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闡釋偉星新材估值邏輯 反觀建材股獨有優勢

闡釋偉星新材估值邏輯 反觀建材股獨有優勢

國泰君安

我們認為2018年建材龍頭股估值體系有望重構,當前市場高ROIC企業有望以高市盈率交易。

我們在這篇報告試圖向投資者重構2018年市場環境下建材龍頭股的估值體系,我們認為建材行業的特性使得競爭優勢有其通行的特點:規模經濟、產品短腿(地域性)、以及半成品(產品+施工/服務);我們繼續重點推薦消費建材龍頭偉星新材、東方雨虹,及資源定價邏輯下的水泥股海螺水泥、華新水泥、萬年青;及中國巨石、北新建材福耀玻璃

高增長和高ROIC都能創造超額收益,但高ROIC產生了更多可分配現金,宏觀環境的變化,增長不是核心,而是穩定增長預期下能提供更多可供分配利潤,使得當下市場高ROIC企業有望以高市盈率交易,我們將偉星新材和蘇泊爾進行對比,趨勢驗證我們的判斷,PE水平正在靠攏;然而從股利支付率角度看,偉星新材遠遠領先於蘇泊爾,若剔除家電類公司對上下游資金佔用而推高ROIC的成分,實際上蘇泊爾的ROIC較偉星還有較大差距,按照同樣的利潤率、股利支付率和ROIC,我們認為偉星新材更應用海天味業進行類比,以海天味業的動態PE提升的過程和幅度可以反觀偉星新材的未來的空間;

消費類建材龍頭公司利潤率和週轉率中樞提高的植根於服務網絡規模效應。提高週轉率本質上要求賣更多的產品,但是不同於以往的"薄利多銷",龍頭企業通過加強產品品質和服務網絡建設提高了市佔率,並且通過自身的規模效應、服務升級和產品創新、費用控制等方式反而提升了經營利潤率,"量"和"利"兩方面的提升帶來了盈利的加速增長,行業邏輯已經發生根本改變。

同樣邏輯我們建議重視以海螺水泥為代表的ROIC穩步提升而被市場忽視的水泥股估值提升邏輯:從傳統週期的到半壟斷的資源價值重估,水泥是唯一從礦山資源、生產加工、運輸港口碼頭,全產業鏈控制的且不受社會庫存、不受國際定價影響的商品;在環保趨嚴,資源收緊的環境下,龍頭企業邊際競爭優勢事實上大幅提升。海螺具備的150億噸石灰石儲備的優質礦山、20-30個港口碼頭資源、華東中南等地超過1000萬平米廠房土地資源將逐步成為長期定價權的基礎;而重資產龍頭或將"輕裝上陣",具備成為不斷提升分紅的現金牛的潛質:自2017Q1開始,海螺進入淨現金狀態,合理假設,未來3年內公司分紅比例提升至千億龍頭的平均值50%左右,帶來股息率的穩定提升。

闡釋偉星新材估值邏輯 反觀建材股獨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