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放牛娃巧對千金小姐徵婚詩

相傳,在周顯得年間,在位於福溫古道上的必經之地——六都亭自然村,佔有天時地利的優勢,在村裡開著幾十家的酒莊店舖,真可謂商家排排坐。除了達官貴族、商賈雲集於此休憩喝茶喝酒,熱鬧非凡。而在此經商的人,大多來自六都亭嶺下的洋中、燕窩裡的村民。由於這些商戶長年處在古道上,接觸到南來北往的旅客,同時也受到這種古道文化的影響,所以,這些商戶成為古道文化的繼承和傳播者。

放牛娃巧對千金小姐徵婚詩

這些商戶,在經商的過程中,集累了不少財富。所以,在燕窩裡(已廢)自然村住著五十多戶人家,就有二十多戶號稱財主或大財主。而這些財主們都比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有的辦學堂,請私塾先生傳教,財主人家的千金小姐也有機會學習。但在那個年代,女子十七歲就得出嫁,否則,會被人認為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放牛娃巧對千金小姐徵婚詩

在燕窩裡一戶林財主家,有一妙齡千金十七歲還未嫁人,林財主一家人整天為此事而煩惱。託人說媒,相親二十五人,沒有一人合小姐之意。一天林小姐對父母說:“你們要我嫁人,我同意,但必須滿足我一個條件”,財主高興得拍手叫好!便恭維地對小姐說:“一切滿足小的條件,你快把條件說來聽聽?”,小姐大大方方地對父親說:“對詩征夫君!”,財主拍手稱讚到“妙哉妙哉!”,因此,財主選擇農八月十五日,這一天進行對詩徵婿活動。活動前幾天就將這一活動的告示貼到牙城、三沙、水門、秦嶼等地。這幾個地方合適人選大都前來說過媒了,全部被小姐拒絕,一聽說林小姐要對詩徵婚,好多人還是前來試試。

八月十五日三點,本是東街頭南下宮佛事之日,宮裡演戲,看戲的人,人山人海,聽說燕窩裡林財主的千金對詩選婿,紛紛趕到燕窩裡(南下宮到燕窩裡約四華里),選婿對詩開始了,小姐打扮得一身,披銀帶金,婀娜多姿……,坐在大廳中堂上,應試雖然來了很多人,主要是來看熱鬧的,至於對詩個個心裡都都變底,他們在大廳外的客堂中等候。大約在在下午三點十五分左右,徵婚詩的題目用紅紙寫上掛出,題目:什麼為先?什麼為前?什麼為貴?什麼為錢?這題目一掛出去,整個客堂鬨堂一片,有的在沉思、有的議論這是什麼詩題?有的說題目太簡單了、有的說怪題不好對?通過一段時間的等侯後,進入大堂應試的人只有三個人,按抓鬮決定順序。第一個為後山李才主,第二個是秦嶼財主黃才子,而第三個則是林財主家的放牛郎。

一看三人進入大堂,林財主本來非常高興,但一見到自家的放牛郎,火冒三丈!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而座在建林財主的夫婦,馬上拉住他的衣服,示意他座下,便側朵低聲對林財主說:“不要添亂,放牛娃怎能對上詩呢?”,林財主想想夫人說的有理,心裡暗暗地笑著:“老子,今天就要看看,放牛小子出醜!”。答詩開始了,

第一位李才答到:荷棲葉上先,蓮子孝為前。藕粉雖珍貴,花開不用錢。

第二位黃才子答到:楊梅果為先,結子在年前。熟透酸甜貴,君臨不用錢。

第三位放牛娃上,他本想是來湊熱鬧,沒有讀過一天書,那會答詩,他知道事情鬧大了,跪在小姐面前,全身發抖,請求寬恕!小姐大聲說道:“抬起頭來見本小姐,把詩答出來,否則不饒人”,放牛娃,無奈之下。抬起頭來,只見小姐的繡花鞋尖尖,小姐的小腿圓圓……,靈感一來,馬上答到:

家興和為先,貧富只當前。金玉珍藏貴,緣隨聚匯錢。

放牛娃巧對千金小姐徵婚詩

通過小姐及家人親戚評委的評判,認為放牛娃的詩裡流露出對家、金錢、貧富和對小姐的緣分表達得淋漓盡致!大家認為才高一斗,雖是放牛娃,將來必定是個賢才,而其他兩人只對其它景物,偏離徵婚之意。最後,牽手放牛娃林家小姐,結成連理,傳為佳話,一直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