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面對“攪局者”的應對策略

任何局都有設局者、人局者,也可能有攪局者。一般情況下,攪局都是意外發生的,比如,喝多了做出了失態的事情;表演過度,以致喧賓奪主;等等。但是,也有-些攪局是惡意的,是某些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故意搗亂的種行為。當然,這裡所說的攪局,是指前- 種意外發生的攪局事件,這在飯局中是很常見的。雖然常見,但是如果發生,也會讓現場的氣氛很尷尬,也容易滋生矛盾。不過,如果應對得當,是可以很快消除攪局的不利影響。

大亮是個自來熟,用他的話說就是,只要是坐在一個飯局上的人,那就是朋友,是朋友那就得喝酒。在飯局上,大亮總是最熱鬧、最能讓人開心的一個,他有很多在飯局上調節氣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周圍的朋友們都愛拿他開玩笑,可好牌氣的他從來不急。所以,在朋友們的飯局上,大亮就是大家的開心果,只要有他在,飯局想不熱鬧都不行。可是,大亮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有酒必喝,喝酒必醉,醉了總會弄出各種事情來。正因為這樣,朋友們在吃飯的時候既喜歡他來了熱鬧,也害怕他來了“鬧事”

大亮是飯局的積極參與者,卻也是最後的攪局者。他喝醉後總是在保留“傳統曲目”的基礎上保持創新。“傳統曲目” 是:罵人、嘔吐、撒潑耍賴 ; 至於創新,那就要看最近一段時間的心情和遭遇了, 比如,最近大亮和妻子鬧離婚,爭奪兒子的撫養權,弄得焦頭爛額,那“創新曲目”就是痛陳自己的“革命家史”。

面對“攪局者”的應對策略

罵人是不道德的,尤其是酒後罵人,意識不受控制,說不定什麼難聽的話就出口了,攔都攔不住;嘔吐是自然反應,但是總歸不雅;撒潑要賴那就更看不得,這和他平日的風格相差甚遠,而且非常有礙觀瞻。每每到飯局的最後,只要大亮的曲目一上演,人們就開始紛紛撤退了。

大亮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和朋友們一起大家都還能容忍,可是一和別的客人吃飯就弄得膽戰心驚,為此,他搞丟了晉升機會、弄得妻子怨氣很重離開自己..-更重要的是,本來請客吃飯是好事,結果最後自己攪局反而變成了壞事,原來想要拉近的關係,不但沒有拉近,反而變遠了。

面對“攪局者”的應對策略

人是感情動物,因此當有事情發生的時候,總會影響乃至左右著人們的心情,有些人選擇在酒精的作用下做出不理智的舉動,或者乾脆就是藉著酒勁發洩,釋放內心的壓力。但是,這樣的做法給請客者往帶的是負面影響,以致整個飯局的氣氨都可能因此受破壞。因此,面對這樣的攪局,首先必須明確的是一定要 堅決制止,其次要有很好的應對措施,儘可能地避免或者化解負面影響,給飯局一個完美的結尾。下面提供幾種應對此類攪局事件的措施:

1.酒後失態

這是最常見的攪局,有飯局就離不開酒,而有酒就有喝醉的人,這其中就不免有些人酒後失態、失德,做出讓人難堪的事情來。更讓請客者難堪的是,這種攪局者的出現,會將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飯局氣氛破壞殆盡,甚至得罪人的事也常有。因此,面對這樣的攪局,一旦出現必須馬上制止。此外,可以提前做些預防措施, 比如,限制某些攪局者的酒量:讓他多吃菜;讓他多發言,少喝酒;讓他成為活動的組織者,發揮他搞活氣氛的特長,這樣他就可以離酒遠些了。

2.發生衝突

一般而言,在同一個飯局中,客人即使彼此間互不相識,也因為同時接到主人的邀請而寒暄起來,因為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無論充當什麼角色,目的都是為了配合主人將飯局熱烈地進行下去。可是,這並不是說,大家一定就會相處得其樂融融、和諧暢快。在飯局上發生衝突的事也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喝酒後,更容易因酒後胡言而得罪人。對於這種攪局行為,一般的措施就是勸慰,實在不行就隔離。如果是在清醒的狀態下起衝突,勸慰是管用的,但是喝酒後有的人會藉著酒勁兒鬧事,那勸慰就不起作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隔離,等冷靜後再說。

3.外來攪局者

有時候是飯局上不守規矩,影響了旁邊用餐的人,從而發生衝突; 有時候是酒後胡言亂語,和其他飯局上的人發生衝突。面對這樣的情景,分開、勸慰是必須的,但是切記不要拉偏架,導致戰火升級,面應該理智地賠禮道歉,然後將自己飯局上的人送走,以避免事態擴大化。

4. 突然有事要離開

還有一種攪局是,當大家很開心地在一起的時候, 突然其中的某個人接到電話要離開,必然會影響大家的情緒,尤其是重要人物的離開。這時候,不要盤問對方離開的原因,因為對方做出離開的決定是理智的。再者,對方已經決定離開了,一般情況下,他就不可能自我反悔再留下。面對這種局面,要迅速調整好情緒,並用敬酒、遊戲等方式把大家的熱情重新調動起來,不要讓冷場的事情發生。

面對“攪局者”的應對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