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资福寺,俗名东寺,位于太谷县古城东寺园。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清康熙十二年(1674)住寺僧人觉阔重修,三十五年又一次重修,至乾隆四十一年(1777)再一次重修扩建,。乾隆六十年《太谷县志》称“宏敞壮丽冠诸寺”,其规模、规制占据各个寺庙首位,是太谷县最大的寺院。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资福寺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南北走向,二进庭院式结构。前院南为三座山门,两侧小山门互相对称,整体建筑与无边寺山门类似。正中山门入口处悬挂“斜阳古刹”匾额,上建乐台。东西两山面各有金刚殿2楹及配殿5楹。藏经阁是寺中主体建筑,建在中轴线中心偏南,其两侧是钟、鼓二楼,之间各有甬道通向后院。后院正北为5间大殿,两侧各有2楹耳殿,东、西配殿各有14间,除主供佛外,寺内还供奉关羽及十八罗汉等泥塑60余尊。资福寺布局严谨,建筑规制宏大,气势不凡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梁思成先生著就《中国建筑史》,在第七章元、明、清中,第二节介绍元代木构实例,其中有“资福寺藏经楼”,恭录全文如下: 山西太谷县城内资福寺,创于金皇统间,其大殿前之藏经楼,则为元构,楼左右夹以钟鼓楼,成三楼并列之势,楼本身两层,每层各重檐,成为两层四檐,外观至为俊秀。其平座铺作之上施椽作檐,尤为罕见。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藏经楼又名风华楼,该楼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重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坐落在太谷古城东寺园资福寺内。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藏经楼在经历抗战炮火后变得岌岌可危,于1958年由太谷县迁至迎泽公园,1960年全部安装完工但左右晨钟暮鼓楼却没有复建。此后,资福寺其他建筑被太谷百货公司拆除改建,具有800余年历史的资福寺从此在太谷县消失了。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阁楼高约17米,外看三层实为二层,全木结构,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雕梁画柱,巍峨壮丽。后数次彩绘,扩建广场,形成今天的规模, 如今藏经楼是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 2018年太原迎泽公园经过大修后藏经楼修缮一新】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藏经楼广场前端石狮系太谷资福寺元代寺门前原物】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藏经楼前一对石狮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前的原物】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迎泽公园晋商博物馆内的晨钟暮鼓楼系太谷资福寺内的原物】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修缮一新的太原迎泽公园】

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系太谷资福寺风华楼

虽流落他乡六十载,但如果当时没有迁到太原,恐怕如今早已和太谷宋代万安寺那样烟消云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