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美麗新度 活力迸發

巍峨壺山,如綬蘭水。

興化平原標誌性的山脈壺公山坐落新度境內,閩中最大河流莆田人民的母親河木蘭溪橫境東西,壺公山與木蘭溪並稱為壺山蘭水,成為莆田的象徵,壺山蘭水兼而有之系該鎮獨具。如今,走進新度鎮,處處可見賞心悅目的鄉村風情畫:天空澄澈乾淨,房屋錯落有致,村道寬闊整潔,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綠化樹和沁人心脾的花香,讓人心情舒暢。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站在新起點,新度鎮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美麗莆田的決策部署,搶抓機遇,真抓實幹,突出重點,攻堅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經濟社會穩中向好發展,社會各項事業穩步推進,社會治安保持和諧穩定,為建設“全面小康、魅力荔城”作出貢獻。

再現荔林水鄉美景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壺山蘭水荔林水鄉

“山無水不靈,城無河不秀”,壺山蘭水、荔林水鄉曾是新度鎮的代名詞。但隨著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加上許多村民從事雞鴨禽苗養殖後,禽苗排洩物天長日久淤積後逐漸堵塞了房前屋後的河道溝渠,加上各種生活垃圾隨意丟棄,一些河道逐漸成了臭水溝,汙染淤塞等問題漸漸成為當地發展之困。民有所呼,必有所應。自全市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打響以來,新度鎮高度重視,圍繞“六項行動”專項整治要求,按照木蘭溪流域水質提升攻堅行動方案部署,制定全行業覆蓋、全鎮域整治,奮戰一百天,水質保提升攻堅方案,全力推進落實。

連日來,該鎮各村陸續開始行動,做好清淤、清障工作。6月30日起,蒲坂村對蒲坂村河網進行清淤、清障,租用2臺挖掘機、5部農用車,每天組織人員30多人次,持續對蒲坂村內蒲坂溝、上墩溝、後戴溝等三條河網進行清理;7月24日,新度村也租用2臺挖掘機、6部農用車,每天組織人員30多人次,對新度村渠下溝(東店溝)進行清淤、清障……

經過近段時間的攻堅奮戰,各河道已經大有改觀。截至目前,完成清淤清障河道10公里,完成清挖土方11.5萬立方米,清理佔用河道搭蓋360平方米。全鎮入河汙染源初排141處,分別制定一河一策。

下一步,該鎮將繼續加大清淤清障力度,同時加大對河道兩旁的違章搭建、畜禽養殖、填土種菜等現象的拆除力度,鞏固河道整治成果,實現木蘭溪流域水環境有效提升。

河清,關鍵之一在岸淨,在於生活垃圾的治理。為杜絕河道汙染,該鎮陸續在各村定點放置垃圾桶,修建垃圾池,並安排保潔人員每天定時清理,集中傾倒,讓村民逐漸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同時,大力開展陳年垃圾清理。全鎮共摸排230多處陳年垃圾,交付福龍馬公司進行整改,各村居也發動群眾投工投勞進行各自整治。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商貿物流園

為保護壺公山和紅山水庫生態環境,該鎮堅持發展與治理並重、生產與生態兼顧,重拳整治生豬養殖汙染,引導養殖戶自行拆除養豬場,並對廢棄豬圈進行清理,復墾土地近50畝。同時,整治畜禽養殖汙染,截至8月30日,全鎮重新排查出畜禽養殖場戶60家,已拆除關閉52家,尚有8家將於近期內整治到位。對發現反彈復建畜禽養殖場,實行“發現一場,拆除一場”,以持續的高壓態勢,不斷鞏固整治成效。在生活汙水收集處理方面,建設三格式化糞池6185個,預計9月底總計可完成7000個;完成汙水主幹管鋪設6.5公里,配套汙水收集管正在地質勘察,預計9月底可完成9公里。

今年6月開標的荔城區南洋水系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主要位於新度鎮。目前該該鎮將蒲坂村、白埕村、港利村等作為第一批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截汙管網系統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景觀工程和智慧水務等。

其中景觀工程將把新度打造成南洋“荔林水鄉”,並以相關景觀節點、主題文化園以及相應的交通系統將理念落地,全面提升新度人居環境和景觀,也為未來美麗鄉村建設、城市的旅遊格局提升提供基礎。

 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壺公山森林公園凌雲殿廣場

傍晚時分,走進位於壺公山麓、木蘭溪畔的青垞村,只見泳池裡歡聲笑語,玫瑰花迎風綻放,馬頭溪流水潺潺……得益於精準扶貧,青垞村由一個遠近“聞名”的省定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充滿生機的新農村。這幾年來,依託旅遊扶貧項目,青垞村聚力發展美麗鄉村綠色生態園項目,成功實現了“造血式扶貧”,成為了當地脫貧典範。

今年,全市首個物聯網美麗鄉村示範村項目在該村建成。村民在村裡用上了智能音箱、智能水錶、全球眼高清監控系統等信息化產品,享受技術智能化帶來的生活便利。安裝的全球眼高清監控系統對全村各個道路、路口進行全面監控,智能消防栓、智能煙感等應用對於火情獲取、安全隱患排除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最終成效體現在貧困群眾真真切切的生活改善上。為不折不扣落實、完成好精準扶貧任務,新度鎮出臺了《關於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安排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全面清查摸清貧困戶家庭狀況、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等真實信息通過“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延伸推進,不斷壯大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強造血功能,加快貧困戶實現脫貧。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精準幫扶貧困戶

推進產業扶貧工作是該鎮精準扶貧的一大舉措。據新度鎮副鎮長周敏介紹,鎮里正籌劃將一處閒置半年的屠宰場進行改造,開展資產性收益扶貧項目,收益作為27戶75人重點貧困人口穩定增收來源。目前已完成實地測量、費用和收益測算,正在和意向企業對接具體合作模式,預計本月底完成。根據省、市“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總體部署,該鎮啟動“精準扶貧—企業家在行動“活動、小額信貸貼息投資項目,發動14家民營企業與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結對幫扶。通過扶貧資金、吸納就業等形式,為貧困戶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和子女就學等提供幫助。同時鎮直機關、事業單位、荔城區人大代表也踴躍參與掛鉤幫扶。

農田水利建設關係著國計民生,該鎮加大農田和居民用水工程建設力度:投資32萬元建設東壩村、下坂村兩處灌區,解決了東壩村400多畝農田用水問題和下坂村果樹、果園正常灌溉用水問題;投資22萬元鋪設飲水用水管,解決了桂林村1500多人村民飲水問題;加大橋樑、道路設施經費投入,投資480多萬完成對黃頭埔、樟洋橋等5座危橋改造;投資490多萬對新靈線下坂路進行修復,有效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同時,加快推進重點水利項目建設。今年以來,分別投資2800多萬、1500多萬,對東郊河上游河道及馬頭溪河道進行整治,這兩個民生項目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0%左右。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今年以來,該鎮切實加強社會保障,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城鄉低保、五保、新農保、新農合保障標準,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接軌,加快推進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加大城鄉社會救助力度,健全城鄉困難群體、特殊群眾、優撫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醫療、教育等專項救助制度,加大對弱勢群體、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困難家庭救助力度。

共沐文明城市新風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

發動群眾廣泛開展清潔家園行動、依法開展佔道擺攤整治提升行動、組織志願者進村入戶宣傳移風易俗……連日來,為鞏固發展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進一步改善城鄉環境,普及文明風尚,為打贏三大攻堅戰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新度鎮根據上級部署要求,全力開展“百日攻堅打硬仗 文明城市再提升”活動。“現在那些佔道經營的也沒有了,亂停亂放的車輛規範停放了,亂擺亂放的廣告牌不見了,角落裡的垃圾也沒有了,我們出門買菜的心情好多了。”看到道路兩側乾淨整潔,綜合環境煥然一新,村民們為天妃路的新變化感到高興。

天妃路穿過新度鎮繁華地帶,這裡人員密集,但由於道路基礎設施陳舊、車道狹窄、車流量大,沿線環境“髒亂差”問題備受關注。面對問題頑疾,該鎮不迴避不遮掩,逐一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治方案,全面啟動天妃路環境整治行動,並對區域內破損道路補缺補漏,配齊補足保潔人員和設施等,做實做細整治行動。

文明新風扮家園,移風易俗成時尚。一直以來,該鎮始終以貫徹“崇儉尚德·倡樹新風”為抓手,把移風易俗工作作為深化鎮村文明的重要內容,印發《新度鎮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工作實施方案》,把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對村級的年度考核重要內容,要求各村將移風易俗內容增加到《村規民約》中,堅持每月5日上報紅白事管控報告表制度。

莆田新度鎮鞏固省級文明鎮創建成果助推地方發展提升

民俗活動賽龍舟

同時,成立由鎮紀委牽頭,民政辦、宣教辦組成的督查小組,嚴格按照“嚴、實、廣、效”的要求,開展移風易俗專項督查行動。對鎮村幹部宣傳管控不到位的嚴格約談問責,對群眾反映舉報的,立即取證調查並嚴肅處理。一系列有力舉措,促使該鎮移風易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初,該鎮一條由村民捐資近20萬元修建的、長200多米的東平路通車,通車日沒有搞任何慶祝儀式,節省了6萬多元。

該鎮新度村村民翁志強80多歲的奶奶去世,全家響應移風易俗號召,喪事簡辦,彩禮不收,弘揚時代新風。

鎮紀委在28個村裡開辦“功德銀行”,設立“功德簿”,每家每戶設立一個功德賬號。銀行負責人每月定期到村民家瞭解情況。村民如有優秀道德行為,經核實後兌換成特製的”功德幣”,並存入該戶的功德賬號,每年年終進行彙總,“存款量”高者不僅張貼紅榜表揚,還可優先評選五好家庭、文明村民。在“功德銀行”的帶動下,新度鎮以見義勇為、拾金不昧、孝敬老人、助人為樂等為主流的新型鄉風民俗正在形成。

紅白喜事比闊氣講排場的少了,厚養薄葬、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多了,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的也多了起來……在新度鎮,一股勤儉節約、文明和諧的新風撲面而來。(湄洲日報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