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幫你瞭解一下那些“燒腦”的金融名詞!

幫你瞭解一下那些“燒腦”的金融名詞!

很多人對經濟學望而卻步,就是因為被那些七拐八繞的經濟詞彙給繞暈了,不知到在說什麼。

週末就說點好玩的,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份經濟學家常用的經濟學語言和翻譯。

1、負增長。

翻譯:下降了。例如,我今天的股票跌了10%,經濟學家會說是負增長10%。

2、財富攤薄效應。

翻譯:虧錢了。

例如某首席分析師,評論債務風險爆發帶來的後果時,他不會說大家會虧錢,他只會說居民會出現財富攤薄效應。

所以像我這種經常用虧錢了,下降了,欠債還錢等這種通俗語言的人,就會顯得不夠專業。看來以後要多用一些專業名詞,提升一下文章格調才行。

3、債券融資。

翻譯:拿著寫好的借條向你借錢,上面註明了金額、期限、利息和擔保物。

因為債券的本質就是借條啊,但是用借條會顯得很low,用債券就會顯得很高大上。

4、信託貸款。

翻譯:把借條做成一個信託計劃合同,上面註明金額,期限,利息和擔保物。實際上也是借錢。

5、標準債券融資。

翻譯:用的是標準化的借條向你借錢,上面標註了金額,期限、利息、擔保物。

6、非標準債券融資。

翻譯:把借條換個名字叫信託,資產管理計劃,過橋貸款,私募基金等,實際上還是在借錢,上面也會標註金額,期限、利息和擔保物。

7、存量債務。

翻譯:借了還沒有還的錢。

8、增量債務。

翻譯:在未還債務的基礎上,借更多的錢。

9、債務置換。

翻譯:用新的借條,換回舊的借條,俗稱續借。

10、債務減記。

翻譯:還不上錢形成了壞賬,那就只還一部分,其餘的就算了。我們國家就經常給非洲兄弟做債務減記。

10、地方政府債務貨幣化。

翻譯:央行直接借錢給地方政府還債。央行會變魔法,他會變錢,無中生有。

11、土地財政。

翻譯:地方政府賣地的收入。

12、地方融資平臺。

翻譯:地方成立專門用來借錢的公司。

13、貨幣寬鬆。

翻譯:讓銀行貸出去更多的錢。注意錢是通過貸款放出去的,以後要還的,不是白送。

14、融資。

翻譯:融資有很多種方式,直接向銀行貸款,發行債券,信託計劃,發行股票,股票增發,出售股權吸引資本投資等。

15、再融資。

翻譯:融資一次還不夠,還要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融資,甚至更多。有多輪融資的,多數出現在資金密集型創業公司,像美團、滴滴、京東等。

16、風險較小。

翻譯:有一定風險。

17、風險可控。

翻譯:有很大風險。

18、防範系統性風險。

翻譯:有可能出現系統性風險。

19、系統性風險。

翻譯:全面崩潰了。前段時間的P2P集中暴雷,就叫系統性風險。

20、轉移支付。

翻譯:把你的錢,裝進我的口袋。國內所說轉移支付,通常指把發達地區收上來的錢,轉而去支持不發達地區。例如從廣東收上來的錢,去支援東北,西北。

還有很多,我一時也想不起那麼多,大家還有什麼覺得繞口的經濟詞彙,歡迎在留言中分享出來。

經濟學本身並不複雜,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各種概念,模型,繞口的詞彙,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了。

面對複雜化的東西,就要理清其中的邏輯,化繁為簡,就能夠穿透迷霧看到真相。

實際上,經濟學也不能對所有人明言,否則就沒那麼容易割韭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