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如今都怎麼樣了?隨處可見卻沒人願做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認為“90後”是垮掉的一代,沒有責任心,做不到奉獻,吃不了苦,沒有一技之長還不願意潛心學習。作為“90後”,筆者知道我們是有些任性,但是這種任性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優勢,我們不再任勞任怨,是因為任勞任怨對我們的發展毫無幫助。有時候,子淵也在想,能夠生在遍地都是機遇的時代多好,可惜那個時代太窮了;生在崗位包分配的“金飯碗”時代多好,可惜現在看來太僵硬了。那麼,老一輩人眼中的“金飯碗”是什麼樣的呢?

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如今都怎麼樣了?隨處可見卻沒人願做

▲90年代上班的人們

第一個被老一輩認為是“金飯碗”職業的就是供銷社售貨員。清楚新中國社會發展的朋友肯定知道,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中國百姓生活中流通的不是人民幣,而是票,買糧食要糧票,逢年過節想要吃肉改善就需要用肉票買肉。這些糧食和肉就是由供銷社的售貨員提供,他就相當於市場管理者,主宰眾多商品。如果哪個家裡有一位在供銷社工作的親戚,那面子就大了,獲取資源也方便了許多。當然,我們也清楚,那個時候中國經濟基礎薄弱、物質缺乏,可提供的商品不多。然而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以後,商品種類和數量暴增,供需關係發生了巨大反轉,供銷社的售貨員就成了滿大街的售貨員,這麼工作自然就開始變得不吃香了,而且現在的售貨員都被灌輸著“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地位非常低,“90後”一般都不做。

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如今都怎麼樣了?隨處可見卻沒人願做

▲供銷社內部場景

第二個在老一輩眼裡絕對不會失業的工作就是司機。現在中國的汽車數量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城市交通陷入擁堵是常有的事,為此交通部門特意出臺限號的政策。中國農村裡的買車戶數也大幅度上升,過年回家時車輛絡繹不絕,畢竟現在汽車真的便宜,首付一萬就能提車。但是在八十年代,能開上汽車的絕對是富豪,那時還彩禮還是隻要自行車。而且那時還開車的人也十分稀缺,給司機開出的工資十分豐厚,因此在老一輩的眼裡“司機”就是個不會失業的工作。不過那個時代過去了,現在中國汽車增多,駕校遍地開花,會開車的人也越來越多,司機的工資也越來越低,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做。

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如今都怎麼樣了?隨處可見卻沒人願做

▲正在駕駛當中的公交車司機

第三個“金飯碗”職業就是播音員。這個大家可能有疑惑,聽廣播多沒意思,怎麼還有人聽呢?其實,還是受限於時代,八十年代中國的文盲率還是很高,大面積處於文化饑荒中,人們除了看黑白電視,就是收聽廣播,接受外界的奇聞軼事。當時收音機因為價格低廉還可以收聽節目成為每家每戶的寵兒,一家人坐在家裡,聽著廣播員字正腔圓地播報著節目,覺得十分愜意。需求大,播音員的工資自然不低,而且在室內“風吹不著,雨淋不到”,成為很多人羨慕的工作。只不過這樣的好工作在改革開放後變得不吃香了,很多人都選擇下海經商,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

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如今都怎麼樣了?隨處可見卻沒人願做

▲八十年代的播音員

最後一個“金飯碗”職業就是電影放映員。看過露天電影的朋友應該知道,八十年代看電影需要電影放映員的全權操控,《情滿四合院》裡面的男二就是個電影放映員,每次都會被十里八村請去放映電影,放一次能掙到不少外快。經過長久的發展,現在放電影不需要像以前一樣投影,全稱自動化數字放映,根本不需要人一直操持,這個職業可以說消亡了。

39年前的四大“金飯碗”,如今都怎麼樣了?隨處可見卻沒人願做

▲《情滿四合院》劇照

這四個職業是時代的產物,也被時代淘汰。不過他們在相應的時代,都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可敬的。我們從中也可以發現,“90後”不必拘泥於老一輩人的眼光,誰知道下一刻,哪個行業最好呢?說起來,“金飯碗”每個時代都有,各自選擇就好。

《改革開放與職業變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