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獨家」雙面還是半片,這是個問題

531新政頒佈至今已經快3個月了。

3個月來,高速發展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歷經了史上最殘酷的轉折,行至巔峰然後戛然而止。整個下半年,國內市場除了領跑者和光伏扶貧幾無可供開工的項目;海外市場也不樂觀,傳統的美、日、印等市場均開始不同程度的萎縮,新興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遠跟不上傳統市場的衰落。傳遞到製造端,需求少了,然而之前高速擴張的產能卻無法隨之瞬間消失,可以預見531之後的2-3年內,全球光伏產業將不得不進入一個拼價格、拼成本、拼效率的時代:之前曝光的國內第四批領跑者項目電價全部低於0.5元/千瓦時,海外大型項目中標價格更是跌破2美分/千瓦時……如此嚴苛的環境下,組件廠家不得不在有益於性價比的技術路線上下重注。

「獨家」雙面還是半片,這是個問題

(會議現場)

雙面、PERC、黑硅、半片、疊瓦……這些時下流行的技術路線,到底哪些將成為之後2-3年間的主流?8月14-15日由TUV北德與摩爾光伏主辦的“雙面雙玻產業鏈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及光伏電站資產管理與海外市場投資策略研討會”在上海逆勢開幕。組件龍頭協鑫、晶科、隆基、日託等均有代表參與討論。

Infolink首席分析師林嫣容女士就組件市場趨勢與與會嘉賓做了分享,她斷言,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雙面(由於起步晚量少)成為一個主流產品的話,我覺得可能是2020之後,半片的話會在2019年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同時,林嫣容對組件價格走勢進行了推演,她認為,“P型PERC在產能繼續擴張的同時,會慢慢變成一個市場常規產品,跟常規單晶、多晶沒有太大的價差”,但是常規PERC和高效PERC之間的價差會拉的很大。

協鑫集成技術部總經理萬振華表示,雙面組件“必然是未來的一個很大的趨勢”,他透露,現在協鑫在海外接到的大型投標項目中雙面+跟蹤是必然的選項,國內的情況萬振華認為倒也是如此,同時強調這個趨勢和比例在不遠的將來會“來得更快、更猛烈”。

據萬振華介紹,協鑫的的雙面組件是在多晶PERC的基礎上來做的,主要從經濟型及結構入手,把背面的全鋁換成了鋁柵線,同時從硅片選擇及表面鈍化技術來提高正面的效率,背面則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採取多主柵或者MBB等方式來減少背面遮光,形成良好的LBSF,另一方面改善背面反射率來實現。就結果來看,協鑫多晶疊加雙面及12主柵等技術,電池的效率增益可以達到0.25左右,再疊加上跟蹤系統,發電效率提升顯著,是協鑫現階段接觸到的絕大多數開發商都會採用的方案。

「獨家」雙面還是半片,這是個問題

(南京日託光伏副總裁路忠林)

南京日託光伏副總裁路忠林表示,MWT是今年多晶最大的亮點,“它佔據了差不多一大半領跑者份額”,而實際上,MWT不僅可以跟多晶、單晶……以及其他很多新技術都可以疊加,仁義疊加之後“絕對是1+1〉2”的效果。

據路忠林透露,MWT的雙面電池是日託的專利產品,跟之前的宣傳有比較大的差別,它的電池設置跟常規不一樣,分成6個等分,而這6等份全都通過一個很小的閉環進行首尾互連,實際上是MWT+疊瓦疊加在一起的結構。而今年日託力推的其實是半片和雙玻,路忠林表示日託“上半年雙玻已經具備實際量產的能力,而半片的認證也是在上半年完成的,目前正在改造生產線”,未來日託期望“到明年,把一半以上的產能變成半片產能”。而實現這些的前提,則是因為MWT與生俱來的的良好兼容性,取消了焊帶,只有上片,拍片機可以同時增加抓手,就能非常簡單的實現產能增加。此外,路忠林指出,因為MWT本身的密度小,半片對於MWT功率上的提升並不明顯,但是“我們更看重半片的是在於它的高效組件之後對熱斑效應的緩解”,路忠林強調。

阿特斯高級經理夏正月也非常認同“2018年是雙面元年”的說法,她用實際案例向所有的與會嘉賓展示了雙面技術的優勢。據夏正月介紹,雙面組件除了抗遮擋、降低裂變風險之外,最大優勢在於相同情況下“每瓦發電量的提升”。根據阿特斯量產數據,多晶PERC電池可以做到20.1%的效率,雙面率平行值74.5%(控制在正負3%以內),組件正面功率會有15%左右產出,多晶雙面組件正面功率363G,就可以對標單晶PERC組件。

此外,夏正月還以青海格爾木為背景公開測算雙面組件對度電成本的影響,在當地反射率達到60%的前提下,LCOE會能夠減少7.2%,也就意味著每發一度電的成本更低。再加上,雙面技術極好的兼容性,在單面上可以運用的技術雙面都可以採用,夏正月推斷,未來“雙面可以做新的領跑”。

夏正月透露,阿特斯在雙面組價的投入上是自2015年開始的,至今阿特斯雙玻出貨超過1.2GW,P3出貨超過6GW,PW出貨超過500MW,直至2018年截止目前為止的多晶酷雙面組件(雙面+半片+多晶的)出貨超過200MW,在雙面技術的推動上,阿特斯一路領先。

「獨家」雙面還是半片,這是個問題

(TUV北德大中華區副總裁須婷婷)

所以,到底是雙面還是半片,端看需求、成本和產能,在行業下行的關口,能否形成規模。然而,雙面組件直指未來無可置疑,彭博新能源財經就曾經斷言:2018年雙面電池組件市場規模將達到3GW,地位不容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