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街拍,是發現人性的窗口

街拍,也稱為掃街,它以記錄社會生活影像為重點,注重從客觀紀實的角度入手。它非常貼近生活,街拍使我真實地記錄下這個城市人們活動的性情、特徵以及周圍的環境,還有這個城市的變遷,以及人們的真善美、生活狀態。我覺得街拍是一件很多有意義的事,在此僅舉幾例和大家分享。

1.發現一對耄耋老人的堅守。

草鞋編織,是民間的一門工藝,現在即將消失。掃街使我發現還有人在堅守。2011年7月的一天,我在街上偶遇一位一位老人,肩上搭著十來雙自己編織的草鞋,這種草鞋過去常見,現在稀少,一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跟拍幾張後,他在一間賣化妝品的門市部門前停了下來,放下肩上的草鞋攤在面前,側後剛好有蔣雯麗為化妝品做代言的招貼畫,我一看有戲,就以這位老人為主體,以蔣雯麗招貼畫為陪體,於是構圖拍攝,形成了一幅畫面。

後來,又多次在街上遇到這位老人賣草鞋。再後來我和老伴步行20多公里到老人家裡進行家訪。瞭解到老人姓王,上世紀三十年代人,今年八十多歲了。他的妻子比他小四歲,也八十歲了。他倆是娃娃親,年輕時就一起打草鞋,遠近小有名氣。男的負責上山割草,上街賣鞋,女的負責在家打。 “年輕時手腳麻利一人一天打四雙還要放早工,現在一天一雙還得趕緊。王大爺說,年輕時手腳麻利一人一天打四雙還要放早工,現在一天一雙還得趕緊”,王大爺說。還了解到一個細節,就是他們的草鞋還給紅軍送過,王大爺說,“這是他兩口子今輩子的榮耀。”現在一個小工一天都是150元了,他一雙鞋才賣20元。收支嚴重倒掛,為什麼這對耄耋老人還要堅守呢?因為草鞋是民間工藝,還有欣賞價值。


街拍,是發現人性的窗口

2011年7月,陝西鎮安縣,王大爺在南新街賣草鞋。


2.發現一顆滾燙的愛心。

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牽動了中國人的心,更牽動了馬華及其愛心人士的心。2月4日,路過南新街,老遠看見一位坐著輪椅的年輕人和其他幾位一起,懷裡抱著什麼東西,給環衛工人發送著。近前一看,原來是馬華帶著幾位愛心人士,一起為全縣環衛工人代表贈送醫用口罩和防護手套。馬華是高位截癱的殘疾人,馬華說,"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我去不了武漢,就為當地健康守護者獻一份愛心吧!"他說,先給全縣300多名環衛工人每人發兩個口罩、一雙手套,然後再給關口的守門員送些。08年汶川地震、10年舟曲泥石流等都有他的支援。


街拍,是發現人性的窗口

2020年2月,馬華和愛心人士給環衛工人贈送口罩、手套。


3.發現一雙渴望的大眼睛。

2013年4月的一天,天還下著小雨,一個學生模樣的男孩,蹲在南新街菜市場大門的南側,身旁放著裝滿青菜的挎籃,側後是商家打出的廣告“清倉的大甩賣”,一雙大眼睛瞅著過往行人。從他的裝束可以看出這是一箇中學生,利用節假日到街上賣菜,我舉起相機抓拍到了他與買菜者對話時,且臉上流露出渴望的眼神的瞬間。這個情景至今難以忘懷。


街拍,是發現人性的窗口

2013年4月,一位中學生在南新街賣菜


4.發現一雙凍得發亮的小手。

每年臘月年貨市場上,都活躍著一支銷售大軍,這中間有老成持重的商販,有初生牛犢的學生。在學生有大學生、中學生,還有小學生。數年來,我一直關注這批學生,先後對他(她)們進行過採訪報道。2015年2月的一天,我在南新街照例掃街,發現一家三口在街上擺攤,姊妹倆幫媽媽售賣年貨,大的已上大一,在攤前忙來忙去招呼顧客,小的才上小學二年級,在一個行軍床前蹲守,看管著行軍床上的紅包等零碎東西。過細看了一下她們的攤位後發現,小女孩一雙手腫得像兩個小饅頭,間或有凍傷斑點。我問:“手咋了”。她說,“凍的”。“疼得很吧?”“不疼,有些癢。”“你咋不在家玩呢?”“在家也是閒著,還不如幫媽媽做點事。”可惜那雙饅頭小手的照片丟失了,下圖左二是大女兒招呼顧客的背影。

此時此刻,我想到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他們當中也有不窮的,有的學生父母都是雙職工,他(她)們也在街上擺攤設點,勤工儉學,關鍵看父母咋樣教育。


街拍,是發現人性的窗口

2015年2月,一位大學生(左二)在南新街賣年貨


5.發現一個小朋友的舉動。8月25日,實行垃圾分類的第二天,鎮安縣中心廣場,母女倆吃過零食後,母親將包裝紙揉成一團交給女兒,小朋友拿著紙團跑向垃圾桶,仔細觀察後精準投入。我連忙問,“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小朋友邊跑邊說:“我不告訴你!”母女倆手牽手走了。


街拍,是發現人性的窗口

2019年8月,一位小朋友在中心廣場選擇垃圾投放點


街拍,能遇到拍到許許多多閃光的東西,社會需要攝影人去發現傳播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