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牛!溫州姑娘考取攻讀頂級音樂學院雙專業博士 破記錄

2018-09-03 11:12 | 溫州晚報

牛!温州姑娘考取攻读顶级音乐学院双专业博士 破记录

人生就像一首曲子,既有舒緩的前奏,也有宏大的高潮,對於今年23歲的溫州姑娘韋筱筱來說,如今的她正彈奏著人生的一個華美樂章。她成了首位同時摘得全球頂尖音樂學院——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以下簡稱:柴院)鋼琴演奏和音樂理論雙專業博士錄取資格的中國人,也是首位同時考上柴院雙博士的非俄羅斯人。

年輕的她是如何做到的?她在異國他鄉又走過了怎樣的音樂求學之路?記者近日對她進行了採訪。

她為頂尖音樂學院

留下精彩一筆

牛!温州姑娘考取攻读顶级音乐学院双专业博士 破记录

7月莫斯科的一個黃昏,剛經歷過柴院最後一場音樂理論博士考試的韋筱筱顯得有些疲憊,為了這場考試她已經一整天沒吃什麼東西了,正準備找個飯館飽餐一頓。此時的她或許不會想到,她即將為這所全球頂尖音樂學院152年的建校史,寫下從未有過的精彩一筆。

沒多久,考試結果出爐,韋筱筱成功考上了柴院音樂理論專業的博士,再加上此前幾天她剛剛被柴院鋼琴演奏專業錄為博士,這位1995年生於平陽鰲江的溫州姑娘一舉成了柴院自1866年建校以來,首位同時考上雙專業博士的非俄籍考生。

消息像風一樣傳遍校園。在校友、老師們看來,韋筱筱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柴院申博考試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專業都要考多門不同課程,口試、筆試均用俄語作答,一門成績不優秀,就無法考上。由此,非俄籍考生能考上柴院一個專業的博士已是件難事,同時考上雙博從無先例。

韋筱筱在考前對此也很清楚,但要強、不服輸的性格驅使著主修鋼琴演奏專業的她都去試一試。為此,考前半個多月裡,她平均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將全部精力撲在備考上。

考試過程極其嚴苛,鋼琴演奏專業考試時,在幾十名考官注視下,她需要演奏一場個人獨奏音樂會需要的曲目量,其中包括復調、古典、浪漫派等不同風格和曲式的作品。音樂理論專業考試時,每門考試後都有考生被淘汰,考至最後一門時,已剩下了不足5人,她是僅存的非俄籍考生。

努力換來了碩果,本月韋筱筱就將開啟她的柴院雙專業博士學業。她說,接下來會相對側重鋼琴演奏,但研究古典音樂文化也會提升她的音樂理解。

牛!温州姑娘考取攻读顶级音乐学院双专业博士 破记录

偶然按一下琴鍵

激發了她的天賦

同時考上柴院雙專業博士前,韋筱筱已是學院裡的一位“名人”,長期擔任著柴院中國留學生會主席。同時,她也是鋼琴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先後在多個國際音樂大賽上獲獎,成功演奏過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等多位音樂巨匠的作品。

非音樂之家出身的她,與音樂結緣較晚,9歲時才第一次接觸鋼琴。當時她在讀小學,班裡有一架鋼琴,一次偶然機會她去按了幾下琴鍵,結果被鋼琴發出的聲響深深吸引。回到家後,她向父母提出想學琴,父母當時想著培養女兒愛好,便同意她跟著鋼琴老師先學學看。

出人意料的是,韋筱筱身上的鋼琴天賦很快得到了展現,她的鋼琴水平在短短半年內,便達到了別的孩子學兩三年才有的水平。見到女兒的學琴天賦後,韋家父母很快給她買了一架鋼琴,但當時韋筱筱仍將彈琴當做愛好,並沒有進行系統性的專業學習。

等到她十二三歲時,韋家人偶然看到有國外音樂學校在北京招生,便抱著帶女兒旅遊的心態順便去試試。沒想到,韋筱筱這次的表現再次驚到了她的父母,她的演奏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並獲得了去莫斯科求學的機會。

家人不捨女兒出國,但想到機會難得也就同意了。初到莫斯科,韋筱筱學俄語也超有天分,闖過語言關後順利進入了柴院附中學習。2013年,以全優成績從柴院附中畢業的她又以各科滿分的成績考入柴院,成了當時柴院唯一一名在校本碩連讀獲得全額獎學金的中國國家公派留學人員。

牛!温州姑娘考取攻读顶级音乐学院双专业博士 破记录

最想念家鄉

糯米飯和海鮮

在莫斯科求學期間,韋筱筱每年只有寒暑假才有時間回到國內與家人團聚。她說,為讓父母放心,她會定期向父母作彙報,讓他們知道自己接下來一個階段主要做的事情。

另外,儘管她已在莫斯科生活多年,對當地的氣候、飲食等已適應,但求學期間她最想念家鄉的糯米飯和海鮮,每次回來都要吃個夠。近年來她每次回到家鄉,一有機會還會與家鄉的音樂人進行交流,為家鄉人演奏鋼琴。

2016年時,在第五屆國際青少年鋼琴家比賽中她擔任溫州賽區的評委。當時參賽的選手以青少年為主,小的只有七八歲,大的也還不到20歲。在她看到,現如今溫州孩子學鋼琴的氛圍很濃,家長對於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也很重視。

韋筱筱說,小孩子學琴其實什麼時候學都不算晚,關鍵是要對學琴有興趣,另外條件具備時出國深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原標題《牛!溫州姑娘考取攻讀頂級音樂學院雙專業博士 破記錄》,原作者 李庭,編輯 王豔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