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推进治理现代化愈发紧迫


作者: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 桑玉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并就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作出重要部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这场对人民生命健康带来直接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次听取汇报,召开专题会议,组成领导小组,调配人员财物,积极应对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示,也让人体会到推进治理现代化愈发紧迫。

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使疫情防控工作处惊不乱、有序展开。客观来说,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一线工作人员都有可能一时间乱了阵脚,难以一下子找到应对之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个站位更高、更为权威的组织机构来分析事态、统辖力量,并以此来稳定局势,有秩序、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基。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通过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自治和协同,就能确保防控工作顺利推进,就能确保经济社会有序运行。

三是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次新冠病毒的扩散性和传染性极强,很快就向全国各地蔓延。在此情形下,中央部委各司其职,从各个方面调整政策、调配资源;全国各个省市纷纷行动,驰援武汉及湖北其他地区,支援当地防控工作;后来,又经中央统一协调,采取对口支援的办法,使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医药物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当然,这场疫情也暴露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反省与改进。这也是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问题一:如何在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发挥好地方党委、政府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能否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判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在涉及此类重大问题的时候,如何抓住危机处置的最佳时机,是一个有待深化讨论的重大课题。

问题二:如何以切实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到最高的位置?从根本意义上说,无论是制度优势还是治理效能,其本身并不是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才是根本目的。由此,以人民为中心如何真正贯彻到国家治理的全过程之中,需要认真对待。

问题三:如何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时代变化?在现代社会,信息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财富。适应信息多元的社会,并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来作出科学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面临的一大考验。从这个角度来说,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透明发布相关信息,让真相跑赢谣言,对各级政府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