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許久沒做徵集了,前幾天和小壹聊起上海電影節。小壹說自己每次參加電影節,最有趣的就是和一群不認識的影迷搶票換票,一來二去,不認識的也就成了朋友。

編輯部的小明聽我們聊得歡,趕緊湊過來說:“我覺得搶票沒啥意思,最有趣的是和一群影迷一起看電影。那些經典的鏡頭一出現,大家一起歡呼,這是隻有影迷才有的快樂!”

就壹哥自己來說,也許見到導演們本人,才是電影節上最讓我惦念的事兒。

然後三個被工作困在北京的我們,同時對能親自去上影節的小編表示眼紅到想殺人。

關於電影節,每個人總能說出點什麼——這就是我們做這次徵集最開始的初衷。

閒話少說,先放出幾張“本報駐上影節前方記者”發回的現場照片,大家來感受一下: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我有時候在思索,對於影迷來說電影節是什麼?

是新片的交易會?還是電影獎的競技場?抑或是大佬們的談笑風生?

其實對於影迷來說,上面的都不是。

電影節就是它的字面意思——一個關於電影的節日。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盡情看電影,盡情表達對電影的愛,盡情相聚,暢聊電影。

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會很驕傲地說,我們是影迷。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我們每個人對電影節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下面的故事裡,也許就有你:

換票換出大片感,也是沒誰了!

@小螺號DD吹:

我要介紹本屆電影節認識的一位有緣人,她給了我看《小偷家族》的機會。

是這樣的,在第一次搶小偷家族時,下單時由於突發狀況拖了一段時間,支付後沒有出票,希望成為了失望。第二天,看到了轉票群裡一位願意用《小偷家族》換《迷魂記》或《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朋友。

懷著一絲緊張與她聯繫,願意用《迷魂記》換,誰料到卻被人搶先了一步,對方說更想看《陽光燦爛的日子》,有人願意換,於是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滅了。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圖文無關,怕你看累

然而就在當天晚上,我發現了一位用《小偷家族》同時換《蝴蝶夢》和《冷戰》的朋友。

由於搶《冷戰》的時候和閨蜜各自多搶了一張,我帶著2張《冷戰》的底牌去聯繫了那位朋友。沒想到的是她一口答應,還說希望用我給的2張《冷戰》之一去和另一個人換《蝴蝶夢》,這樣達到了“三贏”的效果!

我本以為是2張冷戰“虧本兌換”,但因為那位朋友是二重轉票,最後給我補了差價。於是我重新擁有了《小偷家族》的一張票。

不得不說當天晚上都要哭了,這才是真正的有緣人。這次換票經歷甚至在本屆上海電影節可以評上最成功的了。

壹哥說:

如此複雜的換票操作,如此驚心動魄的劇情轉折,換個票都可以拍成一場電影了!不知道各位看官看懂沒有,我是沒看懂。

我們影迷們的戲就是這麼多,換個票都能給你換出一部好萊塢大片!

我和《月光男孩》是生死之交!

@Dep:

電影節當天晚上6點多的票看《月光男孩》,很是期待(能搶到票,內心還是很激動的)。

結果下午1點多就開始上吐下瀉,整整持續了2個小時,整個人都快不行了 完全虛脫到動不了,臉色蒼白。就這樣躺屍在家,準備給家人打電話送我去醫院(我懷疑是不是食物中毒)。

結果到5點多,奇蹟般體力慢慢恢復果斷選擇繼續完成觀影之旅 算得上有著生死印記的一部電影(實際觀影后還是非常震撼的)。

壹哥說:

這位朋友沒有說是哪次電影節,不過不重要,能在電影上映前奇蹟般地恢復健康,並且還能趕上電影,這真的是緣分了!

我就是在想,你不會是因為要看《月光男孩》激動到拉肚子吧?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介拾

記得今年北影節剛開幕時,我臨時起意買了電影資料館的《旺扎的雨靴》,當時只注意到會有導演拉華加來進行映後交流。

觀影體驗真的很棒,電影講的是藏族小男孩旺扎的成長經歷,對一雙雨靴求而不得,裡頭的場景非常生活化,但是讓你看不厭。電視機播放的《西遊記》和《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片段都是藏語版,看起來有一種陌生的熟悉感。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圖文無關,怕你看累

映後交流時感覺導演拉華加有點害羞哈哈,而且沒想到的是杜江居然也來了!真的超級帥,而且還和主持人沙丹葛格看玩笑說:“以後嗯哼想要什麼玩具,買之前要好好考慮一下,不能總是滿足他。“

對於已經大學生的我而言,童年已經遠去,但童年對於玩具的嚮往卻一直沒有褪去,小時候“貧窮”的我為了央求父母幫我買某個東西常常使出渾身解數。

看完電影后,突然想到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壹哥說:

童年對大家都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有求之不得的東西,電影就是這樣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另外,下回沙丹葛格和杜江這種大帥哥站在一起的時候,記得拍照片留證據哦!

我愛王家衛!

@介拾

一直特別喜歡王家衛導演,喜歡裡面的距離、頹廢與邊緣,那些獨白更是讓人有觸電般的驚豔。北影節剛剛放票時,買到了《墮落天使》和《愛神之手》。

《阿飛正傳》在選票過程中眼睜睜看著由十幾個空位變成全場滿座。值得開心的是室友託朋友幫我買了《重慶森林》!而且後期《阿飛正傳》突然放票,於是《阿飛正傳》也買上了。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圖文無關,怕你看累

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搶到《春光乍洩》(實情是我感覺自己手速太差,主動放棄了搶《春光》),最開心的就是五場墨鏡王作品我搶到了四部(激動max)!我非常喜歡《墮落天使》,總感覺被很多人低估了。

當在大熒幕上看著一對拍檔有感情卻始終不互相靠近連同框機會都少得可憐,再伴隨著《忘記他》的愛而不得,真的深受震撼。感情是好難控制的,有愛的人有時候不一定比無愛者幸福(哭),但還是飛蛾撲火般追求愛情。結尾的《Only You》讓人很想在深夜騎著摩托車,漫無目的地飛馳下去,永遠不停歇。

壹哥說:

這位朋友是真的很愛王家衛導演了,而且也是真的電影節常客,後臺一下子留了兩條超長留言,文采還很好,讓我都忍不住要去重刷一遍王家衛的電影了!

穿著旗袍看老電影,

這才是上海人的腔調嘛

@郝小晴:

那還是4年前,我讀大二,約好了跟讀研的姐姐一起玩幾天,遂去了上海找她。沒成想恰好趕上了上影節,當年的我還對電影節這個名詞有很懵懂的概念,只知道瞎激動了。

姐姐拿了導師的贈票去看了4K修復版的《戀愛與義務》,當時好多阿姨穿著旗袍去看了,可見上海當地人對電影節的重視。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圖文無關哦

我因為沒票,買了一張阿湯哥和艾米莉·布朗特主演的好萊塢科幻大片《明日邊緣》。當天去看電影的地方是有百年曆史的大光明電影院,重新修繕過,又保留了一些古典風韻,非常有特色。

現在感慨一下,那時候的我對電影有著無比的憧憬和熱情,記憶裡這段誤打誤撞的上影節經歷一直都熠熠生輝,每每想到2014年的夏天,想到那年的上影節,想到大光明,心裡還是覺得很暖。

壹哥說:

感謝這位朋友的分享,也感謝那位把你“帶進坑”的姐姐。故事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的阿姨們穿著旗袍去看1931年的老電影《戀愛與義務》,對她們來說,電影也許不止是電影,而是逝去的那些舊時光吧!

第三個感謝,就是感謝給你帶來溫暖回憶的那座大光明電影院!

玩轉電影節,

你得跟這位小哥學學

@三喵:

大概是因為上海國際電影節既權威又方便,每年都會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影迷駐紮觀影,有一年我在青旅就認識了一位從外地專程來看電影的小哥哥。

他把每一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當當,小本子上除了寫基本的日程地點和時間,還把如何快速穿梭在各個電影院,如何順利轉場不遲到的交通規劃寫得十分詳細。

當然,我最膜拜他的不是有這麼多的時間精力和錢,而是如何順利買到所有想看的票的?他說,多選幾個備選就好。(說沒買到票的,你們慚愧嗎?!)

壹哥說:

明人不說暗話,我就想問一句,你倆怎麼沒在一起?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圖文無關哦

不cos電影裡的情節,

電影節你就白去了!

@willow:

對我來說,電影節最有趣的莫過於和大家一起看電影。那種和身邊人一起接住電影拋來的梗,一起歡呼,一起鼓掌的熱鬧感無人能敵,簡直是影迷狂歡。

今年上影節的《災難藝術家》就看得我很開心,現場大家無數次爆笑,還有真有人帶著勺子去扔(電影中的一個梗)。最最最驚喜的就是在影片結束字幕滾動完燈還沒開的那一瞬間,電影院前排突然有人用手機打出了一束光,一位cos托米韋素的大哥起立致意,瞬間整個影廳都沸騰了。這麼嗨!我想只有電影節才能見到吧!

壹哥說:

看完這個故事,我只想在影院致敬一次《低俗小說》,想想就刺激!

影視圈的江湖,

在電影節時露出了真容

@一條鹹魚

因為是影視行業從業者,所以我來上海之後每天晚上都會參加各種“之夜”,白天參加各種論壇,活動就會比較豐富。比如這次上影節,我17號到了的晚上就參加了“影聯之夜”,在活動上見到了劉慈欣和劉鎮偉,以及一些香港的電影人,甯浩導演也去了。

感覺“影聯之夜”邀請的人有很多大佬,而且帶著很強的工作屬性,大家都很厚道也很溫和。當然了,酒會上還會有一些穿著華貴晚禮服的女性出現,她們的目的性應該也是很強的。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影聯之夜

另外兩個“香蕉之夜”和“阿修羅時尚之夜”,這兩個酒會的氣質就會和“影聯之夜”不太一樣。“香蕉之夜”的派頭搞得很大,還搞了一個黃毯,但是卻沒有什麼重量級的嘉賓到場,王思聰本人也沒有來。“阿修羅時尚之夜”請的嘉賓也是類似。感覺這兩個“之夜”的圈層和“影聯之夜”還是有差距的。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香蕉之夜

這是一個直觀的感受,總之,參與上影節各種級別的活動,見識影視圈不同級別的人士,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體驗。

壹哥說:

這是一位業內人士的投稿。電影節永遠不止是影迷的狂歡,影迷看的是電影,行業人士看的就是合作和商機。

有多少電影項目是在電影節的一場場活動中,在一次次觥籌交錯中孕育和孵化的呢?這也許就是電影節的另一面吧。

Btw,其實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酒會上穿著華貴禮服的小姐姐們。

最後的這個故事,我特別希望大家看看:

為了看一部電影,我跑去了法國

@di

其實我這個故事算不上是電影節的故事,但我很想分享出來。2014年的時候,我聽說盧浮宮從全世界的導演中選擇了臺灣導演蔡明亮,來拍攝一部發生在盧浮宮中的電影,這部電影叫做《臉》。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電影講的是李康生飾演的導演在盧浮宮中拍攝聖經故事《莎樂美》的故事,但實際上,它講的是李康生和母親的關係,正是我感興趣的題材。

這是一部不會上映的電影,只在盧浮宮珍藏。所以作為蔡明亮的鐵桿粉絲,我專門坐飛機去了法國巴黎,只為了能一睹這部電影的真容。可惜因為語言不通和時間緊張,我最終和它失之交臂。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失望之餘,我去看了另一部盧浮宮珍藏的電影。那部電影是法語片,沒有英文字幕,但我看得還是很感動。當時在場的都是法國老頭老太太,在沉默之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只屬於電影的魅力。

這是我為了看一部電影花最大代價的一次,但我覺得,很值。

壹哥說:

為了一部電影,去到另一個國家,這是我聽過的最狂熱的影迷故事,也是最令我動容的故事。

如果有人問我,為了看一部好電影,我可以付出什麼?答案應該會是:一切。

電影節那些故事,聽他們說給你聽!

他們的故事講完了,但影迷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把你的故事放在留言裡,我會繼續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