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腦芯片:是人腦增強儀還是定時引爆器?

大腦芯片究竟是大腦增強儀還是定時引爆器?紅綠開關任人按。

文|雷宇|智能相對論(aixdlun)

事情要從一頭公牛說起。

1963年,一名醫生在妻子和幾名助手的幫助下,在沒發狂的公牛頭骨上安裝了立體定位框架,將刺激接收器植入了它們的大腦,試圖利用手持收音機上的按鈕控制公牛的大腦。

這位生於長於西班牙鬥牛之城隆達的醫生顯然知道怎麼鬥牛,但是當一頭公牛氣勢洶洶地朝他衝過來時,他還是被嚇壞了,出於求生本能他瘋狂地按控制按鈕,最後,那隻牛在離他幾英尺遠的地方停了下來,週而復始幾次後,終於確定發怒的公牛可以被控制。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公牛實驗,這名醫生叫何塞·德爾加多(Jose Delgado),他開創了一項至今依然具有爭議的技術——腦芯片。簡單的說,腦芯片技術就是通過植入電極,用電刺激神經組織,達到操縱心靈的目的。

對大多人來說,瞭解腦芯片還是在各種科幻的電影電視裡。《黑客帝國》中尼奧的大腦被植入芯片,可以將直升機駕駛手冊“下載”到大腦中,思維和行動也可被電腦網絡所控制;美劇《超腦特工》中男主Gabriel的大腦中植入了一枚堪比超級計算機的微芯片,令其能最短的時間內從遍及世界的“電子網格”中獲取所需的信息。

還是那句老話,科幻電影裡最常見的橋段,現實中想要實現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那麼腦芯片這門技術,具體應用在了哪些方面,現階段發展得怎麼樣呢?

一派“芯芯”向榮,幾乎隨“芯”所欲

腦芯片的技術近幾年發展迅猛,智能相對論(aixdlun)分析師雷宇認為,腦芯片這門技術可以大致歸結為三個維度,治療,保健,增強。公眾對其的接受度隨先後順序遞減甚至反感。而腦芯片所有的爭議,往往也是集中在增強人腦層面。

現階段腦芯片常常用來治療癲癇、帕金森病、麻痺症、抑鬱症和其他疾病,這也是很多腦外科專家的研究方向,但實際應用其實遠不止如此。

伊恩·伯克哈特是全球首例通過大腦芯片植入而“復活”癱瘓肢體的人。他因一場車禍而導致全身從肩部以下癱瘓,由此他參加了一項癱瘓肢體復活研究計劃,該項計劃通過在大腦中植入芯片,以繞過受損的脊椎將大腦指令傳遞給手部肌肉。

2016年,在實驗室與電腦連接狀態下,伯克哈特開始重新控制自己的右手臂和右手腕。

而除此之外,患者還可以通過在大腦中植入的芯片控制機械手臂,來幫助一些肢體殘疾的患者正常生活。2015年5月,癱瘓病人Erik Sorto在癱瘓13年後,重新依靠自己的“想法”舉起了啤酒杯、喝到了啤酒。他所參加的康復項目只需要簡單的負責控制器,便能將他的“意圖”解析,轉化為行為。

脑芯片:是人脑增强仪还是定时引爆器?

保健:防止認知能力下降

美國國防部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大腦芯片,該芯片工作原理很簡單:首先備份某個人大腦已存儲的數據,一旦這個人大腦受到損害,植入芯片就可以將已備份的數據傳輸至大腦,使其恢復記憶,比如戰爭中的士兵等等。這有點像手機和某雲綁定,實時上傳照片通訊錄等數據,就算手機遺失也可一鍵導入數據。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在對老鼠和猴子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證實一種硅芯片的電子信號能夠複製大腦信息。正如美國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喬瑟夫·雷杜克斯表示,這項技術“如同假肢一樣,只不過它是用來修補記憶的”。

類似的還有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的副教授董宋(Dong Song,音譯)的研究,他在最近的華盛頓的神經科學學會會議上展示了最新成果——第一個植入人腦的有效改善人類記憶的裝置。

董宋團隊對20位志願者進行了測試,並利用該設備的電極在測試中刺激大腦。根據他們的研究,這樣的刺激

能使短期記憶提高約 15%,工作記憶提高約 25%

增強:奇點主義的激進嘗試

在談到奇點主義之前,先解釋一下超人類主義,超人類主義是一個國際性的文化智力運動,支持使用科學技術來增強精神、體力、能力和資質,並用來克服人類狀態不需要或不必要的方面,比如殘疾、疾病、痛苦、老化和偶然死亡。

而奇點主義則是超人類主義中的一個內部流派,它關注能導致超越人類的智能出現的過渡人技術,比如腦機接口和人工智能。

Kernel是一家探索如何將芯片植入大腦的公司,它的創建者Bryan Johnson在2017年裡斯本的網絡峰會上稱,Kernel公司第一步想要設計出能夠幫助人類對抗疾病的芯片,而且希望未來能夠藉助芯片讓人類大腦獲得超人般的能力。

同時他還在Johnson在網絡峰會上稱:“我預計在大約15到20年時間裡,我們將打造出足夠強大的大腦工具,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比如說,人類能否擁有完美記憶?能否刪除記憶?能否加快學習速度?能否實現腦對腦交流?設想一下,如果你想要體驗18世紀的美國西部牛仔生活,你只需在大腦中創造一段經歷。”

當然,這更像是創業者拉投資的一種手段。某種程度上,奇點主義者其實是想和科幻電影的技術肩並肩。

但是似乎沒有成功,這樣看來,奇點主義者的豐收期還沒來。

即使得“芯“應手,難免問”芯“有愧

本文開頭提到的德爾加多醫生於1969年出版了一本書,他在《心靈的物理控制:邁向精神文明社會》一文中描述了腦刺激研究,討論了它的作用。該書中的插圖展示了猩猩、貓和兩名年輕女子,他們的頭骨上都裝著刺激接收器。

脑芯片:是人脑增强仪还是定时引爆器?

被用於實驗的猩猩

毫無疑問,這項技術自誕生起就飽受爭議,一名婦女甚至起訴德爾加多和他所服務的學校並索賠100萬美元,儘管她和德爾加多未曾謀面。而時至今日,爭議並沒有停止。

記憶芯片的使用勢必會引起人們對記憶數據不安全的討論。且不論記憶數據被盜,即使單純的個人隱私洩露,也足以引起輿論關注。僅僅在今年6月,信息洩露的消息就接踵而至,在A站公佈用戶數據被盜的同時,又有疑似摩拜單車的用戶數據在暗網大賣的消息,而近日網傳的“12306數據疑似洩漏”的消息更是甚囂塵上。

難以想象記憶被盜後公眾的反應,最後一塊遮羞布被徹底粉碎,而一旦被用心人士利用,一場記憶保衛戰可以轟轟烈烈的拉開了。

如果腦芯片僅僅能增強記憶力,其實不是最令人畏懼的,畢竟許三多也是記憶力超群……

而是,我們很難預測這些技術究竟會用在哪些地方。美國超人類主義黨代表,曾參加2016年總統競選的Zoltan Istvan表示,一些美國富人正在黑市上尋找大腦芯片,能讓他們通過思想與他人進行交流,他們想幹嘛?

結論

德爾加多曾針對腦芯片這一極具爭議的技術曾說過一段話“你能避開知識嗎?不能!你能避開技術嗎?不能!就算有道德,就算有你的個人信仰,就算有一切的一切,這些研究都會永遠繼續下去,向前發展。”

大腦芯片究竟是大腦增強儀還是定時引爆器?紅綠開關任人按。

【完】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vb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