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拓“創新之道”自貿區煙臺片區“金點子”真不少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3日訊(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侯嘉偉) “沒想到還沒出正月,尤其是還在疫情期間,居然能這麼迅速拿到營業執照。”2月20日,煙臺開發區駐韓招商處在首爾頒發了“麗源莎(煙臺)科技有限公司”、“路福(煙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家公司的營業執照,剛剛拿到營業執照的路福電子科技代表理事趙晟秀非常激動。

這一創新,正是自貿區煙臺片區實行的中日韓跨國審批制度。煙臺片區探索將政務服務先期延伸至日本、韓國,投資者不出國門,就能快速辦理自貿區煙臺片區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在境外最短5天可獲得證照,實現了跨國“零跑腿,不見面”審批。目前,這一制度創新已作為山東自貿區首個典型經驗進入商務部簡報排發流程。

自2019年8月31日正式掛牌以來,自貿區煙臺片區運行已滿半年。這塊肩負著國家改革創新使命的“試驗田”,先行先試,企業開辦“集成式”、中日韓跨國審批、“拿地即開工”、“自我聲明制”等一系列創新理念落地開花、日臻完善,一個更具開放性、更具改革氣質的創新高地躍然眼前。

創新的不僅僅是理念,也有制度。自貿區煙臺片區推出《關於促進自貿區建設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的20條意見》,喊出“全國最快”口號,設置企業開辦“集成式”服務、“證照同辦、多證聯辦”等多項政務服務提速內容。

以企業開辦“集成式”改造為例,自貿區煙臺片區將企業開辦所涉及的註冊登記、涉稅辦理、印章刻制、銀行開戶預審等“全要素”進行整合,實現企業開辦“只進1扇門,最多跑1次,2小時辦結”,大幅提升了行政審批效能。

“不做盆景,做苗圃”,自貿區煙臺片區還超前謀劃了一批創新事項,勇當“試驗田”。

深化金融領域改革,推行“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試點;在全省首設2億元規模的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密集推出“單一窗口”出口保理融資、跨境離岸直貸等創新業務。

不僅如此。創新推出“拿地即開工”制度,即通過預審的項目,從取得用地批准文件到獲取建築許可不超過10個工作日。試行“自我聲明制”,篩選出人力資源服務許可、社會團體成立登記等7個主項39個子項的審批事項開展試行,申請材料由231項精簡至149項,壓縮35.5%,審批承諾時限由原來的平均3個工作日變為即來即辦、立等可取。

此外,還創新開展中小企業雙向投資促進公共服務平臺試點建設,利用信息化平臺整合區內外投資服務資源,構建一個含政策、項目、技術、資金、人才、服務等資源的雙向通道,從而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指導和配套服務,協調雙向需求,促進自貿試驗區人才聚集、項目引進與產業轉型升級。主動研究謀劃,大膽創新突破,自貿區煙臺片區敢破敢立敢闖敢試,提煉上報11個創新案例。

一批批制度創新密集落地,一項項創新舉措開花結果,一個個項目現場熱火朝天……從揭牌至此,走過半年的自貿區煙臺片區在制度、貿易和金融等一系列領域先行先試,建設之路走得鏗鏘而有力、自信又穩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