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巴洛克建築是建築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使人感到變幻莫測,既成功表現了教會顯赫的權勢與宗教的神奇色彩,同時,這種風格也在反對價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性格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巴洛克風格以自由曲線、曲面、立體式雕塑及內部鮮豔的色彩為其主要造型特徵。而洛可可風格是一種貴族式的細膩裝飾風格,色彩溫馨淡雅。洛可可風格在裝飾與傢俱中常用自由曲線與植物花紋。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這兩種風格的形成和特色吧。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巴洛克建築風格的誕生地是在17世紀的意大利,它是在晚期文藝復興古典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當時刻板的古典建築教條已使創作受到了束縛,加上社會財富的集中,需要在建築上有新的表現,因此,首先在教堂與宮廷建築中發展起了巴洛克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很快在歐洲流行起來。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特徵是大量應用自由曲線的形體,追求動態;強烈的裝飾、雕刻與色彩;常用互相穿插著的曲面與橢圓形空間。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就是稀奇古怪的意思。因為古典主義者對巴洛克建築風格離經叛道的行徑深表不滿,於是給了它這種稱呼,並一直沿用至今,其實,這種稱呼並不是很公正的。巴洛克風格產生的原因很複雜,最先它出現在羅馬天主教教堂建築上,然後逐漸影響到其他藝術領域。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巴洛克建築的歷史淵源最早可上溯到16世紀末羅馬的耶穌會教堂(公元1568~1584年),它是從手法主義走向巴洛克風格的最明顯的過渡作品,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耶穌會教堂的設計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維尼奧拉和泡達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特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兩翼不明顯,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外觀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的佛羅倫薩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簷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半圓倚柱和扁壁柱。正面外觀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卷渦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済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炫耀財寓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

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派,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從17世紀30年代起,意大利教會財富曰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起自己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1638~1667年),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簷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儘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之感。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威尼斯的建築一向比較自由,因此對巴洛克建築風格頗有好感,巍然矗立於大運河南岸出口處的聖瑪利亞·塞盧特教堂(1632~1682年)就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築的代表作。它的規模相當之大,平面為八角形,正門對著大運河,建築造型複雜而自由,立面上冠以大圓頂,並有帶卷渦的扶壁支撐及曲線裝飾,可以算是威尼斯的重要標誌之一。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也是同類放射形廣場的原型,歐洲許多國家都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仿造了這種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司幹柱廊環繞,整個佈局豪放,也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洛可可風格在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它是在意大利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用於室內的裝飾,有時也表現在建築的外觀上。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傢俱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細膩,不像巴洛克建築風格那樣色彩濃豔和裝飾起伏強烈。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非常複雜。洛可可裝飾的手法

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佈置壁畫。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於矯揉造作。室內牆面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柔和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室內護壁板有時用木板,有時做成精緻的框格,框格上部常做成圓弧形,框內四周有一圈花邊,中間常襯以淺色東方織錦。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期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因此這種風格曾風靡歐洲。它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的公主沙龍(Hotelde Soubise ,1735,建築師是Gabriel Germain Boffrand)和凡爾賽宮的王后居室。19世紀末這種風格也受到美國資產階級的歡迎,他們為了表現新貴族的奢侈奈華,在室內也常用洛可可風格,其裝飾豪華細膩的程度也不亞於當年的法國。例如美國羅德島州紐波特城在1892年為火車大王凡德比爾特建造的"浪花大廈”,同年為凡德比爾特之弟新建的“大理石大廈",以及於1901年為伯溫德新建的“埃爾姆斯別墅”,都在橢圓形沙龍中應用了洛可可的裝飾風格。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公元17~18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