且製作工序非常繁瑣,需要的週期比較長。它從原木到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按工藝流程分為:木材選料、乾燥板材、木工工序、開榫鑿眼、雕刻工序、打磨工序、組裝工序和上蠟工序,每一個工序裡又有若干個小的製作工藝。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1

在正式進入製作工序之前,第一件事就是先選料,再由專業人員進行精細計算,再安排工人開料,開料是一件很高危的流程,因為原材料是很重很大的,需要多人一起配合,如果沒有配合好的話容易出現意外。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2

第二件事是將開好的料進行烘乾,因為原材料開採回來會有一定的水分,如果烘乾的不到位的話後期會很容易開裂。開料後再進行木材烘乾是為了降低木材的汗水率,使木材中的水分徹底蒸發。而且一般要進行二次烘乾,加溼後再烘乾,然後再加溼再次進行烘乾。在一定流動的空氣中,使水分迅速的離開木材,達到乾燥的目的。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3

烘乾後的木材就需要刨平,刨平的時候一定要順著木材紋理的方向進行,並且用力要均勻。刨平加工好的精料要按照相同的規格碼放在一起,避免存放時間過長,對精料產生擠壓變形。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4

刨平後的木料就是制榫了,制榫是一件特別講究技術的手藝,一毫一釐都要算的精準。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一榫一卯之間都凝結著中國人的智慧。制榫使用到的工具,全套下來至少得有50/60把工具。不僅工具多而且工序繁雜,榫卯結構可以不用一顆釘子,卻可以讓傢俱使用百年不壞。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5

制榫之後就可以進行雕刻了,為了讓紅木傢俱看上去更美觀,在木工工序完成之後一般都會用一些或簡單或複雜的雕花來進行裝飾,也就是行業中所說的雕刻紋飾。雕刻是個很細心的活,雖然現在器械很先進,但手工雕刻是雕花中的靈魂,是決定一件傢俱好壞的重要環節。

紅木雕刻技藝流傳至今主要的有浮雕、淺雕、陰雕鏤空雕、立體圓雕、檀雕、雙面透雕等等。除了各式的雕刻技藝還有很多傳統中式傢俱的精髓,還有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完美的詮釋了手工雕刻的深遠意義。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6

做好雕刻之後就可以組裝了,組裝起來就傢俱的整個模型就出來了。組裝就是榫與卯進行銜接、固定。

組裝在木作行業裡叫“攢活兒”,在小部件的組裝中要用到一種叫“攢鬥”的工藝,“攢鬥”是行業術語,利用榫卯結構,將許多小木料拼成各種幾何形紋樣,可組成大面積的裝飾板,這種工藝叫“攢”;用鎪鏤而成的小木料簇合成花紋叫“鬥”。這兩種工藝常結合使用這兩種工藝常結合使用,所以叫“攢鬥”,南方工匠稱做“兜料”。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7

組裝好了之後就可以進行刮磨這個流程,想要一件傢俱表面且光滑,需要在一個地方反覆刮磨。特別是角角落落更花時間。刮磨完就是打磨了,刮磨跟打磨很相似,但是打磨相對來說就更細緻了,要從100目的砂紙到800目砂紙。一般一套沙發3-5個人做的話,至少耗時是半個月左右,才可以做好。

紅木傢俱是如何製作的?

8

最後是生漆或者燙蠟,生漆工藝是中國傳統傢俱工藝中對紅木傢俱進行保養與美化的一種手段。從天然漆樹中採割生漆,對紅木傢俱進行上漆的操作,保留木質天然木色與自然紋路。燙蠟技術是中國明式傢俱進行木材表面處理的一種裝飾方法,不僅能很好地展現木材優美的紋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以上就是紅木傢俱的整體的工藝流程,如有不足歡迎指正及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