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喜劇女演員在演藝行業一直是比較小眾的,能熬出名的人鳳毛麟角。賈玲的成功難能可貴,憑藉女漢子的醜萌人設,獲得很多觀眾的喜歡。

賈玲在觀眾心中的搞笑形象,是她不惜扮醜、自嘲自黑,不顧女孩子的形象,努力塑造出來的。賈玲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堅持,終於讓喜劇女演員在娛樂圈有了一席之地。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自古千里馬常有,伯樂卻少有。賈玲的成功,和恩師馮鞏的賞識有很大的關聯。

賈玲步入相聲行業,因一個機緣巧合。當時,賈玲同時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和相聲專業,可報名因母親的口音問題,學校老師把戲劇聽成了喜劇,而學習了冷門的相聲。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畢業後,賈玲班裡的女同學,幾乎全部轉了行,女孩子說相聲太難了。只有賈玲在堅持,在北京租地下室,吃冷水饅頭,最終馮鞏把她從窘境中解救了出來。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馮鞏看賈玲在喜劇方面有些天賦,收她當弟子,哪裡有演出就帶著她。賈玲跟著馮鞏的這三年,她賺足了生活費,再也不用省吃儉用。大大小小的演出經驗,賈玲在舞臺上的表現力越來越強。

終於在28歲,她迎來了事業上的轉折。賈玲憑著獨創的酷口相聲《大話捧哏》,和搭檔登上了春晚的舞臺。這個轉折,讓賈玲獲得了更多節目的橄欖枝,逐漸打開了喜劇演員的世界。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成名後的賈玲,很少把恩師馮鞏掛在嘴邊。

賈玲深知女生說相聲的困難,有點名氣後,逐漸往綜藝方面轉型,成了綜藝中的常駐嘉賓。或許是賈玲的綜藝形象深入人心,很多年輕的觀眾並不知賈玲師從馮鞏,而賈玲也很少提及恩師。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對比馮鞏和賈玲,郭德綱和岳雲鵬的師徒關係,幾乎沒有觀眾不瞭解的。岳雲鵬深受郭德綱的知遇之恩,對師父尊敬有加,每年都遵守“三節兩壽”。

相聲界,徒弟對師父要遵從“三節兩壽”。在每年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以及師父、師孃生日,徒弟需拜訪師父,以表感謝。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賈玲不提馮鞏的原因有三

一 保持距離,不牽連名聲

賈玲和馮鞏是簡單的師徒關係,而郭德綱和岳雲鵬之間還夾有德雲社,岳雲鵬的言行都會牽扯到團體利益。賈玲和馮鞏保持距離,是為了不讓師徒之名影響馮鞏的名聲。

娛樂圈的人氣總是潮起潮落,沒人能保證自己一直紅。賈玲的走紅,有人會記得馮鞏的伯樂之恩,如果有一天,賈玲被爆“黑料”(假設),或許有人有會牽連到師父馮鞏身上。

賈玲不在公眾面前宣揚師徒關係,另一方面,是不想借馮鞏的名氣。馮鞏在相聲界有名望,在觀眾面前有人緣。賈玲不想沾了師父馮鞏的光,想憑自己的努力獲得觀眾的認可。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二 發展方向不同

賈玲慢慢往綜藝轉型時,便遭遇了馮鞏的反對。馮鞏認為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不應該在觀眾前扮醜自毀形象。這一方面是心疼賈玲,另一方面是希望她能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馮鞏一直堅持作品創作,通過小品來傳播喜劇文化,是春晚的釘子戶。賈玲選擇了的綜藝道路,發展得也越來越好,是熱門綜藝《王牌對王牌》的固定嘉賓。兩人在喜劇方向上的漸行漸遠,或許讓師徒關係漸漸淡薄了。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三 性別差異

馮鞏的徒弟中,只有賈玲的名氣最高。賈玲不僅有才,情商也很高,雖然在節目中的形象狂放活潑,但在生活中,她把握地清楚男女之間的界限,也懂得師徒間的距離。

娛樂圈是非多,演員不注意言行,就會被他人拿到話柄,任意抹黑。賈玲成名了十年,深知娛樂圈的不容易,她不隨意提及馮鞏的名號,是對師父的另一種尊重。因性別的差異,賈玲和馮鞏的師徒關係是不能太親密的。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知恩圖報,不是嘴巴說的。

馮鞏在喜劇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作品。他作為前輩,心裡裝的不僅是觀眾,還有喜劇界的發展。馮鞏對賈玲的提攜,或許只是對一個晚輩的欣賞,為喜劇屆識得一顆明星。他對賈玲的幫助是不圖回報的。

賈玲師承馮鞏,成名十年卻很少提及恩師,只為不給師父添麻煩

馮鞏的知遇之恩,不是賈玲能簡單回報的,掛在嘴邊並不代表感恩。賈玲對師父最大的回報,應該是傳承喜劇的精神,讓喜劇一直延續下去。

當然,賈玲和馮鞏的關係到底怎樣?師徒情是緣分,沒有永恆的關係,只有永恆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