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硬分幣裡面都含了什麼金屬呢?--硬分幣收藏之材料篇

我是林隱,我的收藏資料歸集系列6

硬分幣裡面都含了什麼金屬呢?--硬分幣收藏之材料篇

1分、2分、5分硬幣

這一枚枚的硬分幣中究竟含有什麼金屬呢?

歷史背景

首次提出是在1950年,當時候領導中國貨幣印製的工作的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管理局提出了輔幣合金材質配比的初步設想,但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正在抗美援朝,銅作為戰略物資,打仗都不夠用,哪來多餘材料保證生產硬幣),所以此計劃沒有得到中央的批准(你還相信那些硬分幣含銀的謠傳嗎?含點銅國家都沒批准)。

直到1953年11月,政務院財經委對人行發行新幣的請示做了批覆,同意一邊發行紙分幣來作為輔幣(第一版1953年長號碼紙分幣),一邊研究發行硬分幣來作為輔幣。

而鑄造硬輔幣,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色澤、聲音、堅固、耐磨等,1954年,中國人民銀行採納了成都人民造幣廠工程師繆以淵的建議:採用銅鋁合金作為硬幣的鑄造材料。

因為是製造輔幣,考慮面值都比較低,鋁金屬是作為主金屬,銅金屬作為少量配比金屬,以鋁銅合金為材質開始鑄造生產1955年1分、5分硬幣。

硬分幣裡面都含了什麼金屬呢?--硬分幣收藏之材料篇

“鋁銅合金”的1955年5分硬幣

用鋁銅合金鑄造的硬分幣強度高,耐熱性能和加工性能良好,但是在防鏽耐腐蝕方面表現卻差強人意,我們其實也可以從我們手中硬分幣留存情況看的出來,舊的55年1分、5分硬幣(鋁銅合金)明顯比其他年份的硬幣顯得顏色暗沉發灰,磨損情況更嚴重。

也正是由於鋁銅合金存在的這個問題,1956年,人行採納了來華的蘇聯專家建議,重新研究配比含少量鎂的鋁鎂合金(主金屬成分為鋁,添加少量鎂來增強其硬度,由於其抗蝕性好,也被稱為防鏽鋁合金)來作為硬分幣的鑄造材料,之後中國生產硬分幣一直就採用鋁鎂合金材質了,只是中間幾次對鋁金屬和鎂金屬比重進行了調整。

我國採用不同比例的金屬合金生產硬輔幣的明細情況如下:

1、鋁銅合金(鋁99.5%,銅0.5%):4種

1955年1分,1956年1分,1956年2分,1955年5分(也有說有存在小部分1956年鋁銅合金的5分硬幣)

2、鋁鎂合金(鋁98.8%,鎂1%,錳0.2%:1種

1957年5分

3、鋁鎂合金(鋁98.9%,鎂1%,錳0.1%):23種

57、58、59、61、63、64年1分(6種),59至64年2分(6種),74至81年2分(8種),74、76、79年5分

4、鋁鎂合金(鋁94.6%、鎂5%,錳0.4%):13種

71至80年1分(10種),56年5分(大部分留存下來的56年5分為七十年代補鑄的),80、81年5分

5、鋁鎂合金(鋁94.6%,鎂1.5%,錳0.4%):67種(現在一直使用這個金屬配比的鋁鎂合金鑄造硬分幣)

81至2000年1分(20種),05至13年(9種),15、17年1分,82至2000年2分(19種),82至2000年5分 (19種)

作為中國發行的第一套硬幣,作為一個貫穿我國整個硬幣發行時期的一套硬幣(1955年至2017年國家一直在生產發行硬分幣,這期間國家另外陸續發行了第二套硬幣“長城幣”、第三套硬幣“老三花”、第四套硬幣“新三花”),而我們也可以在這枚小小的硬分幣上面看到我國鑄造、材料、設計工藝方面的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