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三論王貽芳的"對撞"為什麼遭到楊振寧的反對?

王貽芳老師作為我國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為我國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並且想一舉拿下自牛頓以來的世界難題"大一統"理論,這種民族自強精神,確實值得讚揚,我們應當引以自豪。

王老師目前的思路,也就是當前的人類的科學思路,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後,也就是所謂上帝粒子, 把四種力統一起來。換句話說,這個思路尋找的就是暗物質,暗能量。

假如王老師真的找到了這種大一統公式,按這種理論說法,只是四種力的統一,微觀世界模型的統一。還不能解釋宇宙中所有現象,例如黑洞,中子星,白矮星現象,它們之間的內在規律是什麼?目前科學界看到的只是現象,而不是規律。不能解釋地球水的來源,生命的起源。不能解釋生物界的所有現象,不能解釋五次大滅絕後,出現的新的生物為什麼一次比一次更高級。不能解釋生物界各種奇異現象。不能解釋人類的特異功能,第六感官現象,靈魂鬼神,中國的氣功,易經等各種超自然現象。這就稱不上大一統理論了。

我們忽視了這樣一個宇宙原理:

宇宙最初的奇點,大爆炸之初,物質只能由中微子,夸克,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爆炸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核,原子,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但是,我們應當認識到,這種大爆炸不是一次完成的。就如人類懷胎,由受精卵開始,不斷的分裂,最後形成系統,形成完整的人。雖然僅僅十個月,但是包括了生物進化的全過程。宇宙也同樣。雖然一瞬間爆炸,包括了宇宙進化的全過程。宇宙五次大爆炸,就是這樣的原理。

還有一個原理,科學沒有認識到,也就是被西方忽視了,西方也不可能產生這樣的思維。也就是逆轉原理。現在的宇宙轉化為星系再轉化為恆星,再轉化成星雲,星雲會轉化成氣體。氣體逐漸轉化成分子,原子,原子核,然後轉化成中子,質子,電子,光子,然後再轉化成夸克。然後轉化成中微子,最後變成黑洞,也就是奇點。奇點又接著大爆炸,反覆循環。

形成這樣的公式:奇點(黑洞)→中微子→夸克→質子,中子,電子,光子→原子核,原子→分子→氣體→星雲→恆星→星系→宇宙。然後開始逆轉。宇宙→星系→恆星→星雲→氣體→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中子,光子,電子→夸克→中微子→黑洞(奇點)。也就是吸引力的聚集→擴散→再聚集→再擴散,這樣反覆循環的過程。 奇點也並不是火柴盒或手蓋大,而是″無",連黑洞都不存在,黑洞都聚集到"無",然後再爆炸。宇宙這種變化用的都是溫度。宇宙以後的所有變化,都同溫度有關。

原始宇宙,只有吸引力和離心力,相生相剋,生生滅滅,這種生滅,並不是無用功,而是量的積累,這種量積累,是不斷溫度升高的過程。如果說物質,這時的溫度就是物質。這時的吸引力和離心力,有三大特性①速度無限。②有記憶力。每次生滅,都保存在記憶中。③所有生滅對象,互相糾纏。在長期生滅過程中,分成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變化,都會留下痕跡的。這些痕跡人類已經考察到了。

第一階段。吸引力和離心力在長期的生生滅滅過程中,不斷積累溫度,出現了吸引力比離心力,多″6"個單位的現象。正是這個"6",創造了整個宇宙物質。吸引力和離心力在生生滅滅中,剩餘的"6"不斷集聚,最初2個,後來3個4個5個6個,這種吸引力的聚集,客觀上要求成立組織,經過長期積累,最後發生了第一次大爆炸,形成"自旋團",這種自旋團沒有質量,屬於輕子。這次大爆炸,不需要太高溫度,只需一個氣團溫度就夠了。這個痕跡人類還沒有想到考察,因為他沒有物質,不是量子。

第二階段。有了自旋團之後,自旋團內的吸引力當然比離心力多"6”個單位,在整個宇宙的運動中,吸引力於是唱主角,它強烈表現自己,在自旋團中增加更多的吸引力,於是開始出現重子。自旋團的吸引越來越多,重子也就越來越重。經過長時間積累,發送了第二次大爆炸。這次大爆炸,在宇宙中留下了痕跡。那就是更輕更小的中微子。這時宇宙是沒有"三種力"的。宇宙運行的規律,應然是糾纏速。 中微子被稱為宇宙的"隱身人",每秒鐘有億萬箇中微子穿過人的身體。中微子起初沒有質量,不帶電荷,和其他物質相互作用及其微弱,後來的中微子有了極微弱質量。宇宙的物質世界,就是由中微子演化過來的。

第三階段。這種輕微重子的自旋團,由於加入更多的吸引力,開始有質量。也就是後期的中微子有質量,也就形成了引力場。有了質量,原始宇宙速已經無法保持無限速度來維持運行, 吸引力和離心力需要分工,吸引力要向重力方面發展,不斷增加這種自旋團的質量。這就是費米子系列。離心力要向傳送方面發展。這就有了玻色子系列。出現了輻射。出現光速,這種引力場運行的平衡。當然,引力埸同時存在著吸引力和離心力,以吸引力為主。而輻射也同時存在著吸引力和離心力,與離心力為主。這時的宇宙,已經形成兩種運行規律。一種是原始糾纏速,速度無限。一種是光速。光速維持引力場的運行。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1964年,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場的存在,並進而預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在希格斯機制中,希格斯場引起自發對稱性破缺,並將質量予規範傳播子和費米子。這就是王貽芳尋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機制被普遍認為能夠解釋粒子的質量來源。包括W及Z玻色子,費米子(夸克,輕子和重子)。

根據希格斯機制,基本粒子因與希格斯場耦合而獲得質量。假若希格斯玻色子被證實存在,則希格斯場應該也存在,而希格斯機制也可被確認為基本無誤。

正如前所述,吸引力分工轉化為費米子,離心力分工轉換為玻色子,二者是同時發生的。費米子粒子,耦合希格斯而獲得質量來源。這一時期正是費米子與玻色子剛剛建立起分工,又沒有建立起分工的時候,二者互相轉化。費米子組成物質粒子,玻色子傳送各種作用力。物質世界的三種力也產生了。有了電子,光子,產生了光速。而費米子的種類,以千萬,億來計算,地球上有多少生物品種,就有多少費米子。這是宇宙物質世界的源頭,王貽芳老師找到了。王老師要做的工作,就是發現更多的費米子玻色子及其作用。發現更多的中微子。可是,這還有意義嗎?即使發現了,找到了三種力的源頭。找到了物質世界的源頭,及其演化規律。可是這並不是萬有引力的源頭。萬有引力的源頭在哪裡?在原始宇宙糾纏速裡。萬有引力是這三種引力的創造者。宇宙糾纏速是光速的創造者。二者是母女關係。人類尋找的暗物質,暗能量,是原始宇宙速的吸引力和離心力,只有這個萬有引力,才能勝任人們尋找的暗物質暗能量的能力,才能完成物質宇宙運行的任務。把在物質世界裡產生的三種力(有光速後),同宇宙糾纏速的原始萬有引力,無論如何也綁不在一起。

關於這一點。其實楊振寧教授心裡非常清楚。50年代發現眾多的"奇異粒子",這些粒子具有協同產生,非協同衰變的特性。蓋爾曼稱作奇異數,來解釋這一特性,即在強相互作用下,奇異數守恆,在弱相互作用下奇異數不守恆。

其中在K介子的衰變過程中,人們發現兩種質量,壽命和電荷都相同的粒子。θ介子和τ介子,他們唯一的區別是衰變產物不同。一個衰變為兩個π介子,另一個衰變為三個π介子。其中π介子具有負的宇稱,從而衰變為兩個π介子,意味著這種粒子具有正的宇稱。而衰變三個則意味著有負的宇稱。如果宇稱守恆定律成立,則表明這兩種粒子,雖然其他性質都相同,卻不是同一種粒子,果真如此,為什麼θ介子和τ介子的性質如此相同?這一難題當時被稱作θ-τ之謎。

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認為,θ-τ之謎所帶來的宇稱‘不守恆問題,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宇稱不守恆很可能是一個普遍的基礎科學原理。

當時科學家認為,電磁相互作用及強相互作用中,宇稱確實守恆,那麼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也應守恆。李,楊二人理論研究顯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並不守恆。

李政道隨即請吳健雄驗證他們的方案。結果成功地證明了,宇稱在弱相互作用中確實不守恆。為此李,楊二人獲五七年諾獎。

這個宇稱不守恆定律,就是那個吸引力"6",搞的鬼。也就是說,正是這個"6″,創造了整個宇宙物質世界。他們才是宇宙的真神。這個"6",攪動了整個宇宙的變化,以致核聚變,貫穿宇宙的全過程。楊振寧教授的貢獻,被低估了。應當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楊振寧心裡明白,以後再發現更多的費米子和玻色子,再發現更多的中微子, 除了運用於實用科學技術外,例如量子糾纏科學,已經沒有意義,創造世界的真神已經找到了。人類發現量子糾纏後,實際上已經發現了吸引力和離心力的特性,速度無限,有記性和糾纏。已經足以解釋,什麼特異功能,什麼靈魂鬼神,什麼氣功,易經,這些中華民族的現象。足以讓西方的神論,上帝創造論,全部崩潰,宇宙就是宇宙,哪有什麼神創?但楊振寧這話又不能說,不能從他嘴裡說出再發現新的粒子沒有意義。因為這樣說又擔心阻礙科學發展。所以楊振寧採取先放放再說的態度。楊振寧就以國家還沒有富到這個程度。用來搪塞他反對 王貽芳老師"對撞″的理由。

下面接著說第三階段,費米子系列和玻色子系列,不斷的鬥爭,組合,轉換,迫切需要新的承載物質形式。於是發生了第三次大爆炸。出現質子,中子,電子,光子。宇宙第三次大爆炸,這次爆炸的殘留物,就是中子星。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有人的假說,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間加入一種理論上的星體,夸克星。

中子星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相當於每立方厘米重1億噸以上。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萬億倍。對比起白矮星的幾十噸/立方厘米,後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如果把地球壓縮成這樣,地球的直徑將只有22米!事實上,中子星的密度是如此之大,半徑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質量就與太陽的質量相當了。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當恆星的質量為太陽質量的約8~2、30倍時,它就有可能最後變為一顆中子星,而質量小於8個太陽的恆星往往只能變化為一顆白矮星。但是,中子星與白矮星的區別,不只是生成它們的恆星質量不同。它們的物質存在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白矮星是宇宙第四階段,質子,中子,電子,光子,不斷壯大,迫切需要更高的物質形態,在形成原子核和輻射階段,第四次大爆炸的殘留物。

中子星不會再演化成具有原子性質的恆星,也就是白矮星階段。因為吸引力開始由釋放變為聚集,最後它被會被黑洞的吸引力吞噬。白矮星也不會演化為具有分子性質的恆星。最後它會變成中子星,被黑洞吞噬。

白矮星密度大,物質結構正常,達到的最大密度範圍內:電子還是電子,原子核還是原子核,原子結構完整。而在中子星裡,壓力是如此之大,白矮星中的電子簡併壓再也承受不起了,電子被壓縮到原子核中,同質子中和為中子,使原子變得僅由中子組成,中子簡併壓支撐住了中子星,阻止它進一步壓縮。而整個中子星就這樣緊挨在一起形成的。中子星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原子核。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中子星的質量非常大以至於巨大的引力讓光線都呈拋物線掙脫。

在形成的過程方面,也就是吸引力擴散時期,中子星同白矮星是非常類似的。當宇宙大爆炸,殘留物向外膨脹時,它的核受反作用力而收縮。核在巨大的壓力和由此產生的高溫下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物理變化,最後形成一顆中子星內核。而整個恆星將以一次極為壯觀的爆炸來了結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天文學中著名的“超新星爆發”。

到了吸引力聚集時期。中子星,經由引力坍縮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恆星在核心的氫、氦、碳等元素於核聚變反應中耗盡,當它們最終轉變成鐵元素時便無法從核聚變中獲得能量。失去熱輻射壓力支撐的外圍物質受重力牽引也就是吸引力的聚集,會急速向核心墜落,有可能導致外殼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向外爆發產生超新星爆炸,或者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恆星的內部區域被壓縮成白矮星、中子星以至黑洞。

黑洞不僅僅是一個,到處都是黑洞,黑洞的再聚集,變成"無"的奇點,會隨時爆炸的。黑洞再一個結果,被別的更大的黑洞所吞噬。宇宙就像一鍋粥,到處黑洞到處冒泡。在吸引力與離心力的運動中,反覆循環變化。奇點(奇點←黑洞)大爆炸是把吸引力和離心力形成的物質拋灑出去。黑洞(黑洞→奇點)是拋灑物質再聚集起來。宇宙就是在這種聚集,拋灑,再聚集,再拋灑的過程中運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