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他主張建造超級對撞機,楊振寧堅決反對,王貽芳院士是怎樣一個人

他主張建造超級對撞機,楊振寧堅決反對,王貽芳院士是怎樣一個人

王貽芳

王貽芳,男,1963年2月20日出生於江蘇南京。

實驗高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

1984年王貽芳從南京大學畢業後前往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參加物理學家丁肇中領導的L3實驗,專業研究高能粒子;1991年獲得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博士學位;1992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物理實驗室任研究人員;1996年進入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任助理研究員;200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

他主張建造超級對撞機,楊振寧堅決反對,王貽芳院士是怎樣一個人

2001年回到中國,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2年3月8日王貽芳團隊實驗測得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該實驗入選美國《科學》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2013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1月9日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2016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7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2019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

從簡歷可以看出王貽芳過去的工作經歷基本一半在海外,一半在國內。他在海外的遊學經歷更是堪稱豐富,幾乎跑遍了大半個歐美世界。

那麼作為高能物理實驗研究方面的科學家,他和楊振寧關於是否應該建造超級對撞機的主要爭論焦點在哪裡呢?

他主張建造超級對撞機,楊振寧堅決反對,王貽芳院士是怎樣一個人

王貽芳的觀點主要是:建造超級對撞機,可以間接帶動國內現有的一些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包括精密器械、真空、自動控制、計算機、超導磁鐵、專用集成電路等等。特別是可以培育一批企業在超導高頻腔、高場超導磁鐵、高功率微波功率源、大型製冷設備等方面國際領先,並發展出諸如高溫超導之類的革命性技術。

而楊振寧之所以反對這個工程,首先項目需要的經費太高,中國如今在很多基礎技術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需求,超級對撞機的建造費用可以用在很多更迫切的應用研發領域。像王貽芳提到的高溫超導技術,現在已經可以直接進入研發階段,跟超級對撞機這種基礎理論研究設備沒有什麼關係。

另外如今物理理論還沒有新一步發展,在沒有新的物理理論做支持的情況下,即使修建成超級對撞機,也沒有相應的理論需要驗證。而歐洲強子對撞機,在發現“上帝粒子”之後,已經多年沒有取得任何新的發現了。

他主張建造超級對撞機,楊振寧堅決反對,王貽芳院士是怎樣一個人

歐洲強子對撞機

他主張建造超級對撞機,楊振寧堅決反對,王貽芳院士是怎樣一個人

歐洲強子對撞機

由於如今物理標準模型已經在現在的理論框架內基本完善了,特別是當年發現的“上帝粒子”補上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這個基本模型,基本都是通過楊振寧的楊-米爾斯方程構建的)後,不再有明確的可以推導出的粒子供發現了。

現在也只有超弦物理學家在不斷憑空創造出各種微觀粒子,並且認為如果能建造出更大更強的對撞機還是有機會發現超對稱粒子(超弦理論的由來)的。但是要知道,這個超弦理論目前完全是空想的,根本沒有自洽的理論體系和數學表達,也就是說很可能花巨資建成比歐洲強子對撞機更強的對撞機,最終卻一無所獲。

在小編看來,現在和將來,科技都將是第一生產力,如果能夠在這些方面取得前沿性突破當然是件好事。但凡事量力而行也是有必要的,就像我們工薪階層每個月必須要做到量入為出一樣。商場裡的好東西雖然多,也不能僅僅為了追求高品質生活而忽略了自己的經濟情況,總想著隨時把手裡的花唄和信用卡刷爆對吧。

他主張建造超級對撞機,楊振寧堅決反對,王貽芳院士是怎樣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