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薄利多銷 長沙樓市銷量繼續保持高位


薄利多銷 長沙樓市銷量繼續保持高位

中房報記者 趙春林 長沙報道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長沙市新建商品房成交2280萬平方米。雖然同比減少了12.31%,但長沙樓市銷量繼續保持了高位運行。

作為二線城市,長沙儘管多年來保持了“房價相對窪地”效應,但樓市銷量之大,位居二線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前列。

市場下行 樓市成交繼續放量

0731房產網近日發佈的《2019年度長沙樓市白皮書》顯示,2019年長沙樓市下行,全年新房成交2280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2.31%。其中,長沙市商品住宅成交183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1.67%,成交量近五年來僅高於2017年,市場更趨理性,整體呈下行趨勢。

同樣是2019年,合肥樓市(含市九區,不含四縣一市)商品住宅共計成交面積645.56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6.8%。同期南昌市區新建商品房累計成交面積同比增加了6.06%,但也僅為630.43萬平方米。

與長沙相比,在省會城市中,鄭州樓市銷量更高。

據統計,2019年鄭州市全年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2677.24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銷售2269.42萬平方米。

供應量方面,2019年長沙市新建商品房供應持續放量,全年供應維持高水平。全市新建商品房累計供應2850萬平方米,含商品住宅供應2255萬平方米,與2018年基本持平。其中長沙市內六區+長沙縣全年新建商品房供應24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51%;商品住宅供應1898萬平方米,相比上年高位再增長10.67%,供應水平均為近幾年來最高。

從成交均價看,2019年長沙市內六區+長沙縣新房均價946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0.97%;住宅成交均價898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76%。而2019年合肥新房成交均價達到了18666元/平方米,武漢房價則更高。

在住宅成交面積和價格結構方面,2019年長沙市內六區+長沙縣以90-120平方米以及120-144平方米麵積段為主,90平方米以下面積段佔比最低,僅11.61%;住宅成交總價仍以80萬元以下價格段為主,佔比達34.04%;住宅成交單價仍是以8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單價段為主,佔40.45%,8000-10000元/平方米價格段佔比也達到了33.13%。

樓市銷量之大 位居省會城市前列

事實上,長沙樓市銷量已是多年來高位運行。

2018年,長沙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387.3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7%;2017年,長沙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259.15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2.9%;2016年受商品房銷售高速增長的帶動影響,長沙市房地產業加快發展,該市全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達2593.71萬平方米,較上年增加36.2%。

與長沙比較,一線城市比如北京樓市銷量則少了不少。

據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696.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0.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26.8萬平方米,同比較少14%。

2017年,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875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47.8%;2016年,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675.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7.7%。

放眼中部六省省會城市,2019年1-3季度,南昌市以8.8%的GDP同比增幅位居榜首,長沙市則同比增長了8.3%,超過全國增幅2.1個百分點。

人口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在人口方面,截至2018年底,武漢市常住人口一直佔據榜首,與鄭州並列千萬級人口城市。長沙常住人口達815.47萬人,增長率高達3%,位列中部省會城市第一。可見,“房價相對窪地”效應加上人才新政的吸引,正加快人口尤其是人才向長沙聚集。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鄭州等省會城市二手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指數呈現整體穩中有降的趨勢,長沙的二手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指數也連續幾個月出現負數。二手住宅市場不再如往常熱鬧,這也折射出長沙房地產市場正逐步走向穩定的現實。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佈的2019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長沙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漲了1%,同比上漲了4.5%;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1%,同比下跌了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